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7日,美国著名超现实主义导演大卫·林奇离世,享年78岁。作为全球最特立独行的导演之一,大卫林奇留下了《双峰》、《穆赫兰道》、《蓝丝绒》等一系列名垂青史的神作,电影电视剧双栖,同时还是音乐人、画家和摄影人,大卫·林奇既能获得学院派的认可,同时也能在好莱坞稳
1月17日,美国著名超现实主义导演大卫·林奇离世,享年78岁。作为全球最特立独行的导演之一,大卫林奇留下了《双峰》、《穆赫兰道》、《蓝丝绒》等一系列名垂青史的神作,电影电视剧双栖,同时还是音乐人、画家和摄影人,大卫·林奇既能获得学院派的认可,同时也能在好莱坞稳稳站住脚跟,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本文就给大家带来传奇导演大卫·林奇的故事。
1946年1月20日,大卫·林奇出生在美国蒙大拿州米苏拉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农业部门的研究科学家,因父亲工作原因,常年在美国各个农村之间搬家,大卫林奇在自传中描述,正是童年这种漫游式的生活方式,让他对不同的环境有了深刻的感受,像《橡皮头》中荒废的工业环境、《蓝丝绒》中看似平静却暗藏诡异的小镇,都是林奇童年生活的内心映射。
林奇往往是作为旁观者观察身边的生活,从小林奇对学习并不感兴趣,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练习绘画上面,如果不拍电影,林奇会成为一名画师,高中毕业后,林奇来到宾夕法尼亚美术学院读书,此时林奇遇到了女友佩姬·李维,两人结婚并剩下一个女儿,就这样林奇一边读书,一边还找了一份印刷版画的工作养家糊口。
不过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林奇首次尝试拍摄了他的第一部个人实验电影短片《六个生病的人》(Six Men Getting Sick),原因是林奇希望他绘画中的人物动起来,于是他开始想制作动画,但是项目需要大量的人员和经费,只能作罢,林奇便到二手旧货市场上买到一个最便宜的相机,将学院废弃的房间当工作室,花了150美元将《六个生病的人》拍摄出来。
初入电影行业的林奇很快尝到了甜头,但他也没用更多的钱去拍电影,这时他听说新成立的美国电影协会会给那些有理想有项目但是缺乏资金的电影制作人提供资助,于是林奇将自己拍摄四分钟DEMO短片的《字母表》发过去,协会同意资助林奇,并给了他7200美元巨款,就这样林奇正式踏入了电影行业,1970年,林奇与妻子和女儿搬到了洛杉矶,开始在美国电影学院学习电影制作。
虽然是绘画出身,但是林奇在电影方面尤其有天赋,一开始是写剧本,后来林奇觉得总是被其他人干涉,无法把自己的长处完全发挥出来,林奇向学院申请退出,但美国电影学院院长弗兰克·丹尼尔惜才,他坚信林奇是他见过最优秀的学生,于是力排众议留下林奇,同时让林奇放手全力拍摄一部新电影,也就是《橡皮头》(Eraserhead)。
经历了四年的拍摄,大卫林奇交出了自己第一份满意的答卷——《橡皮头》,电影原计划差不多是42分钟,剧本只有21页,不过电影最后变成了90分钟,美国电影协会只给了林奇1万美元,林奇一方面靠父亲的资助,另一方面去给华尔街日报当送报员赚钱来维持生活,为了拍摄电影,林奇与妻子佩姬友好分居离婚,1976年,林奇将电影送到戛纳电影节,给全世界的影评人上了一课——
因为没有一位影评人能够看懂林奇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过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这部电影看起来确实不同凡响,并且完全由林奇原创,但另一方面,《橡皮头》完全打破了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和表现手法,让评论家难以用常规的方式去解读,但是林奇从来不会给出任何解读,往往以“不知道”或“无可奉告”作为回应。
在观众眼中,林奇简直就是横空出世的天才导演,一大批影迷极其沉迷《橡皮头》,电影院半夜场还拥挤不堪,在戛纳上,《橡皮头》没有被选中放映,纽约电影节也不理林奇,电影最后在洛杉矶电影节上战鹰,埃尔金剧院的发行人本·巴伦霍茨尤其喜爱电影,《橡皮头》随后在午夜地下电影圈流行起来,被影评人公认为是20世纪70年代最重要的午夜场电影,库布里克公开说《橡皮头》是他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在影迷圈还刮起了林奇热,林奇的超现实主义和实验电影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牛蛙的沙丘叫好又叫座,成功地将弗兰克·赫伯特的科幻经典搬上大银幕,《沙丘》一直以来被称为最难影视化的科幻小说,大卫林奇在拍摄了《橡皮头》和《象人》后,决定接受挑战拍摄沙丘,这部影片的制作规模巨大,与林奇以往的个人化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这很显然不符合林奇的风格。
经历了三年的拍摄,《沙丘》最终血本无归,林奇只能从其他领域寻求安慰,在《洛杉矶读者》上开始连载四格漫画《世界上最愤怒的狗》,这一连载就是九年,漫画描述的是一只被拴住的狗,它是如此之愤怒,愤怒到几乎无法动弹。林奇还在业余时间发展对摄影的兴趣,迄今他已经拍摄了多幅工业风景的照片和一系列充满幽默感的照片。
《沙丘》的惨败对林奇打击巨大,林奇一直在回顾反思这段失败的经历,他被小说中的复杂情节和丰富细节所吸引,但同时也感到困惑,小说中的很多内容似乎自相矛盾,这也确实是沙丘改编的难点,赫伯特大量的心理描写很难拍摄出来,必须有所取舍,在写沙丘剧本的时候,林奇也受到资方的催促,不得不删减大量内容。不过,林奇比较满意沙丘的视觉效果,厄崔迪、哈克南家族的设计和布景都相当考究,这一点在后来牛蛙版的沙丘电影中也得到体现。
总而言之,那个时代还是很难在大制作和导演个人风格之间找到平衡,当一部电影耗资巨大时,导演很难完全维持自己的权威和创意自由,林奇更加坚定了自己回归个人化创作的决心,也为他后来的作品《蓝丝绒》和《双峰》奠定了基础。
1986年,林奇的代表作《蓝丝绒》在美国上映,故事情节并不算复杂,大学生杰弗里·博蒙特回故乡的小镇照料患病的父亲。在回乡途中,他意外发现了一只人耳,由此卷入了一个离奇的世界中,在警方调查期间,杰弗里遇到了黑道分子弗兰克,弗兰克有一种特殊的癖好,就是每糟蹋一个人就要在其嘴里塞上一块蓝色丝绒,或从身上割下一样东西留作“纪念”。
《蓝丝绒》充满林奇标志性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影片中的场景和情节常常游走在梦境和现实的边缘,充满了隐喻和象征,也是林奇心目中最满意最成功的电影,既结合了林奇特立独行的美学,也得到影评人和观众的一致好评,林奇凭借电影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
这部电影的音乐同样值得称道,在拍摄《蓝丝绒》期间,林奇一直对电影中的音乐使用感到困惑,通常,音乐是在后期制作时才加入的,这使得音乐与影像的融合往往不够完美,而《蓝丝绒》是他第一次真正将音乐作为电影创作的一部分,从拍摄过程中就开始考虑音乐的使用,林奇在拍摄过程中结识了作曲家安吉洛·巴德拉门蒂,《蓝丝绒》的原声大碟也非常罕见地超越了影片,成为独立存在的音乐“经典”(下面的链接为蓝丝绒经典歌曲In Dreams)
1990年,大卫·林奇与马克·弗罗斯特合作创作了《双峰镇》,双峰迅速成为美国90年代最有名的电视剧之一,剧集讲述了联邦调查局探员Dale Cooper前往双峰镇调查女中学生劳拉帕尔默被杀害的事件,随着调查的深入,小镇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每个角色似乎都隐瞒着一件大事,双峰镇首季一举夺得14项艾美奖提名,《双峰镇》的成功在于它表现了无法定性的罪恶,剧中的人物尤其真实。
尽管《双峰镇》第一季取得了巨大成功,但林奇在拍摄第二季时面临了诸多挑战,最终推出第二季的拍摄,转而去拍《我心狂野》,也使得《双峰镇》第二季的剧情在收尾阶段出现了“失焦”现象,最终,《双峰镇》在第二季结束后停播。两年后,林奇又执导了电影版前传《双峰镇:与火同行》,电影并没有接着剧集的情节讲下去,而是返回到劳拉·帕尔默生命中的最后几天,影片的风格更加残酷和凄凉。尽管评论界的反应最初并不友好,但如今这部影片已经受到了大家的重新审视获得好评。
2001年,大卫林奇执导了最出圈的代表作《穆赫兰道》,这部电影也成为当今电影学院拉片的教学片,以复杂的叙事结构著称,影片分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充满了谜团和暗示,林奇自己提供的剧情简介非常模糊:“第一部分:她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完美的谜团中。第二部分:一个令人伤心的幻觉。第三部分:爱情。”影片中梦境与现实的界限模糊,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不断猜测和解读,难以分辨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幻觉。
影片不仅是一部心理惊悚片,也是对好莱坞这个“梦工厂”的隐喻,洛杉矶作为好莱坞的中心,成为影片的控制性智能和主要角色,影片探讨了梦想、 名利荣誉、人生幻灭以及人性的黑暗面,同年,《穆赫兰道》在2001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从《橡皮头》、《蓝丝绒》,再到《双峰镇》和《穆赫兰道》,几乎每一部作品都展现出林奇对现实与梦境、理智与疯狂之间模糊界限的探讨,作为整个好莱坞最特立独行的导演,尽管首部长片《橡皮头》并未获得一致认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林奇逐渐积累了大量忠实影迷,电影中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复杂的叙事结构,也给后人留下了“林奇主义”,即便林奇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是新一代的导演和艺术家们仍然会受到他的启发和影响。
世上再无《双峰》,再见,大卫·林奇
来源:游戏AI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