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0年代大片王座本该是卡梅隆的,但有部“烧钱巨制”差点把他风头都抢了——可惜是“翻车”的风头!说的就是凯文·雷诺兹执导、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未来水世界》(Waterworld)。
30年前的7月28日《未来水世界》上映
《未来水世界》海报
90年代大片王座本该是卡梅隆的,但有部“烧钱巨制”差点把他风头都抢了——可惜是“翻车”的风头!说的就是凯文·雷诺兹执导、凯文·科斯特纳主演的《未来水世界》(Waterworld)。
这片子野心超大,想搞成“水上版《疯狂的麦克斯》”,再加点海盗和变异英雄。老哥俩雷诺兹和科斯特纳也是头铁,非选在夏威夷实景拍!结果?直接创下当时影史最贵纪录(1.7亿美元!),八卦小报追得比观众还勤快。刚刚凭《与狼共舞》拿完奥斯卡、风头无两的科斯特纳,结结实实挨了记响亮的耳光(还是第二记!)……不过现在回头看,这片子可完全不是当年那味儿了。
科斯特纳:“淹成落汤鸡?我乐意!”
“我知道你们可能觉得《水世界》是我人生的‘至暗时刻’?才不是!” 科斯特纳在电影上映20周年时笑着回忆,“这片子就算有再多毛病,对我来说是纯粹的快乐……一段我超乐意重温、超荣幸参与的快乐时光。”
《未来水世界》剧照
为啥这么乐呵?因为当时《水世界》已经咸鱼翻身开始赚钱了!靠啥?录像带和DVD啊!这片子靠着“邪典电影”的身份,粉丝越来越多,硬是把当年惨淡的票房(全球2.64亿)给补回来了。1.7亿成本砸下去,赚这点钱在95年勉强挤进年度前十,但要收回成本?当时大家心里都嘀咕:这预算砍一半还差不多!
媒体狂欢:看吧!又一个“天堂之门”翻车了!
科斯特纳这番“忆苦思甜”,其实跟他当年电影上映前硬着头皮跑宣传的路子差不多。那会儿大家压根不关心电影拍得咋样,全在八卦:拍摄条件有多惨?科斯特纳是不是在片场当“太上皇”,把导演雷诺兹都气跑了?(据说后期剪辑时雷诺兹真撂挑子了!)
媒体可逮着大乐子了:看啊!刚拿完奥斯卡、被好莱坞捧上天的“完美英雄”科斯特纳,要栽大跟头了!他们给电影起了各种讽刺外号:“鱼斯塔”(Fishtar,讽刺80年代大扑街的《伊斯达》)、“凯文之门”(Kevin's Gate,对标血亏的《天堂之门》)。
《未来水世界》布景
科斯特纳只能拼命防守,跟现在的阿汤哥似的,到处拍胸脯保证:“这绝对是影院级的爽片!是我在太平洋上拼了老命、流血流汗拍出来的!”(潜台词:你们懂个锤子!)
起源:一个“水上疯麦”的疯狂脑洞
说起来,这项目能成,多少也“赖”媒体太能炒。编剧彼得·雷德早1986年就写了初稿。当时大佬罗杰·科曼(B级片教父)让他弄个《疯狂的麦克斯》山寨版。雷德脑洞一开:“搞成水上行不行?全球变暖把地球淹了那种!”结果直接被拒:太贵!拍不了!
但雷德自己爱死这设定了!他前前后后改了七稿剧本,塞进了希腊神话梗,甚至有点“冲浪版疯麦”的漫画感。92年,剧本被环球看中,科斯特纳和雷诺兹(刚合作完卖座的《侠盗罗宾汉》)也独立加入进来。
头铁二人组:斯皮尔伯格警告都不听!
这哥俩也是有点“飘”了。科斯特纳94年刚搞砸了西部片《执法悍将》,急需一部大片挽回颜面;雷诺兹则刚在海上拍过《复活岛》,自认有点经验。结果两人做出了个极其头铁的决定:虽然部分镜头在加州长滩的“宇航员训练池”拍,但绝大部分!必须在夏威夷实景拍!真·大海!
《未来水世界》剧照
雷诺兹后来承认:“开拍前几年,我琢磨这事时就问过斯皮尔伯格:‘您觉得我该拍个全在水上的电影吗?’ 他回我:‘你可能会想拍,但我这辈子再也不干了!《大白鲨》是我拍过最糟心的电影!’ 现在我懂他意思了……这辈子绝不再碰水上电影!一次就够够的了!这TM太难了!” —— 可惜这话他说在电影上映后了。
开拍就翻船:剧本改不停,飓风还来捣乱!
开拍前剧本还在疯狂改,编剧换了一茬又一茬。雷德说:“我是第一个编剧,但后来最重要的点子是大卫·杜西(David Twohy,《星际传奇》编剧)加的:让主角变异!长脚蹼!长鳃! 我觉得太绝了!给角色加了完全没想过的新维度!” 科斯特纳演的就是这个变异人,带着海伦(珍妮·特里普里霍恩)和她女儿(蒂娜·米乔里诺)逃离反派“烟民”头子迪肯(丹尼斯·霍珀,演得超疯!)的追杀,寻找传说中的“旱地”。后来《吸血鬼猎人巴菲》的乔斯·韦登也来改过剧本,他称之为“地狱般的七周”。
更惨的是,剧组斥巨资搭建的、作为重要场景的漂浮环礁(Atoll),刚建好就被飓风直接刮沉了!重造! 雷诺兹痛定思痛:“那次我算明白了,在水上干啥都得花双倍时间!”
海上拍戏?比登天还难!
雷诺兹大倒苦水:“在水上拍戏,你计划好的事情,临时想改?门儿都没有!比如你想换个角度拍个反打镜头?光调整所有设备位置就得耗掉仨小时!耗不起啊大哥!” 所以必须事无巨细提前画好分镜。
结果呢?“在陆地上一天能拍完的,在水上可能只够拍一个复杂镜头。” 雷诺兹解释,“一个看似简单的镜头:这儿是摄影船,那儿是演员船,后面是背景。在陆地?太简单了!在水上?摄影船、前景船、背景船全在漂!你得想法固定它们!海平线上总有杂船乱入得P掉!水面还晃悠!……可拍出来看着挺简单,搞得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人解释这破事有多难!”
骚操作不断:勒索、CGI擦屁股、超长加班
剧组偏爱实拍,直升机吊摄像机、特技演员玩命上。但CGI擦屁股少不了,主要是P掉背景里不该出现的东西(比如当地渔民的小船甚至坐地起价堵镜头要钱!剧组被逼急了:“拍!后期用电脑把他们抹掉!”
拍摄每天都是天价,逼得大家效率奇高,但麻烦层出不穷。摄影指导迪恩·塞姆勒(拍过《疯狂的麦克斯2》)设计了复杂的拍摄平台系统,但只能在港口装卸!这意味着每天拍什么角度,就得提前定死,不然换一次配置就得回港折腾半天。他们甚至造了两艘主角的三体船,一艘专门航行,一艘能变形切换模式。
原计划3个月的拍摄,硬生生拖到160天!科斯特纳几乎天天泡在片场,传闻他对失控的拍摄进行了“过度干预”(毕竟他导过《与狼共舞》,又是制片人主演)。编剧雷德后来说:“科斯特纳得扛着这片子,当时他婚姻也快崩了……我从制片人那儿听到些风声,也看了报纸,感觉科斯特纳接手了剪辑,把雷诺兹架空了。雷诺兹后来干脆离开了好莱坞。”
惨胜!从“史诗级扑街”到“邪典神作”
科斯特纳当时可没想跑路,他得为这影史最贵电影(直到97年才被卡梅隆《泰坦尼克号》超越)站台辩护。虽然以超高成本和宣发投入来看,票房算扑了,影评人也大多冷嘲热讽,但观众其实挺买账!这片子成了部“天价B级爽片”,霍珀演得够癫,水上废土世界观够新鲜。
环球更是押了重注!电影上映才仨月,就在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里开了《未来水世界》特技表演!跟《侏罗纪公园》《大白鲨》排面一样!接着漫画、游戏也跟上了。不知不觉,这片子竟有了“邪典”光环,“史诗级扑街”这帽子,它戴不稳了!
凯文·科斯特纳
真正让科斯特纳摔得更惨的,其实是紧接着97年他自导自演的《末世邮差》(The Postman),成本近9000万,票房才3000万……这片子才是真被遗忘了。《未来水世界》?想忘都难!
导演雷诺兹(后来拍了《基督山伯爵》《王者之心》)觉得它“不比同类片更好,也不比它们差”。科斯特纳(近年靠《黄石》又翻红)对它回忆美好。但1995年,当被问到“有现在经验还拍不拍?”时,科斯特纳大笑着回答:“我又不傻!”
今天整整30年过去了,科斯特纳还是折戟在自己的梦想中,《地平线》的悲剧再次上演,不知道多少年后有没有可能翻身。
来源:无聊观影指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