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个名字或许不太熟悉,但说起他导演的作品,动作片迷肯定不会陌生。
伊利亚·奈舒勒。
这个名字或许不太熟悉,但说起他导演的作品,动作片迷肯定不会陌生。
2015年,长片首作《硬核亨利》,以全程“第一人称视角”的创新拍摄手法惊艳影坛,也让影片中的血腥与暴力呈现出纪录片式的粗粝真实。
(《硬核亨利》)
2021年的《小人物》再次异军突起。
该片延续了高强度动作风格,其中公交车打斗等场景更是成为经典。
1600万美元成本,斩获5750万美元票房,豆瓣7.8分,不少观众称赞其“动作质感超越《疾速追杀》”。
(《小人物》)
《小人物2》将于8月份在北美上映,“中年杀神”鲍勃·奥登科克回归主演。但令人遗憾的是,奈舒勒没有执导这部续集。
不过,他导演的全新动作喜剧片已在7月初上线。
这一次,没有继续塑造“小人物”,故事的主角变成了两位绝对的“大人物”——
《国家元首》
Heads of State
主演之一,“赵喜娜”约翰·塞纳。
银幕硬汉与喜剧谐星的融合体。
他在本片中饰演“美 国 总 统”威廉。
不好意思,放错图片了。
应该是这样的↓
另一位男主,伊德瑞斯·艾尔巴,出演过英剧《路德》、美剧《火线》等犯罪类剧集,还为《疯狂动物城》中的“牛局长”配过音。
他在本片中饰演“英 国 首 相”萨姆。
本山大叔曾在小品中说:“美英合伙欺负人……”
从现实角度来讲,英 美两国长期以来始终保持着深度捆绑的盟友关系。
但在本片中,两位国家元首一见面,就有点剑拔弩张的态势。
在记者会上,萨姆正拿自己在军队服役的履历夸夸其谈。
威廉马上在旁边“拆台”:“你又没上过战场。”
一个总 统,一个首 相,见面就“互掐”,谁都瞧不上谁。
但,意外事件的降临,迫使他们不得不“并肩作战”。
01
陷阱
西班牙街头,热闹的人群中,MI6和C I A正在展开联合行动——抓捕 军 火 商、极 端 分 子格拉多夫。
情报显示,这是他两年来的首次现身,机不可失。
没想到,现场竟然出现了好几名格拉多夫的“替身”。
正准备确认真实身份时,敌方杀 手已经开始行动。
这根本就是陷阱,是针对探员们的精心谋划的绞杀。
行动队长诺埃尔(佩丽冉卡·曹帕拉 饰)凭借出色的身手,奋力反击。
可惜,仍是功败垂成。
参与行动的探员悉数殒命。
诺埃尔被击倒,随后下落不明。
更糟糕的是,敌方黑进了西方国家创建的“梯队系统”。
这是一套秘密监视系统,能够监控“网络”“邮件”“电话”等任何想要获取的隐私内容。
有了它,就相当于拥有了“上帝之眼”。
另外一边,动作片演员出身、刚刚竞选成功的美 国 总 统 威廉到访英国。
说实话,这趟行程他是很不情愿的。
威廉一直认为现任英 国 首 相 萨姆曾支持过自己的竞选对手,他还是挺记仇的。
萨姆这边呢,他对威廉也没啥好印象。
一个演员都能当总 统,美 国 政 坛 真是没救了。
尽管两人看不对眼,但该做的事情还得做,毕竟是国家的领导者,责任在身。
很快,在双方共同出席的记者会上,媒体抛出了敏感又刁钻的问题——关于之前那起失败的任务。
威廉的回答很符合他的人设,夸张的语气,信誓旦旦的态度。
摆出的那副笃定中带着强烈威慑力的模样,简直就是妥妥的“表演型”人格。
与威廉这个“愣头青”不同,萨姆就稳重、老练得多了。
当然,他嘴里说出的“漂亮话”也只是在搪塞回避。
四两拨千斤地避开核心议题,圆滑、狡黠本色尽显。
记者追问,你们想对那些行动中的遇害者家属说点什么。
威廉又拿出“过来人”的口吻,说着“感同身受”之类不疼不痒的话。
结果,被记者无情拆穿,他根本就没服过役,所谓的“在军队里”只不过是为了适应影片角色而去体验生活。
萨姆在一旁都要憋不住乐出声了。
威廉气不打一处来,他在萨姆发言的时候送上了揶揄。
两个堂堂的国家元首居然在台上像小学生一样互呛,场面那叫一个滑稽。
最终,记者来了个“双杀”——
“你们只是政 客,还真把自己当英雄了?”
该说不说,确实怼得漂亮。
02
危机
争吵延续到了会后,威廉和萨姆还在喋喋不休地打嘴仗。
这可把两人的助手给急坏了。
记者会上那荒唐的一幕早被媒体捕捉到,开始大肆报道了。两位国家元首不合,这是多么惊天的新闻啊。
为了尽快消除负面影响,重塑两国联盟的形象,助手决定安排一场“秀”——让他们一同乘坐“空军一号”前往即将召开的峰会。
这个安排效果显著,舆论渐趋好转。
可谁都不会料到,接下来的将是一趟亡命之旅。
格拉多夫的手下混进了专机。
轻松解决几名安保后,他解除了飞机的“隐身模式”,其位置瞬时暴露在雷达上。
紧接着,袭击到来。
飞弹朝着专机狠命招呼,引擎起火。
机舱内还有个身手了得的杀 手,真可谓“内忧外患”。
机身被炸出个大洞,所有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关键时刻,威廉和萨姆跳伞逃生,侥幸活了下来。
他们现在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危机。
首先,两人需要跨越国境线去往位于波兰的安全屋。
但前提是不能搬救兵,总 统专机都能被炸,显然是有内奸。况且格拉多夫一方还黑进了“梯队系统”,现在通过电话等方式告知位置,无疑是自寻死路。
其次,飞机坠毁,外界普遍认为他们已身亡,两国政 府正忙着进行权力交接。
国家元首,此刻失去了强大的资源优势,被迫开启“自主求生”。而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惊心的阴谋。
03
荒诞
目前,《国家元首》IMDb6.5分,豆瓣6.7分,口碑一般。
故事其实还是比较老套的——“阴谋→落难→反杀”,好莱坞一贯的“个人英雄主义”套路,只是主人公的身份换成了“政要”而已。
包括影片中一些刻意的“叙诡”段落,也没太提升悬疑度,内奸是谁,还是不难猜的。
而且,影片存在“夹带私货”之嫌,末段简直就是在替漂亮国吆喝:“America First”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朋友”,需要“伙伴”。
如果排除掉这些“政 治元素”的干扰,本片的娱乐性还是较强的。
枪战、追车、爆破,样样不少。
《黑袍纠察队》“休伊”杰克·奎德客串,以及后续归来的探员诺埃尔,都奉献了不错的动作戏。
威廉和萨姆,从高高在上的“领导者”一下子变成了“普通人”,强烈的反差感贡献着不少笑料。
想偷辆车,却被发现。威廉亮明身份,没想到自己的名字无论是在“演员”还是“总 统”头衔后面,都没人care。
只得和当地的小混混互殴。
为了避开检查,躲在运输车里。
总 统惨遭“羊奶”怼脸。
总体来说,本片可以打3星到3星半,算是合格的爆米花爽片,不带脑子地看一看,挺不错。
但是,按照导演奈舒勒以往作品的标准看,还是会略感失望。
烂番茄媒体评论很中肯——“极其愚蠢,却非常值得一看”。
此外,片中两位主角的某些“分歧”很耐人寻味。
比如,威廉认为自己工作的一部分就是要给民众“带去希望”——说白了,就是“画大饼”。
萨姆认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只会带来失望。
“饼”画得再大再好,不如做点实在的事。
或许,当权力光环褪去,这些“灌输希望”或标榜“务实”的掌权者,与挣扎求生的普通人能有什么区别呢?
电影中那些“动作”“笑料”“假面表演”终会落幕。
电影之外呢,由“大人物”主演的“荒诞剧”会散场吗?
图源于网络
软饼干 / 作者
来源:分派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