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指环王》和《霍比特人》中的人类英雄(TOP10)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7-30 00:11 2

摘要:文学版本中,皮平展现出惊人的洞察力,这让他能看到德内梭尔内心深处饱经沧桑的智慧,并迅速对他产生信任。电影中皮平的这一侧面并未展现,使得他显得更加天真和肤浅。

本文聊聊《指环王》与《霍比特人》中最杰出的人类英雄。

在电影中,约翰·诺伯饰演的德内梭尔几乎被塑造成了反派,尽管在原著中他更像是一个悲剧英雄。

即便如此,在电影中仍能看到他高尚品格的闪光点。

文学版本中,皮平展现出惊人的洞察力,这让他能看到德内梭尔内心深处饱经沧桑的智慧,并迅速对他产生信任。电影中皮平的这一侧面并未展现,使得他显得更加天真和肤浅。

通过尖酸刻薄的言辞和残忍行为塑造的德内梭尔形象,既深刻又令人难忘。然而,原著读者可能会对他产生些许同情,因为在原著中他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

电影中,德内梭尔成了看不起儿子法拉米尔的冷酷父亲,这也让法拉米尔的行为更易理解,更具悲剧色彩。

三部曲清楚地表明,德内梭尔深受严重抑郁的折磨,后来发现这是萨鲁曼通过帕蓝提尔(真知晶球)施加影响所致。

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法拉米尔的爱悲剧性地显现——他试图拯救儿子,最终投身米那斯提力斯的火焰中,选择与他曾经保卫的城市同归于尽。

埃尔芙希尔德在分娩时去世,生下了希奥杰德——希奥顿唯一的儿子。

在小说中,希奥杰德着墨不多,但他的死被用作一个重要的情节元素,削弱了他父亲的力量,使其更容易受到萨茹曼的影响。

因此,希奥杰德的死亡,尽管只是被简要提及,却在希奥顿的堕落和屈服于邪恶巫师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电影三部曲中,希奥杰德确实在银幕上出现并被纳入了叙事,这是原著所没有的。这一改动很有必要且十分成功,使希奥杰德得以呈现他可能本来的样子——一个为战斗而生的英雄。

他仿佛是父亲的翻版,身上有着希奥顿所有的优点。

希奥杰德战死沙场,成为高贵与勇气的象征,随着他的逝去,仿佛他父亲身上最优秀的部分也随之消亡。

年轻、英俊且勇敢的希奥杰德在电影《指环王2:双塔奇兵》中获得了应得的银幕时间,尤其是在保卫圣盔谷的场景中。

正因如此,他的死亡才显得尤为痛心,而希奥顿重获生机与权力也变得更加鼓舞人心。

在许多方面,伊熙尔杜在第二纪元都是一位伟大的国王,但与其他英雄相比,他的形象黯然失色。

至于《指环王》电影,伊熙尔杜被塑造成一个次要英雄,并且更多关注的是他的失败而非他的功绩。

甚至可以说,三部曲展现的是伊熙尔杜最糟糕的一面。

他出现在《护戒使者》的序幕中,形象是通过回忆和叙述来呈现的。

电影展示了伊熙尔杜如何获得至尊魔戒。在魔戒邪恶而腐蚀人心的力量诱惑下,他不顾埃尔隆德的劝告,决定将魔戒据为己有。

这一行为是致命的,决定了中洲世界未来数个世纪的命运。

然而,在堕落之前,伊熙尔杜立下了足以载入史册的功绩:他与父亲埃兰迪尔以及精灵国王吉尔-加拉德一同对抗索伦本人,砍下了索伦戴有魔戒的手指。

这一惊人功绩是中土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尽管在三部曲中仅在开篇短暂呈现。

卡尔·厄本出色地演绎了伊奥梅尔这一角色,在电影中他的戏份比许多人想象的更为重要。

彼得·杰克逊在三部曲中经常采用将书中多个角色合并为一个的手法,以便为关键英雄的深度刻画腾出空间。

伊奥梅尔也是如此,他在电影中成为了洛希尔人英勇的领袖,融合了好几位军事指挥官的品质。

书中的伊奥默同样勇敢高尚,但在电影改编中,他部分承担了埃尔肯布兰德的角色——后者是《指环王》第二卷《双塔殊途》中的重要人物。

因此,厄本饰演的伊奥梅尔不仅是一名战士,更是一位完全合格的希奥杰德的继承人,承担了额外的责任,成为了一位值得未来王位的人物。

他是一位历经战火磨砺的战士,在洛汗平原上,他在坚韧、勇敢和对人民的忠诚方面丝毫不逊于护戒远征队。

伯纳德·希尔完美诠释了希奥顿,但他的银幕形象只是略微展现了这位文学英雄的深度。

正如杰克逊完全将埃尔肯布兰德从故事中抹去一样,他也大幅简化了希奥顿的形象,删去了他大部分的优点,以突显阿拉贡的重要性。

例如,希奥顿与梅里的关系在书中是温暖且近乎父子般的,在电影中却几乎被删除了。正是通过这些关系,梅里和希奥顿都展现出超越年龄和地位的智慧。

尽管如此,希尔饰演的希奥顿仍是一位史诗级战士。

在萨鲁曼的魔咒下,他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饱受压迫、疾病缠身,被自身的软弱所奴役。

当甘道夫解除魔咒后,希奥顿重获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这一时刻是整个电影中最神奇、最鼓舞人心的瞬间之一。

希奥顿曾是萨鲁曼阴谋的受害者,但后来他做出了真正的英雄之举。

是!号角堡的号角将在深谷最后一次吹响……等待我们的是残酷的厮杀。此刻,怒火燃烧!此刻,毁灭降临!此刻,血色黎明!

《指环王》中的法拉米尔可以说是一个远比剧本所呈现的更英雄的角色,演员本人的贡献功不可没。

凭借其细腻的演绎和内在的力量,大卫·文翰设法从彼得·杰克逊的剧本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出了智慧、高贵和沉着。

在原版三部曲剧本中,法拉米尔的地位被大大降低了——从可能是书中仅次于阿拉贡的第二重要人类英雄,变成了一个半反派或反英雄,阻碍弗罗多完成他的使命。

幸运的是,到了三部曲的结尾,法拉米尔完全得到了救赎。

他不仅不再刁难弗罗多和咕噜,还在面对残忍专横的父亲时展现出越来越强大的精神力量。

尽管电影中他对至尊魔戒的抵抗力不像书中那样令人印象深刻,但当法拉米尔遵照德内梭尔的命令,明知必死却仍前去保卫奥斯吉力亚斯时,他无疑成为了真正的英雄。

这一行为突显了他对职责和人民的忠诚,尽管他个人饱受痛苦。

无论在书中还是电影中,波洛米尔都是一个复杂多面的角色,彼得·杰克逊与肖恩·宾完美地展现了这一深度。

波洛米尔不仅仅是阿拉贡更纯粹英雄主义的背景板,他本身就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他从头到尾展现了出色的角色成长,他最后的遗言成为了三部曲中最有力、最感人的台词之一。从一开始,他就对阿拉贡心存疑虑,这并非没有理由——因为后者声称要继承波洛米尔认为本应属于自己家族的王位。

随着剧情发展,至尊魔戒对他的诱惑力越来越强,因为他渴望利用它的力量来拯救刚铎。

最终他屈服于诱惑,但在最后一刻恢复了清醒并获得了救赎。

在垂死之际,他从奥克手中救下了梅里和皮平,保护他们直到自己被乱箭射穿。

他摇摇欲坠地倒下,即便在弥留之际,仍向合法的刚铎国王阿拉贡宣誓效忠。他的死并非失败,而是赎罪与英雄壮举。

《霍比特人》三部曲中有很多可诟病之处,尤其是与原著更严谨克制的氛围相比。但巴德这位弓箭手是其最出色的亮点之一。

卢克·伊万斯饰演的这个被低估的角色在整部《霍比特人》中令人赞叹,完美再现了这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原著比三部曲简短得多,内容也不够丰富,这迫使杰克逊创造出大量额外情节来丰富故事。

伊万斯饰演的角色是一个阴郁、果决且饱经磨难的人,失去了很多,但尚未放弃对正义的信念。

伊万斯不得不即兴发挥,因为他没有像《指环王》英雄那样有一部三卷本的巨著作为塑造形象的依据。

尽管如此,他完美地演绎了关键场景——击杀史矛革。

传奇故事中只有极少数角色能够夸耀自己杀死过一条龙,而巴德以尊严和力量做到了这一点,成为了长湖镇人民希望的象征。

由米兰达·奥托饰演的伊奥温是幸运的,因为她的形象被彼得·杰克逊及其团队如此精确地呈现。这是少数几个角色几乎直接从书页跃上银幕并栩栩如生的例子之一。

她是文学和电影中最耀眼、最强大的女性之一。连托尔金都将伊奥温描述为一个不满足于现状、渴望自由和功绩的女性,而不仅仅是作为男性英雄事迹的点缀。

伊奥温忠实于文学形象,女扮男装参加佩兰诺平野之战。她带上梅里,两人一同击败了安格玛巫王,证明了那些劝他们留在后方的人的错误。

她那句传奇呐喊:“我不是男人!”实现了格罗芬德尔的预言——他(巫王)不会死于任何(人类)男子之手

这一刻是她英雄之路的巅峰,也是挣脱束缚的象征。

阿拉贡是奇幻世界中真正的骑士。他从一名谦逊的流浪游侠起步,守护着中洲的居民,逐渐肩负起自己的命运。

尽管在书中,阿拉贡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充满信心,但在三部曲中他经历了一段内心成长的旅程,这完美契合了维果·莫腾森的演绎。

这个坚强而沉默的人感受到整个世界的重量压在肩头,明白绝不能像先祖伊熙尔杜那样屈服于至尊魔戒的影响。

他更有力地抵抗了至尊魔戒的诱惑,见证了魔戒影响带来的后果,并从先祖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他不仅比波洛米尔意志更坚定,还成功召集幽灵大军对抗索伦。

这支军队曾背叛伊熙尔杜,而作为其直系后裔,阿拉贡凭借自己的知识、勇气和传承,征服了他们,带领他们对抗黑暗。

他并非只是宣称自己对王位的权利,而是通过考验、功绩和自我牺牲赢得了它。

阿拉贡是真正的英雄,一位当之无愧的国王,而非仅凭出身。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