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顾Nicholas Hoult近年的幕前动态,这位从童星出道、工龄长达29年的演艺实力派虽然年龄渐长,却丝毫不见倦态。戏路风格多变的Nicholas Hoult几乎映射出英国艺人的常见特点:不但能平衡古典学院派的严谨与现代商业化,还具有专注克制的职业精神。
回顾Nicholas Hoult近年的幕前动态,这位从童星出道、工龄长达29年的演艺实力派虽然年龄渐长,却丝毫不见倦态。戏路风格多变的Nicholas Hoult几乎映射出英国艺人的常见特点:不但能平衡古典学院派的严谨与现代商业化,还具有专注克制的职业精神。
相比热衷高调且话题不断的好莱坞明星,大部分英国艺人都是以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独有的个人魅力,在国际影视行业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能在不同题材和媒体平台制作中游走自如,持续输出高质量作品之余,还拥有“超长待机”的演艺生命。除了Nicholas Hoult,还有许多的“英伦男神”也以众多值得驻足细品的作品打破了时间局限,创造经典。
无论你承认与否,英国的确是培养杰出艺人的好地方,其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行业生态,不仅为演员提供了极高的语言艺术范本,更培养了他们处理复杂信息的非凡能力,造就了许多在国际舞台上持续闪耀的全能型的演员。比如那些大众熟知的“老”面孔,他们的演艺生涯非但没有因年龄被限制,反倒能持续创造着超越时代的回忆。
“多情兼具绅士气质”几乎是英国男演员在国际舞台上的必备条件,他们既传承了前辈们的绅士品格,举手投足间自带优雅克制的贵族气质,又能在浪漫喜剧中流露出令人心醉的松弛与幽默,收放自如的表演特质恰好契合了全球影视市场的商业需求,也向观众诠释了在英伦戏剧文化中塑造出来的优秀演员的形象范本。
Colin Firth
Colin Firth堪称这一类型的典范,他以标志性的英伦绅士形象闻名,西装革履下的诗意灵魂加严谨教养包裹的感性内核,塑造了多个银幕经典。
入行多年来,Colin Firth荣誉满身,不但在英国拥有极高的国民知名度,也凭借多个富有“英伦风格”的经典角色,成为现代英国流行文化的符号人物之一。
诸如《傲慢与偏见》(Pride and Prejudice)中富有而理性的达西先生、《BJ单身日记》(Bridget Jones's Diary)中闷骚又专情的律师、《单身男子》(A Single Man)中痛失伴侣的忧郁教授、《国王的演讲》(The King's Speech)中的乔治六世等,性格迥异的角色形象均呈现其深厚的戏剧功底。
Hugh Grant
Hugh Grant是与Colin Firth截然相反的另类“英伦情人”,他让观众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一系列英式浪漫喜剧的多情形象。微卷的金发、标志性的牛津腔和欲言又止的羞涩笑容迷得观众神魂颠倒,一度是好莱坞爆米花电影赛道的绝对顶流。
从早期的《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Four Weddings and a Funeral)、《诺丁山》(Notting Hill),到千禧年后的《非关男孩》(About a Boy)、《K歌情人》(Music and Lyrics)等,都是清一色轻喜剧情人,高度同质化的角色被认为缺乏创新,但作为商业演员,Hugh Grant无疑闯出了一条稳定的戏路。
当然他并没有固步自封,人过中年后,他积极探索转型,颠覆既有形象,比如《英国式丑闻》(A Very English Scandal)的阴暗政客、《异教徒》(Heretic)中性格怪异的英国人、《帕丁顿熊2》(Paddington 2)的浮夸反派等,均展现Hugh Grant与早期英伦浪子截然不同的表演维度。
也有一类演员以非凡的表演天赋和极致的职业精神著称。他们尤其擅长刻画那些游走于道德边缘、内心活动复杂的角色,细腻的表演能将人物的多面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为了完美诠释角色,他们甚至不惜改变外形和气质,长期沉浸在角色状态中难以抽离。
Daniel Day-Lewis
三届奥斯卡影帝Daniel Day-Lewis是方法演技派(Method Acting)的著名代表,拥有近乎偏执的角色塑造力。
为了饰演《我的左脚》(My Left Foot)中脑瘫画家一角,他曾长时间锻炼用左脚作画,模仿相关患者在地面匍匐前行等生活细节;在《林肯》(Lincoln)一片中为了形神兼备地还原这位知名的美国历史人物,保持半年多用美国南方的肯塔基腔调说话,从形象到语言彻底将这位决心通过《第十三修正案》的智者演绎得栩栩如生;在《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中,为了生动呈现设计师反常的控制欲,他硬是把自己训练成制衣能手,极致地模仿旧时代设计师的工作细节和神态。
大概是大半生的幕前创作耗费了太多精力,这位传奇演员在不久前宣布《海葵》(Anemone)会是他演艺生涯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往后影迷们只能通过旧作回味他极致的表演艺术了。
Christian Bale
虽然Daniel Day-Lewis退休了,但我们还有“橡皮人”Christian Bale。这位公认为当代影坛最具牺牲精神的演员,可以为作品疯狂改变体重和外形。
回顾他的业绩,那些惊艳幕前的角色几乎都是用近乎反人性的意志力打磨塑造的:为《机械师》(The Mechanic)减重至55公斤,一年后为《蝙蝠侠:侠影之谜》(Batman Begins)增肌至86公斤;转眼又是《美国骗局》(American Hustle)和《副总统》(Vice)中秃顶大腹的中年油腻男……
Christian Bale的表演风格极具沉浸感,而且从初闯好莱坞开始就敢于拒绝被定型,是少数能平衡好商业大片与独立电影的演员。虽然这些年他对身体的苛刻“改造”过于突出,以至于常抢走了角色内涵的风头,受到本末倒置的评价,但厚实的作品集早已证明了Christian Bale作为传奇演员的实力。
还有一类出身戏剧学府严格的训练体系,台词功底和文学素养较高的演员,他们拥有“优雅危险”的面容,能赋予角色亦正亦邪的天然优势一个挑眉、一丝冷笑就能传递出人物的狡黠与心计,因此他们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幕前形象常常是高智商,且带有明显悲情色彩的人物。
Jude Law
Jude Law那张深邃俊美的面孔与生俱来的邪魅气质,既是优势,也是阻碍。早期会因为长得过分精致被选角导演默认为欲望的化身,但舞台剧出身的他并没有理所当然地享用美貌特权,而是以超高的自我要求丰富角色层次,早年的《千钧一发》(Gattaca)、《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 Ripley)、《人工智能》(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等虽然均是彰显他颜值优势的电影,却无一部是肤浅之作。
年龄渐长后,Jude Law脸上的皱纹和岁月感更成为塑造角色的优势,他也提高了对剧本的挑战难度,不限媒介和作品题材,近年的《煽动者》(Firebrand)和迷你剧《星球大战:骷髅组》(Star Wars: Skeleton Crew)是评价颇高的精品。论对角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物矛盾性的精准把握,Jude Law显然功力又提升了。
Tom Hiddleston
Tom Hiddleston因漫威电影宇宙中的洛基(Loki)一角为国际影迷熟悉,他富有张力的台词演绎和亦正亦邪的气质,将这一北欧诡计之神赋予人性化的层次,却也因为这一角色在很长时间里被烙上爆米花电影明星的定位,但Tom Hiddleston作为演员的深度绝不止于商业大片中。
剑桥大学古典文学系和皇家戏剧艺术学院毕业的他拥有极高的文学素养,他在塑造角色时常也带有文学创作的习惯,比如《唯爱永生》(Only Lovers Left Alive)里忧郁厌世的千年音乐家吸血鬼,通过肢体语言与声线变化传递出知识分子的疏离感;《夜班经理》(The Night Manager)中以隐忍克制的神态和情绪氛围感去塑造一位忍气吞声的卧底特工,这一角色也为他赢得金球奖最佳男主角。
此外,Tom Hiddleston还具有优异的语言天赋,精通多国语言,而且还喜欢研究语言学,从出道之初就担任纪录片旁白,标准的英式发音已是公认的优秀语言学习素材。
“英伦男神”中还有一派“坏小子”,他们往往有着玩世不恭的俊朗外形,富有幽默感和叛逆特质,且思维跳跃,不惧挑战传统。因此他们的幕前形象也常打破外界对英国男艺人固有的绅士定位,代表着英国演艺生态中自由不羁的一面。
Ewan McGregor
Ewan McGregor是英国演员中最具颠覆精神的“变色龙”,他凭借《猜火车》(Trainspotting)中的叛逆阿飞一角走红全球,不仅将彼时迷惘癫狂的亚文化青年演绎得入木三分,戏中的反英雄造型还成为一代银幕时尚。
成名后,Ewan McGregor的戏路越走越宽,既演得来《情陷红磨坊》(Moulin Rouge!)的深情诗人,又撑得起《丝绒金矿》(Velvet Goldmine)的雌雄同体的华丽摇滚舞台;而当他以一袭绝地武士袍出现在《星球大战》(Star Wars)时,又是优雅与克制的古典英雄。近年他在Netflix的迷你剧《侯斯顿》(Halston)饰演的传奇设计师,诠释出鲜花与掌声之下的脆弱与不堪,让他捧回艾美奖最佳男主角的桂冠。
在戏外,Ewan McGregor还是骑着摩托车穿越欧亚大陆的冒险家,将旅途中的风尘与故事都装进了纪录片《漫漫长路》(Long Way Round),这位似乎总在忙活的演员,在用最不羁的方式诠释出英伦演员的多重演艺人生。
Sting
摇滚诗人Sting也是多面能手,集唱作、演员、作家和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作为新浪潮摇滚的代表人物,他在警察乐队(The Police)期间缔造了《Roxanne》《Every Breath You Take》等传世金曲,带领乐队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标志之一。
1985年从乐队单飞后,Sting展现出更广阔的音乐视野,将爵士、雷鬼、古典及世界音乐元素融入创作,推出多首兼具诗意与哲学的经典单曲,个人累计获得17座格莱美奖,并是少数同时斩获奥斯卡、金球奖、艾美奖提名的“大满贯”音乐人。他与电影的缘份颇深,不仅为多部电影创作和演唱主题曲,偶尔也会客串演出。中年后,他更涉足百老汇音乐剧,参与策划并主演半自传作品《The Last Ship》,展现全方位才华。如今73岁的Sting仍活跃于幕前,在2025年还展开“STING 3.0”的世界巡演,持续输出跨越半个世纪的创造力与多元风格,可谓是当代乐坛罕有的“常青传奇”。
演艺圈本就是一个不断推陈出新的快节奏世界,再优秀的演员,也得面对“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实。当上一代“不老男神”陆续谢幕,新一代演员也逐渐崭露头角,正于不同类型的作品中展现出令人期待的可塑性。以下几位英伦中生代演员均拥有了扬名国际的代表作,如无意外,他们或将成为英国下一代“超长待机”的中坚力量。
Barry Keoghan
32岁
短短数年间,爱尔兰演员Barry Keoghan如风暴般席卷好莱坞,从英国惊悚片《暴乱夜》(71)中的配角初露锋芒、《敦克尔克大行动》(Dunkirk)中令人过目难忘的表演,再到《圣鹿之死》(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里令人毛骨悚然的少年,他的每一步都精准踩在电影市场喜好上,上升轨迹势如破竹,如今他已经收获包括英国影艺学院电影奖、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提名等多项权威奖项的认可,成为名利场上最耀眼的新宠。
Barry Keoghan出身底层,成长背景颇有悲情色彩,却也因此让他的表演带有独特的真实感,塑造社会边缘角色得心应手。优越的职业履历加上良好的体态还让Barry Keoghan成为时尚活动常客,其混杂原始粗粝感与儒雅的个人特色更吸引来Burberry的合作,他在2024年正式成为该品牌的全球品牌大使。Barry Keoghan不那么符合主流审美的外形在契合Burberry革新传统英伦美学的精神之余,更有超越时光,成为经典的潜力。
Will Poulter
32岁
Will Poulter虽然貌不惊人,却是属于“斜杠型”的演员。他的演艺事业在近年全面开花,从幕前演戏到幕后制片都做得有声有色。2025年他连发四部新片,拍电影之余也不忘电视剧,不挑咖位和平台,只有作为演员的专业觉悟。当他在《独角兽之死》(Death of a Unicorn)以一个吸毒过量的超现实主义角色出现时,不少观众才彻底意识到,当年电视剧《全家就是米家》(We're the Millers)那个“傻白甜”男孩是真的长大了。
实际上1993年出生的Will Poulter已经是年过30的轻熟男了,除了一张看不出年龄感的坏孩子脸之外,他还拥有188cm的高挑比例,不仅是时尚活动的常客,还参与了巴黎时装周为先锋品牌424走秀。他的个人穿着风格在近年来也日渐形成,尤其钟爱经典简单的设计。在2025年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的红毯上,他选择了一套20世纪50年代复古风情的Dior经典黑西服套装,演技好,穿衣养眼,还会和应网友玩梗,这样的好演员谁不爱呢?
Joe Alwyn
34岁
当年被李安从戏剧学院挖掘的英国新人Joe Alwyn如今已悄然晋升为文艺片红人,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宠儿》(The Favourite),到近年的《正午之星》(The Stars at Noon)和《粗野派》(The Brutalist),Joe Alwyn挑战的角色难度越来越高,似乎对那些让对手演员头皮发麻的复杂角色上了瘾。在戏中,Joe Alwyn可以是癫狂的丈夫或傲慢的富二代,但一旦结束工作,他会迅速抽离情绪回归日常,就连当年和顶流Taylor Swift的那段恋爱都谈得没什么存在感。
奈何Joe Alwyn一副帅气的容貌和超过一米八的身材,天生注定难以低调。在无数名流争奇斗艳的时代,Joe Alwyn的形象总有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自信,他钟情经典款,深谙收放的着装艺术。实用的Bottega Veneta旅行包、Ralph Lauren的白衬衫、New Balance运动鞋之类的基础单品是他常不离身的好物,一双经典的靴子可以穿十几年,偶尔一件JW Anderson的宽身牛仔裤都能让媒体报道一篇。但在Joe Alwyn看来,包装不过为身外物,他真正在意的是人们对作品的看法,还有是否能面上一个像007这样的永恒角色。别看Joe Alwyn镜头前云淡风轻的模样,他可比很多同代艺人都有做“超长待机”的野心。
Josh O'Connor
35岁
Josh O'Connor近年最为观众熟知的角色当属他在Netflix的时代剧《王冠》(The Crown)中饰演的查尔斯王子,含蓄克制的演技不但为他赢得多项权威奖项的认可,还真正开启了他的国际演艺生涯。很有趣的是,当初他对查尔斯这一人物并没有什么好感,差点还辞演了,结果却以“王子”一角迎来事业高峰。不过也因为这一角色,在很长一段时期里限制了Josh O'Connor的戏路,直到电影《挑战者》(Challengers),Josh O'Connor以痞气十足的网球选手形象重返大银幕,证明自己具有塑造多样角色的能力。在待上映的新片《重建》(Rebuilding)中,他还将继续颠覆形象,饰演因野火痛失家园的落魄牛仔,从目前释出的相关剧透看来,也是让人相当期待。
作为影坛新贵,Josh O'Connor出席正式活动的造型也备受关注。比如在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在更严格的红毯着装要求下,Josh O'Connor仍能以独树一帜的系列造型脱颖而出,成为本届最佳着装之一。此外,Josh O'Connor还参与了Loewe 2025秋冬广告的拍摄,沉稳气质搭配时髦的造型,让他的标志性文艺感更具叙事张力,似乎呼应着他细水长流般的演艺之路:没有一夜成名的神话,每一个阶段的爆发都来自于长期的学习和积累。
Nicholas Hoult
33岁
很多观众对他的印象还停留在当年和Hugh Grant搭档的搞怪小男孩,但实际上1989年出生的Nicholas Hoult已过而立之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除了演技愈发沉稳,外形保养也在长年高度自律中近似于精雕细琢般稳定:瘦而不弱,体态精练,五官深邃。富有故事感的面孔可塑性极强,从荒诞暴躁的沙皇彼得三世(《凯瑟琳大帝》The Great)、痴迷美食带点神经质的富豪(《菜单》The Menu),到谨小慎微的地产经纪人(《诺斯费拉图》Nosferatu),每个角色都演绎得入木三分。除了挑战更多严肃复杂的高难度角色,他偶尔也会给爆米花动画片配音转换下情绪,比如《加菲猫:农场大冒险》(The Garfield Movie)。
在演戏之外,Nicholas Hoult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因190cm的身高和俊俏干净的面孔被奢侈品牌押注为明日时尚之星,而他在这十几年的表现也证明当年伯乐们的眼光,无论是经典西装、叛逆感的皮夹克、白色工字背心配牛仔,还是松弛的温暖牌毛衣,放在Nicholas Hoult健硕修长的身材上全部成立。如今更加成熟的Nicholas Hoult正从“阳光型男”向更深度的演员转型,只要保持稳定输出和足够的角色广度,在“超长待机”大银幕的席位中必然少不了他一席。
在众多中生代演员的演艺事业都迎来丰收的时代,究竟谁能最终接住前辈们“超长待机男神”的名号,成为下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传奇?或许答案就在那些不追逐流量、专注角色塑造的演员身上,他们以各自的方式,延续着“英伦演员”这份独特的职业传统,相信时间最终会给出最公正的评判。
编辑-代晶地
新媒体编辑-锦鲤
文字-Kiko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风度mensuno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