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交易上瘾!为图刺激,参加三届奥运的她,成了头牌应召女郎

非凡影视 欧美明星 2025-08-27 21:48 2

摘要:她的名字叫苏茜·菲沃·汉密尔顿,个子高,肩背挺,跑起来像被风托着,她三次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还把美国室内800米、1000米的纪录写在了自己名下。可等她脱下钉鞋,关起更衣柜,外面的世界忽然换了色调,媒体新闻写的是另一个她:拉斯维加斯的头牌凯莉,时薪600美元的

她的名字叫苏茜·菲沃·汉密尔顿,个子高,肩背挺,跑起来像被风托着,她三次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还把美国室内800米、1000米的纪录写在了自己名下。可等她脱下钉鞋,关起更衣柜,外面的世界忽然换了色调,媒体新闻写的是另一个她:拉斯维加斯的头牌凯莉,时薪600美元的应召女郎。很多曾为她在看台上喊到嘶哑的体育迷愣住了: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要追根溯源,得从她小时候说起。1968年,苏茜出生在威斯康星州的一个普通人家,兄弟姐妹多,她是最小的。父亲爱冒险,周末拉着孩子们划独木舟、爬石坡。家里热闹,可好景不长。她的哥哥因为女友离世,情绪像坐上了没刹车的车,躁郁症把整个家庭拖进低气压。小姑娘受不了屋里的压抑,跑步成了她逃离情绪的出口,越跑越快,像是在甩掉那些沉甸甸的阴影。

天赋很快露头,五年级,她就把学校的比赛跑成独角戏。上了高中,她几乎把州内的纪录翻了个遍,拿了十一个州冠军。全美两百多所大学抬着奖学金来敲门,哈佛、斯坦福也在列。她却偏偏选了离家最近的威斯康星大学,理由简单:想离家近一点。

大学四年,她不是在教室,就是在跑道,九个全美冠军握在手里,室内800米和1000米全国纪录被她一口气改写,直到今天还在榜上。媒体把她送上神坛,评进全美十大女运动员,美国大学体协以她的名字设立奖项,田径杂志争着请她拍封面,运动品牌让她穿着比基尼笑着对着镜头,她看起来就像能跑过一切难题的人。

毕业后,她和大学恋人马克结婚,做房地产的丈夫事业还不错,女儿出生在2005年。就是从那一年开始,光鲜的外壳里出现了裂缝。她整夜睡不着、没来由地哭,医生说是产后抑郁,开了抗抑郁药。药吃下去,症状却像换了面孔:有时候亢奋得一晚上不合眼、有时候一天都下不了床。她后来回忆那段日子,日子像被按了静音键,我在家里走来走去,胸口闷到发慌。

可是运动员的身体记得兴奋的滋味。没有比赛,没有起跑枪,没有冲刺带来的肾上腺素,她觉得自己被困在一成不变的日常里。2011年,她和丈夫去拉斯维加斯纪念结婚二十年,酒过三巡,她提出玩点不一样的。那一晚像是推开了一扇危险的门。她用凯莉的名字登记伴游公司,第一次见客,反而感到一种熟悉的强刺激:登场、表演、退场,节奏和比赛莫名相似,她坦白说自己第一次就上瘾了。

家里衣食无忧,丈夫也知道这件事,甚至一开始半推半就地默认过。她把行程安排得像巡回赛:上午在芝加哥五星酒店见一个客户,下午坐私人机飞到休斯敦,换上套装在企业年会上讲坚持与梦想,下台接着飞洛杉矶。白天是励志榜样,夜里是凯莉,她把这种撕裂当成一种掌控,甚至对熟客露过真实身份:曾经的奥运选手、耐克代言人。旁人听来匪夷所思,她却沉浸在那种我说了算的错觉里。

事情很快失控,她在一家名为哈雷·赫斯顿私人藏品的网站上挂上了自己的照片,填写标签:“可与夫妇同台双性取向,时薪600美元、包天6000美元”,预约排到一个月后。评论里有人夸她有运动员的线条,也有人和她聊起高中田径的事。她在两种人生之间来回切换,像一场长跑里故意忽快忽慢,直到媒体把灯打亮。

2012年年底,八卦网站《Smoking Gun》公布她进出酒店的照片,标题醒目得像一记闷棍——奥运名将是拉斯维加斯头牌。舆论汹汹而来,品牌连夜撤掉代言,母校把以她命名的奖项悄悄更名,邻居指指点点,女儿同学家长的目光也变得尖锐。她躲在家里哭,丈夫把她硬拉去做复诊。这一次,医生给出的结论和当年哥哥的一样:躁郁症。此前的误诊和药物,可能正把她推向更陡的坡。

原来不是我道德败坏,是我生病了——她在自传里写下这句话,像给自己点了灯。她联系律师起诉药厂,停下凯莉的生活,2015年出了《走出疯狂》(中译)这本书,把不堪和挣扎都摊开。此后她剪短了头发,在TED的台上讲自己的故事,讲躁郁症如何把人从骨头里掏空,视频播放过百万。2020年,她和马克和平离婚,但一起抚养女儿,周末接送、学校活动还会并排坐。

回过头看,所谓失足,并不是一路向下的堕落戏码,更像一次漫长的求救。一个把自己交给跑道多年的人,一旦离开起跑器,没有了赛程、没有了目标,整个人就像失了重。她去找能让心跳加速的东西,偏偏找错了方向。她把表演搬到夜里,是在用熟悉的方式对抗无形的病。曝光像一记重锤,可也把她砸回现实。她开始学习怎么和病共处,按时吃药,规律作息,跑步回到她的生活,可这一次不是为了破纪录,而是为了把自己拾回来。

她的故事听上去离奇,却并不罕见。体育把人推上领奖台,也会在退役那天把人打回普通生活;光环退去,心理支撑如果跟不上,空落落的一大块会迅速塌陷。再加上家族里有躁郁症史,产后激素波动猛烈,误诊误治搭了梯子,她踩空也就不奇怪了。外界爱用跌落神坛来概括,可她更像是从赛道拐进了一条黑巷,绕了很大一圈,又摸回了路口。

如今她偶尔还会应邀去学校、社区,和家长、教练说起心理健康。她承认自己做过的选择,会为此承担后果,也不会再把那段经历当作刺激的秘事。她说跑步还在,只是速度慢了,早晨绕着社区跑两英里,女儿起床时早餐已经热好。她不再用另一个名字生活,护照上只有苏茜,手机里只有家人的群聊。

看台上的掌声退下去以后,一个人的心要靠什么撑住?这题没有标准答案。她给出的办法很朴素:承认自己会倒,承认自己需要药,承认自己不是永远的冠军。她不再跑给世界看,而是跑给自己看。

来源:侃纪人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