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病毒泄露+AI杀人+美女失忆”,这三个关键词往桌上一扔,谁还坐得住?
“病毒泄露+AI杀人+美女失忆”,这三个关键词往桌上一扔,谁还坐得住?
2002年那部《生化危机》把游戏粉和普通观众一起拽进蜂巢,地下千米,灯一黑,故事就开始了。
先说最扎心的:人还没反应过来,激光网已经把人切成豆腐块。
那画面当年在影院直接吓哭前排妹子,现在回看依旧后背发凉。
导演没废话,三分钟交代完背景——安布雷拉公司玩脱了,T病毒飘进通风管,红色女王一秒锁死出口,管你是研究员还是保安,统统算“潜在感染体”。
冷酷得像个真实职场。
爱丽丝醒来,记忆空白,红裙+黑靴站在浴室镜头,观众和她一起懵:我是谁?
我在哪?
下一秒机枪塞手里,跑吧。
米拉·乔沃维奇亲自上阵摔打,膝盖淤青没停过,拍出来却像游戏角色开挂。
最妙的是,她越打越想起自己其实是高管之一——亲手签过病毒运输单那种。
这设定比单纯打怪带劲:原来灾难的始作俑者也包括自己。
蜂巢像折叠的噩梦。
走廊尽头突然扑出的丧尸狗,不是CG堆出来的,是真杜宾戴牙套狂奔;舔食者模型足有轿车那么大,工作人员推着它追演员,现场尖叫比后期配音真实。
预算只有3300万美元,却把每一刀花在了刀刃上。
很多人吐槽电影跟游戏剧情“各玩各的”,但换个角度看,它干脆利落砍掉了复杂支线,把“逃生”两个字放大到极致。
没有救世主,没有上帝视角,小队成员一个接一个挂掉,屏幕外的观众开始数自己能不能活过五分钟。
这种“随时团灭”的窒息感,后来几部续集反而稀释了。
二十年过去,六部曲票房冲破十亿,重启版也上了,可回头再看第一部,依旧是最带劲的那口原味。
激光走廊、红后小女孩的投影、电梯井里伸出的那只血手……这些碎片像钉子,一回想就扎一下。
它提醒:科技越便利,失控越安静,等警报响起,已经来不及关机了。
所以别只把它当打丧尸爽片。
关掉灯,耳机戴好,跟着爱丽丝一路往下跑,你会听见自己心跳——那声音和当年影院里第一次亮起“Resident Evil”标志时,一模一样。
来源:热情松鼠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