摘要:视频里86岁的刘诗昆靠在沙发上累得动弹不得,身后却是一屋子的热闹与富贵——这一刻,他的豪宅、他的家庭、他的传奇人生再次被推向舆论中心。
视频里86岁的刘诗昆靠在沙发上累得动弹不得,身后却是一屋子的热闹与富贵——这一刻,他的豪宅、他的家庭、他的传奇人生再次被推向舆论中心。
7月29日,刘诗昆好友随手拍下的短短几分钟画面,把这位艺术大师最新的美国巅峰生活彻底曝光。
客厅的空间大到可以比赛短跑,水晶吊灯下的餐桌气势逼人,餐厅那块夸张厚重的大理石,更像是暗地宣示着“钱就是底气”。
可无论房间如何金碧辉煌,他本人却疲惫地瘫坐,只静静望着身边的妻子孙颖和女儿蓓蓓弹琴起舞——一边是沉甸甸的衰老,一边是喧闹的烟火气,人世间的情味和人生况味,都在这画面里交错成章。
说起来,刘诗昆的生活确实不像多数老人的日常。
他的传奇不仅留在琴键上,还写在人生下半场的“反转剧本”里。
他年轻时的婚姻、事业,都是一波三折。
从最初与“红色后代”叶向真的轰动婚恋,到后来和商界手腕不凡的盖燕结为伉俪,再到如今小自己37岁的孙颖相伴身侧——三段婚姻都充满戏剧性,可不变的只有“瞩目”二字。
尤其到了晚年,他不仅依然拥有可观的事业,更在八十多岁高龄时成功“老来得子”,新添两个孩子——女儿刘蓓蓓5岁,儿子两岁。
这放在旁人身上,绝对是横空出世的人生新闻,比张纪中、赌王何鸿燊等“高龄奶爸”都气势夺人。
当大家还在感叹钢琴艺术家们的“恬淡淡泊”,刘诗昆却用真实的生活,刷新了我们对“琴坛名宿”晚景的想象。
他在美国的生活,真的可以用“画风突变”来形容。
家不仅大,还是真豪华的那种。
每一次换新房,都像升级打怪通关——4年前女儿生日时,还只是标准别墅款,有个花园泳池、空间六百多平米。
后来觉得三个保姆和小朋友都不够住,再置换成了更大的复式平层。
现在索性又添置一套大平层,每个房间都能“开派对”。
每一扇落地窗外都是美国城市的璀璨夜景,楼下仿佛也听得见汽车鸣笛与人声鼎沸,可楼上却是自己的无边天地。
不得不说,金钱赋予了刘诗昆这样的人,把生活过得极尽讲究的底气。
可奢华的表象背后,总也掩不住岁月的真实刻痕。
视频里,刘诗昆显得很累,停在沙发上一副心有余力而身跟不上的状态。
那日他刚回家,还未来得及换衣,连眉宇间都透着衰老后独有的松弛。
一旁的保姆已经习惯性地准备好水,而他动作迟滞,抬头时眼神微滞。
年老的人,哪怕身家万贯,也敌不过身体的迟钝与疲乏。
看着他,我忍不住想起自己家里长辈那些日渐缓慢、无助又安静的瞬间,仿佛有些故事,终归只剩叹息。
但世界没有完全灰暗的角落。
在同一个画面里,另一头的妻女却像春天刚发芽的枝桠。
孙颖弹奏着欢快的英文儿歌,5岁的蓓蓓随着旋律舞动,偶尔拍手、翘脚、旋转跳跃,家里这一块简直像搭起了临时的儿童剧场。
孙颖看着女儿,打心底的骄傲全写在了脸上。
一个家庭啊,说到底是此消彼长、悲喜交加——年长者的退场,新一代的生机,周而复始。
朋友发来视频的动机可能很简单,只是想炫耀下朋友豪宅生活,可懂行的人都能看出:物质带来的满足,其实并不能替代人最深处的温情与依靠。
再说孙颖,她今年才49岁,跟刘诗昆结婚第八年。
很多人对这种“年龄反差萌”的婚姻有不解,也不乏嘲讽,甚至猜测她是“攀高枝”。
但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孙颖本就出自音乐世家,是天赋型的钢琴才女,4岁开始学琴,17岁便能举办个人表演。
钢琴、琵琶、吉他、六弦琴样样精通,作品也有发行。
与刘诗昆的结合,说是“美女与才子”的另一版本也不过分。
最有意思的是,看似享尽富贵的刘诗昆,其财富积累过程却远不止外界想象的容易甚至纯靠“艺术成就”那么简单。
他那笔让常人咂舌的家底,大部分是第二任太太盖燕的经营之功。
盖燕是罕见的艺术商人,她几乎用一己之力,把刘诗昆的艺术品牌做成了产业。
钢琴艺术中心开遍全国22个城市,幼儿园、乐器实业公司、音乐集团,几乎覆盖整个相关领域,这流程听着都令人窒息,可在中国钢琴行业高峰期,这样的手腕无可复制。
你说“夫妻齐心,其利断金”,他们曾经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有了名与利,人也有可能迷失方向。
2001年,刘诗昆收孙颖为关门弟子。
一晃九年,他和盖燕离婚,家暴闹上法庭。
最让人唏嘘的是那个节点,孙颖以学生身份“解围”,没几年便顺理成章成为新任女主人,一时成坊间热议。
只是后来再回头看,两人这8年过得如何?
至少镜头下孙颖总是笑意盈盈,状态松弛,女儿乖巧可人,儿子还在咿呀学语。
是不是“老夫少妻的悲剧”,外人未必说得清,成败得失总归是自己过日子的人最懂。
关于这段婚姻,不少网友还是满是调侃和想不通,尤其是看到孙颖身材略有发福,居然猜她又怀孕——这未免也太离谱了点。
现实里,两人把生活的节奏掌握的刚刚好。
即使家庭里多了几个保姆、多了几个孩子,孙颖依旧游刃有余地在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
说到底,每个人的选择无非是想要自己过得舒心自在。
嫁不嫁同龄人,和谁过生活,外人看起来似乎很有发言权,但其实到底苦乐,只有自己知道罢了。
我想,刘诗昆这一生,大致已经活成了很多男人的梦想。
事业有成、财富丰厚、婚姻新鲜、老来得子,生活从来没有被年龄、世俗限制住。
他真的就像是那个天桥上卖艺又娶公主的故事,只不过搬到了21世纪的大洋彼岸。
而身边的孙颖,虽然总被误解成“攀老头”,但从她跟女儿的对视、相伴、那种如沐春风般的亲昵交流来看,她的幸福恐怕不是“嫁对人”的简单问题,而是投入与被爱、创造与分享的结果。
把视野再放大一点,这是否也是当代中国社会里典型的财富流转与家庭模式?
“艺术家”不再只是高高在上的谈资,变成了实实在在的资本十字路口,变成某种“传奇人生模板”。
从行业看,最近钢琴产业的数据也很微妙——产销量这些年起起伏伏,但高端钢琴反而卖得更俏。
艺术归根到底也要向资本点头。
也许,刘诗昆在美的“养老人生”,多少反映了一小部分琴坛顶流的真正“幸福标配”。
不是所有人都能老来得子、豪宅自若,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把人生过成朋友圈里的励志样板,但有梦总是好的。
可能有人会说,他和何鸿燊一样,“有钱什么都可能”。
可仔细想来,每个人都会老,终有一天我们也会虚弱地坐在沙发一隅,身边欢声笑语,内心却难免生出各种感慨。
金钱和荣耀可以稍解焦虑,真正能留住的,大概还是亲人之间暖暖的陪伴和承认吧。
这天看到刘诗昆家的视频时,我反倒没有太多嫉妒或羡慕。
只是在舒缓流转的镜头切换里,感受到“人这一生,到底什么才是幸福”的微妙答案。
车马房产终归要归于尘土,能够和爱的人共同走一段路,不论路上是钢琴琴声还是女儿嬉闹,才真有点“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味道吧。
来源:冷君聊大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