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印度理发师玛哈拉贾因女儿遭遇不测,执意要求警方追查一只被盗的垃圾桶“拉希米”。
1.《因果报应》 What Goes Around Comes Around
导演: 尼蒂兰·萨米纳坦 | 上映时间:2024年(印度) | 豆瓣8.6
印度理发师玛哈拉贾因女儿遭遇不测,执意要求警方追查一只被盗的垃圾桶“拉希米”。
警察起初嘲笑他的荒诞诉求,但随着调查深入,发现垃圾桶背后竟与13年前一桩连环杀人案有关。
玛哈拉贾的真实目的并非寻物,而是借警方之手揭露权贵罪行,完成一场精心策划的复仇。
影片采用非线性叙事,过去与现在交织,最终以震撼反转揭示“因果报应”的残酷真相。
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超牛,跟《记忆碎片》似的,细节全是伏笔。
导演用荒诞垃圾桶报案开场,慢慢揭开社会腐败和父爱复仇的沉重主题。
它对印度警界腐败、种姓制度这些社会问题的批判,非常犀利。
这片跟《误杀瞒天记》不一样,它更凸显体制绝望,玛哈拉贾只能靠极端手段讨公道。
结局反转太猛,直接颠覆预期,“恶有恶报”的宿命感拉满。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优酷,哔哩哔哩,爱奇艺
2.《一个星期四》 A Thursday
导演: 毕查德·汉巴塔 | 上映时间:2022年(印度) | 豆瓣7.7
幼儿园老师奈娜在30岁生日当天绑架16名儿童,向警方勒索5000万美元并要求面见总理。
随着谈判推进,警方发现奈娜的真实目的并非金钱——她曾是xing侵受害者,因司法系统渎职导致罪犯逍遥法外。
她以极端方式逼迫社会关注女性权益,最终在直播中枪杀当年施暴者(伪装成送餐司机),并促成法律改革,自己则坦然接受法律制裁。
这片以“绑架儿童”开局直接炸场,完全颠覆传统犯罪片套路,妥妥的女性抗争史诗!
前半段密闭空间对峙,紧张感拉满,跟《恐怖直播》似的;后半段直接转向社会批判。
奈娜这角色太有魅力,就像《三块广告牌》里执拗的母亲。
导演用“反派英雄”设定太妙,让人从骂绑匪到理解她。
奈娜揭露侵创伤那段,愤怒和悲怆直接戳心窝子。
和《因果报应》不同,它聚焦性别暴力,是对印度女性遭遇的控诉。
3.《分手的决心》 Decision to Leave
导演: 朴赞郁 | 上映时间:2022年(韩国) | 豆瓣7.6
刑警海俊调查一起登山客死亡案,怀疑死者妻子宋瑞莱是凶手。
在监视过程中,海俊被这个神秘的中国女人吸引,两人发展出危险暧昧的关系。
一年后,瑞莱再婚的丈夫同样离奇死亡,海俊陷入职业伦理与情感的撕裂。
最终,瑞莱以自杀制造“完美犯罪”,让海俊永远无法证明她的罪行,也永远无法忘记她。
朴赞郁凭借此片斩获第75届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他把黑色电影和东方美学融合到极致。
汤唯演的宋瑞莱绝对是近年银幕上最复杂的“蛇蝎美人”,有《本能》莎朗·斯通那股劲儿,但又更含蓄;像《白日焰火》桂纶镁,却杀伤力更强。
电影里山海意象、监视镜头这些视觉隐喻超有深意,把爱情和犯罪的关系剖析得透透的。
跟《老男孩》暴力宣泄不同,它用冷冽文艺气质包裹情欲,海俊和瑞莱对视都暗藏杀机。
瑞莱葬身海底那镜头,自我惩罚又嘲讽男权凝视,她宁愿成谜,也不愿被定罪拯救,太绝了!
4.《周处除三害》The Pig, the Snake, and the Pigeon
导演: 黄精甫 | 上映时间:2023年(中国台湾) | 豆瓣8.1
通缉犯陈桂林被误诊肺癌晚期,决心在死前除掉排名更高的两大罪犯——黑帮老大“香港仔”与xie教头目“尊者”。
他血洗灵修中心,却发现“尊者”正是通缉榜第二的林禄和。
最终陈桂林自首伏法,临刑前与救下的女孩小美告别,以“除三害”典故完成自我救赎。
阮经天演得太牛,堪称“华语版小丑”,把角色癫狂劲儿拿捏得死死的。
影片超会玩,既有《喋血双雄》的江湖浪漫,又有《王牌特工》的暴力美学,灵修中心大tu杀那场戏,太过瘾了。
导演用佛教“贪嗔痴”隐喻反派,陈桂林的粉色小猪手表也暗示他“痴愚”。
结局死xing戏没台词,剃须流泪把悔恨全演出来了,把暴力升华成悲悯,绝对是近年来值得一看的华语犯罪片!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优酷,哔哩哔哩
5.《套装》 The Outfit
导演: 格拉汉姆·摩尔 | 上映时间:2022年(美国) | 豆瓣7.9
伦敦裁缝伦纳德表面经营高级西装店,实则是黑帮洗钱据点。
当两派黑帮因内斗闯入店铺,伦纳德利用他们对“一套完美西装”的执念,精心布局挑拨,最终让黑帮自相残杀。
这位看似温顺的老人,实则是曾操纵芝加哥黑道的传奇“裁缝杀手”。
这片简直是“密闭空间”犯罪片里的王者!
90%剧情都在裁缝店,靠台词和表演张力撑起全场。
反转一个接一个,先以为他被迫卷入黑帮,后来发现他是幕后大佬,最后连警察身份都是假的。
跟《罪恶之城》视觉轰炸不同,它靠莎士比亚式对白推进,西装工艺台词都暗藏杀机。
结局伦纳德沐浴晨光缝新衣,暴力循环没尽头,这优雅的残酷感,让它成了犯罪片里的“高级定制”!
观看平台:优酷
来源:cc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