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我被这些电影击中了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7-14 23:24 2

摘要:《F1:狂飙飞车》是一部纯粹的好莱坞工业杰作,顶级视听与沉浸式体验将F1赛场的极限竞速与生死毫厘转化为令人目眩神迷的感官风暴。

感谢电影,让人类的生命得以延长,也让我们在故事和光影中逐渐认清自己,并坚定未来的道路。

《F1:狂飙飞车》

地区:美国

上映日期:2025年6月27日

《F1:狂飙飞车》是一部纯粹的好莱坞工业杰作,顶级视听与沉浸式体验将F1赛场的极限竞速与生死毫厘转化为令人目眩神迷的感官风暴。

然而,在炸裂的视听奇观之下,这部电影还展现出了远超单纯竞速类型片的深度与广度。

它成功揭开了F1运动神秘而高冷的表象,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为外行观众打开了一扇全景之窗。

影片的镜头没有沉溺于车手个体的光环,而是精密如瑞士钟表般扫描了整个F1生态:

从驾驶舱里冷静与热血并存的车手,到赛道旁运筹帷幄的教练,再到幕后那些在数据海洋里雕琢速度的技术团队、工程师,在零点几秒内完成生死时速换胎的机械师,游走于公众与危机之间的公关专员,直至掌控全局的车队老板与深谙资本之道的投资人。

这绝非“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神话,而是一场需要环环相扣、精密协作的团队战役。

影片的智慧在于其平衡之道。它没有沦为纯粹肾上腺素的奴隶,血脉偾张的竞速场面固然令人屏息,但更宝贵的是它对“竞争”与“合作”这对永恒命题的微妙呈现。

两位主角从初见时的针锋相对到最后的惺惺相惜,车队内部为共同目标形成的牢固纽带与外部的残酷角逐,使得电影在提供极致娱乐体验的同时,完成了对运动核心本质的有益科普。

当然,布拉德·皮特饰演的传奇车手桑尼·海耶斯,以其不羁的魅力与特立独行的姿态,成为吸引无数观众(包括非赛车迷)涌入影院的关键磁石。

当影片结束,荧幕亮起,我不禁慨叹:有的人60多岁是“大爷”,而有的人是“Daddy”。

《攻壳机动队》

地区:日本

上映日期:2025年5月10日

当2025年的人类陷入AI伦理的集体焦虑时,回望1995年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恍觉这封写给2029年的预言书早已刺破未来。

九龙城寨般层叠的未来城市新港,全息艺伎的幽光与潮湿巷道里的义体维修铺构成诡异共生——这不仅是视觉革命,更是对技术文明的终极逼问:当肉身可无限替换,记忆能被随意篡改,“我”究竟栖居何处?

女主角草薙素子从摩天楼纵身跃下的经典镜头,堪称赛博时代的武侠宣言。

她钛合金骨骼折射的冷光下,藏着港式武侠的孤绝与日式物哀哲思。

当她撕开仿生皮肤潜入战车,或是静坐深海聆听数据潮涌时,那种对存在本质的探寻,比任何哲学思辨更直抵人心。

影片刻意保留的港风景象,恰似在赛博躯壳里封存的人类文明标本。

《攻壳机动队》的先锋引领与革命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黑客帝国》中“母体”概念与绿色数据流,几乎复刻了素子的意识漫游场景;

《银翼杀手2049》中全息偶像与雨巷孤灯的美学谱系,在此找到源头;

《盗梦空间》中小李子利用盗梦技术侵入人脑,正是电影中黑客“傀儡师”利用代码改变现实的变型……

上映三十周年重看此作,恰似聆听一则跨越世纪的警世恒言:我们狂热追逐的脑机接口、AI人格、记忆云端化,是否正在将自己改造成“攻壳中的幽灵”?

影片以冷冽的赛博朋克外衣,包裹着对人性余温的倔强守护,在素子破碎的义体与未泯的灵魂之间,那一道无法被数字化的微光,才是人类最后的圣所。

《完美的日子》

地区:日本

上映日期:2025年5月1日

错过了2024年的上影节和年末的院线公映,2025年5月终于在江南分馆与《完美的日子》相见。

它像一道清澈又深沉的泉眼,瞬间击穿我心灵的岩层,那份平静而坚韧的力量,将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成为生活这条大河中的闪光。

电影呈现出一种极简的丰盈。

主角平山的生活是每天精确的重复:晨起、工作、午餐、洗澡、读书、睡觉。然而,正是在这看似单调的循环里,蕴藏着动人的力量。

清扫厕所时专注到充满仪式感,聆听摇滚磁带时惬意而自洽,一块简单的三明治,一株公园角落的植物,一本随手淘来的小书,都能成为他精神愉悦的源泉。

片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平山午休时去公园午餐,遇到了同样在午休的年轻白领。

女孩儿眼神空洞,浑身散发出打工人被压力焦虑吞噬的颓丧摸样;而一旁的平山则津津有味的吃着午饭,在阳光洒落树叶的闪光里找到了存在的诗意与专注的喜悦。

一老一少、一悲一喜,两人在存在困境的两端各自沉浮,于同一片阳光下折射出截然不同的生存维度。

当然,《完美的日子》之所以完美,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役所广司出神入化的演绎。

我很好奇,究竟是经历了怎样的风浪,才能在如此平淡的剧本中展现出沉默的精准度,才能在接近古稀之年依然有一双少年般清澈的眼眸。

他每一次望向天空,每次嘴角浮起微笑,都让我觉得,生活真好,活着真好。

《还有明天》

地区:意大利

上映日期:2025年3月8日

1946年意大利战后的断壁残垣间,《还有明天》没有选择浪漫的私奔传奇,而是将镜头对准了一场更惊心动魄的“私奔”——女性集体奔逃出沉默与被定义的牢笼,用选票争夺定义明天的权利。

影片以冷峻的笔触切入意大利女性首次获得投票权的历史性时刻,却将宏大叙事深埋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喘息与创伤中。

迪莉娅母女是银幕上典型的抗争样本。导演摒弃了热血孤勇的个体神话,让两代女性的觉醒在厨房的油污与丈夫的拳头下缓慢滋生。

当丈夫的巴掌撕裂迪莉娅的嘴角,当未婚夫对玛塞拉推搡叫嚣,银幕外的我们与母女俩一同在颤抖中握紧了拳头——厨房的方寸之地,瞬间成了父权暴力的角斗场,而母女的相互安慰则成为最动人的抵抗宣言。

或许,未来迪莉娅依然会过着隔三差五鼻青脸肿的生活,但是我相信,她不会停止斗争,因为有姐妹、有女儿、有坚定的内心。女性投向票箱的不仅是选择,更是被剥夺的话语权、被践踏的尊严、以及属于所有“她们”的明天。

《哪吒2》

地区:中国

上映日期:2025年1月29日

在春节档一骑绝尘之后,《哪吒2》又缔造了国产动画、甚至国产电影的票房神话,最终以154亿人民币的票房位居中国影史票房榜冠军、全球影视票房榜第5位。

这部现象级续作在主题核心层面实现了显著飞跃。

隐喻深度更上一层楼,对偏见、强权、环境责任及个体抗争的探讨更显复杂锐利,赋予了古老神话以强烈的当代叩问。

视效场面全面升级,无论是翻江倒海的惊世水劫、瑰丽奇幻的深海龙宫,还是哪吒驭使风火的神魔之战,其想象力的磅礴与技术的精良都代表了当下国产动画工业的顶尖水准。

虽然电影亦暴露出喜剧桥段与主线氛围稍显割裂、动作场面过度密集等不足,但不管怎样,《哪吒2》代表了国产电影在传统文化赛道上发光发热的努力和真诚,在一开年就为死气沉沉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抹活力,点燃了观众对“中国神话宇宙”的无限期待。

而希望,总归是值得赞颂的。

来源:局外人看电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