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木乃伊》系列就是这一时期较为成功的IP,虽然翻拍自1932年版的《木乃伊》,但还是能看出参考了不少《夺宝奇兵》的创意。
世纪之交的好莱坞还是拿得出手的。
《木乃伊》系列就是这一时期较为成功的IP,虽然翻拍自1932年版的《木乃伊》,但还是能看出参考了不少《夺宝奇兵》的创意。
剧本结构和叙事方式都像没有印第安纳·琼斯的《夺宝奇兵》。
主角团玩玩闹闹的冒险夺宝,再加入古埃及的神秘传说,以及法老与祭司的诅咒,宛如地摊文学上世界未解之谜的再现。
但过程现在来看并不新鲜,有些特效还比较粗糙,故事框架如同滑稽戏,每个人都负责一段搞笑,并且适时智商下线。
不过后半段进入墓室后好似云南虫谷的惊险奇怪的情节还是挺过瘾的。
人设借鉴了《战国英豪》。
在片中安排了没头脑和不高兴作为周伯通式情节扭转器。
每当剧情需要转折时就安排他们出场,反正他们脑子不灵光,做出什么事都在情理之中。
如胖子典狱长释放了食甲虫,瘦子逃兵帮大祭司复活,不靠谱的哥哥各种添乱制造困难。
他们不仅为影片添加了笑料,也让剧情发展变得流畅,那些需要考虑逻辑的地方便可抬高一寸。
就商业区来说,《木乃伊》做的很成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木乃伊的自带流量把自己做成了IP。
《木乃伊归来》整体不如第一部。
前半段冗长拖沓,篇幅不够简洁,有些不必要的废戏,如那些不搞笑又尴尬的插科打诨。
后半段略好一点,绿洲遭遇幻视林正英僵尸片,小而美,人类与阿努比斯军团的对决也拍的荡气回肠。
只是又犯了不懂减法的老毛病,可以拍宿命。
但不用连着一一角斗,动作设计不经常,看着也不过瘾,期待了一整场的大祭司和魔蝎帝王的天王山之战的重头戏也没有上演。
铺垫了那么久魔蝎帝王有多么毁天灭地,结果不堪一击,特效也不堪入目,大祭司就是活脱脱的古埃及版胖猫,跨越了三千年的复活之恋,大难临头竟然各自飞,人设崩的一塌糊涂。
演员的状态也不似前作那般灵动,疲态尽显。
大家好像都着急下班就贡献行货敷衍了事,故事更是东拼西凑,一会讲男女主,一会讲大祭司,一会说博物馆馆长,杂乱无章。
没有一条有始有终的主线将其串联起来,不连贯,剧情分配主次不分明,信马由缰,有什么元素就往里塞什么元素,就连埃及金字塔都拍的像玛雅金字塔。
唯一的亮点就是开头出场不到10分钟的道恩·强森。
来势汹汹的冲击力令人记忆深刻,所以环球为他单独成篇,《蝎子王》登堂入室。
可惜拍的太烂了,没眼看,可见环球只想圈钱,没想好好打磨,商人一旦太过重利,IP也就到头了。
与前两部相比,《木乃伊3》的故事大同小异。
仅仅是换了国家,其余部分就是复制粘贴,连第二部女主死而复活的烂情节也搬到了第三部,变为了性转版。
剧本十分老派,经典的白男配黄女,非要展开一段莫名其妙的恋情,甚至跟主线无关紧要也得强行安排。
杨紫琼、梁洛施就是之前的法老护卫队,黄*生是博物馆馆长这类角色,李连杰是大祭司、蝎子王,换汤不换药。
虽说是商业爆米花,不该太严谨,但《木3》的历史错误太低级了。
主角竟然在宁夏发现了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墓,还将龙帝送到了上海博物馆。
龙帝复活,所有人又都跟着去了西藏昆仑山阻止秦始皇复活军团,最后再去香格里拉,东一榔头西一棒槌。
可知他们想赚中国市场的钱但又不屑于认真了解,只是简单的拼凑一些熟知元素代表中国文化,而且加了那么多华人面孔却凑不出一句正经普通话。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成了丑陋的三头蜥蜴和类猩猩怪物,小丑一般,中国龙不比这玩意儿帅多了。
秦始皇被灭,农民起义军振臂高呼“皇帝死了”,随风飘散。
看起来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实则是俩外国人杀了皇帝,他们的存在不重要。
起义军也不是揭竿而起,为民请命,而是与始皇帝的皇后偷情被车裂的郭明,为爱造反,类比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纯粹是偷换概念。
至于把秦始皇塑造成暴君,这点倒不必上纲上线。
无论是史书上还是民间,他的形象一直如此,只是近些年口碑好转了,但需要注意的是好莱坞的文化霸权。
如男主抢了中国司机的车,嘴里说着抱歉,撒钱赔偿时却像施舍一样居高临下。
将西方文化凌驾于东方文化之上,木乃伊三部曲一直都透着昂撒人高贵,其他人低等的意识形态。
有些人可能觉得太计较,别忘了,文化的阵地,你不占领敌人就会占领。
美国不就利用好莱坞电影潜移默化间抹去了苏联对二战的贡献,把所有功劳都给了自己。
关键还有很多人相信历史确实如此,所以别小看了潜移默化,有些东西慢慢就被篡改了。
来源:闲人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