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印度人出了名的会整活儿,恒河圣水、特色抓饭、北美诈骗、种姓制度……在今天,任何一项单拎出来都是王炸,把这些元素全部凑齐的难度应该不亚于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薛宝钗拳打镇关西,贾宝玉胸口碎大石。
众所周知印度人出了名的会整活儿,恒河圣水、特色抓饭、北美诈骗、种姓制度……在今天,任何一项单拎出来都是王炸,把这些元素全部凑齐的难度应该不亚于林黛玉倒拔垂杨柳,薛宝钗拳打镇关西,贾宝玉胸口碎大石。
而印度从不按常理出牌,在抽象这个赛道天赋异禀,随便一出手就是地球级别新闻。简直就是千年一遇的系统bug。
在电影市场,美国有美国的好莱坞,印度有印度的宝莱坞、托莱坞、莫莱坞、桑达坞和考莱坞,很多国内影迷从《三傻大闹宝莱坞》开始对印度宝莱坞电影并不陌生,但对其他坞其实并不熟悉,如果要搞清印度电影市场的现状其实得追究到上个世纪。
文化是历史的产物。印度在历史上就没咋被大肆革命过,航海时代西班牙葡萄牙大英帝国轮番登上印度半岛劫掠的时候,没成想印度表演式的反抗反倒让匪徒觉得好像是去做东的。
所以印度人本着只要我投降的够快,厄运根本就追不上我的原则做了英国的附属公司。
但现如今命运的回旋镖终究还是射向了自己,西方人在几百年前践踏过印度,如今印度人也没少霍霍欧美人。
英国人的首相都是印度裔,加拿大还要配合印度裔移民锡克教徒和印度政府斗来斗去,润人哪哪都有,但是拿外国的政府当枪使的润人还就印度只此一家。(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内阁中,有4位部长是锡克教徒,比印度内阁的占比还大,而锡克人和印度政府不共戴天……)印度人再接再厉,占领加拿大指日可待。
上次法国篇有提。
美国因为州长自治的政策,还有过USA到USZ的梗,那跟美国比起来散装印度那可是名副其实,他们民族众多,宗教信仰五花八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官方语言,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法律,生活真是又开放又保守,离谱中夹杂着一丝荒诞。
印度电影市场所谓的宝莱坞、托莱坞、莫莱坞、桑达坞和考莱坞其实是是按照语言和地域划分的印度电影产业集群。这些还不包括英语,要知道英语在印度可不算小众。
都听过“油管五常、阿三最强”的段子,说是中国在国际舆论战中不占优势,主要是因为中国凡事总是试图说理,不像印度那么不要脸,在对方耍流氓的情况下,自然吵不过。
其实不然,键盘侠哪哪儿都一样,最主要原因还是印度人占了英语的便宜。
但英语并不属于上述任何一个特定的电影产业集群,并且在数量和影响力上相对较小。
这就相当于国内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各有各的娱乐圈,东南的电影放到东北还得过一道翻译加上字幕。
所以咱们对印度电影的不同语系不同流派难以理解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咱们不管是张艺谋还是刘德华都是讲普通话!
印度人不同地区的人语言不共通无法交流,这一点中国人就太有优越感了,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在华夏大地统一了度量衡,制定了官方语言,在文化传承上足足领先2千多年!
不过印度电影在全球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声誉,特别是泰卢格语、泰米尔语作品票房排名靠前,宝莱坞和托莱坞非语言电影也占据主导地位。
据统计,印度电影收入2022年280亿美元,2023年1000亿美元,这增长率妥妥超过了百分之300啊!
这一切都离不开印度政府的支持,内销转出口的势头居然有点韩国那味儿了!
当然除了电影,印度在其他媒体方面也是全面开花,这值得单开一篇。
2
最近爆火的电影《因果报应》是出自印度考来坞的手笔,考来坞其实不算印度知名的电影制作集群,可想而知更知名的宝莱坞,托莱坞在外网已经杀疯了。
可能年末影院要冲业绩客观公正地说2024年度爽剧《因果报应》值得5颗星。
复仇+悬疑的商务题材本就吃尽红利,陈思诚深谙此道,所以网上流传着千万不要让陈思诚看到《因果报应》的梗,因为他太懂观众的情绪了。
印度另一部电影《误杀瞒天记》是那种边看要边做笔记看完还觉得漏了细节的片子。
《因果报应》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误杀的烧脑程度,前半段因为时间线的穿插、剧情的不断的反转再加两个主演长相接近让观众实在云里雾里。
同时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悬疑效果拉满,直到最后才体会出前面处处都是隐藏的彩蛋,以至于有点意犹未尽。
这种片子如果只看一遍是完全可以接受剧透,看正片的时候多留意细节,观看体验可能更佳。
故事时间跨度13年,两个家庭因为一场车祸而分崩离析。
而早在之前抢劫入狱的父亲对仅有一面之缘的理发师父亲已经产生误会种下了仇恨的种子。
两个男人一个仁慈宽容,一个冷酷残忍。可作为两个父亲,他们耐心柔软,是无私的守护者。父爱是无私纯洁的,爱无关高下不分贵贱。
他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是天生的坏种,是在外面杀人放火的黑社会分子,但回到家也会亲吻孩子的额头,面对妻女能立马收起獠牙。
马哈拉贾一个温润和煦的理发师,寡言善良,在礼品店会主动给妻子买礼物,下班回家的路上记得女儿想要的运动鞋……
可当他面对伤害女儿的暴徒之后却能化身索命的恶魔,血腥暴力、冷酷残忍。慈父有心,可惜是铁做的。
电影中把暴力打斗最富视觉冲击的场面几乎都给了理发师父亲,吃斋念佛、手起刀落。
而犯罪父亲作奸犯科时也平静温和,甚至在富豪家炸死那对母女的时候他特意对一个宗教神像投去了肃然的目光。
善恶一体两面,人性的复杂在这里展露无遗,不知是不是刻意安排,心有猛虎细嗅蔷薇得到了具象的展现。
他因为坐牢而恨了13年的臆想仇人,却不想厄运降临到了毫不知情的小女孩身上,这一次导演把镜头对准了施暴者,当舆论开始引导保护受伤的女性弱者的时候,当镜头不再拿强奸作为嘘头而是对准罪犯的时候,我们可以称之为思想的进步。
最后两个父亲在废弃的高楼殊死搏杀,理发师父亲是在为女儿讨回公道,而抢劫犯父亲也自认为在为自己和妻女讨一个说法。
只有始终不知情的无辜的女儿成了唯一的最大的受害人。
女孩转身时她肩背的伤疤和脚印周围殷红的血迹是对坏人最有力的报复……
国内的翻译《因果报应》实在太贴切了,两个本不相干的男人因为一场误会命运不断纠葛,最后坏人不得好死,好人负重前行……
关于爱恨、关于释怀,关于伦理……导演洞察人性、把印度特有的一些见不得光的沉疴旧疾暴露在人们面前。
电影除了主线剧情看点满满之外,侧面反映的社会问题也非常尖锐。
在警局有一个叫police的电瓶车偷盗犯人被执法人员随意扇耳光,他自己熟练地摆好挨揍姿势被警员狂虐非常夸张的噼里啪啦场景,很典型的印度式幽默,靠喧闹的气氛营造喜感,但是在国内水土不服,出现在大屏幕上明显用料过猛,中国人还是比较吃周星驰式无厘头喜剧。
但是如果换一种印度视角甚至觉得它不是在幽默,这就是一种生活写照。
是通过调高生活的背景乐来掩饰一些群体的哭声。
马哈拉贾两次被保安拖出去的时候紧紧扒住了屋内立柱差点掀翻房子。
第一次是在学校校长的办公室里,因为女儿被冤枉他想让校长道歉,最终校长服软。
第二次是在警察局大家一拥而上往外拖拽他时他拽翻房间的立柱,房间隔层上的垃圾倾泻下来,执法者脚下是代表正义和法理的土地,头顶藏污纳垢蛇鼠一窝简直烂透了。
马哈拉贾凭个人意志把见不得光的黑暗暴露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
最后马哈拉贾找到伤害他女儿的真凶时,两个警察选择丢给他一把刀,锁上门,意在放任他关门杀狗!
虽然手刃仇人是很解气,但是金庸笔下的江湖帮派也得有个人立一立江湖规矩,而不是警察的一句:“他面对的是杀害女儿的暴徒,我们管不了”。
罪人就该被血腥屠杀,以暴制暴,全是情绪没有王法,在一个文明的时代这样的做法显然欠缺理智。
但是这很印度。
2023年印度对小米开出百亿罚单,理由是涉嫌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具体来说,印度政府指控小米印度公司向其在中国的母公司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和广告费用,而这些费用被印度政府视为非法转移的资金。
国内绿厂、蓝厂也在印度得到了特殊待遇,2024年10月,印度政府试图强制接管VIVO在印度的一半股权,结局是以涉嫌“洗钱”为由,扣押了包括一名中国人在内的三名VIVO印度公司高管。
印度政府也向OPPO提出了高管需为印度国籍的要求,这是针对外资企业高管的国籍限制。
不过印度任性的法律也不是只针对中国企业,对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很多美国企业比如:亚马逊、微软、福特也在印度马失前蹄。
印度政府指控微软未能遵守印度的法律的事情最为离谱,第一次成功罚款70亿卢比后印度政府接二连三地敲竹杠,微软反驳缺乏法律依据,印度政府确实没查到相关法律,只好连夜补齐相关法律漏洞,以坐实微软的商业违规性。
一个在普法,一个在施法;
一个靠法律,一个靠法力。
这操作给微软都干懵了。
印度在国际上都能这么任性,观众就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印度的警察处理日常案件时候该有多么的草率。
所以很多电影里的桥段那些观众以为的段子,可能根本就是导演要揭示的腐败现象。
任何地方、任何人都会有问题,面对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人结合起来去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
在影片中隐喻的物件也是多处提及,比如反复提及的叫做拉西米的垃圾桶、被炸毁的母女家里的宗教画像、脚印一圈镶嵌红宝石的项链、多次出现的眼睛蛇、以及电影开头被摔碎的母女陶瓷雕塑……
最后,印度电影中歌舞元素已经免疫不值一提,电影中多次出现马哈拉贾父女席地而坐徒手抓饭的场景,和暴徒在受害者家中松弛地抓饭的场景,这些细节也暗示两个男主是低种姓的身份。
确实很还原印度平民的生活,印度人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习惯于右手抓饭,左手如厕,这很难评,我不是鄙视印度人饮食习惯,而是平等的抗拒每一种不卫生的用餐行为!
当然瑕不掩瑜,《因果报应》典型的印度风格优质悬疑片,在国内市场也很有借鉴意义,创意十足。
来源:莲乡情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