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想是一种抽象的的东西,它之所以抽象,主演原因在于理想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更改。理想就是理想,它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特立独行的个体。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不会消磨理想的本质,而恰恰相反,理想总是会带给人们一种超脱的感觉。因为有了它,其
理想是一种抽象的的东西,它之所以抽象,主演原因在于理想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亡,也不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更改。理想就是理想,它是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是特立独行的个体。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不会消磨理想的本质,而恰恰相反,理想总是会带给人们一种超脱的感觉。因为有了它,其他的一切就都不会被惧怕。
今天推荐一部跟理想有关的电影《禁忌》,确切来说本片所阐述的理念不过是理想的一部分——爱情。男孩有一个毛利族小岛,岛上的毛利族部落们选出来了一个女孩作为神明来崇拜,被选出来的女孩终生都不能嫁人,也不能拥有爱情。女孩不愿意这样,于是就跟着自己的未婚夫逃离了小岛。然而遗憾的是毛利族的巫师找到了女孩。未婚夫想要夺回自己的爱人,在海上航行过程中却最终因为力竭而身亡。
《禁忌》本身讲述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是简单的故事阐述的理念却很高尚。我们经常在谈论理想,谈论爱情的时候,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将其附着在一个特定的群体身上,但是我们某种程度上却忽视了理想或者是爱情本质上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情感理念,这种情感理念并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也不会选择特殊的人群而实现。
本片中的理想幻化为爱情,两个追求爱情的青年男女为了逃离旧的封建制度,他们来到新的被认为是文明人聚集的现代社会去生活。青年男女们认为自己所在的部落是落后的,因此无法成在自己的生活,而现代社会是先进的,所以可以让自己有一个容身之所。
然而青年却有点异想天开。现代社会不过是在物质文明上有了进步,然而在精神层次上,依旧是围绕着权力与利益周旋着。青年人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珍珠去贿赂巡查官来谋求一时的安宁。
本片通过青年人在毛利部落与现代社会的两种遭遇,充分为观众们展示了爱情这个坚定的理想不论是生活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会被人所容忍,尤其是像青年人这样的真爱,更不能被暴露在阳光之下。而影片的悲剧结局也预示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从来都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的存在并不会因为个人的意志而有转移。尽管观众们非常期待故事的最后能有反转,然而最终的结局却也是一种惊艳。原来我们所歌颂的伟大爱情本身并不足以战胜一切。
爱情尚且如此,更何况理想这个抽象的概念。因为抽象所以并不具备普适性,因为抽象也因此不会像所有的故事的美好结局一样抚慰人心。更多的时候,我们即便是在影视剧作品中看到一种美好的期待,但也会让现实教会自己如何做人。
当然,这并不是说理想就一定是不好的,是无法存在的,是不能实现的。正因为实现的是少数而不是多数,所以理想才会让人期待,每一个人都愿意相信自己是少部分人,理想也就因此而显得珍贵起来。在往上说,理想是人类存在的一种理念,而人类的很多理念都是普遍客观存在的,他们也都像是理想那样可望而不可即,实现只在少数而不随波逐流。
那么问题又来了,长此以往,我们所被掌控着舆论霸权体系的西方灌输着的那些概念真的就对吗?既然理想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也不会随着物质文明的发达而变得容易实现,也不会因为物质文明的贫瘠而变得踪迹全无,那么那些跟物质文明绑定了的美好的理念,究竟应该让人们崇尚理念本身呢?还是去崇尚理念背后的物质基础?
想来,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人类所有的美好品质是关乎全人类的,而那些后来被包装成为普世价值观的美好品质却一次次的跟政治制度,思想体系等等强行挂钩,这种挂钩本身就是非常可笑的。皇宫中的国王可以有爱情,有理想,贫民窟的乞丐难道就没有了吗?当然有,只不过现有的舆论霸权体系当中,不允许贫民窟的乞丐有理想有爱情,而将这种人类的普遍情感被权贵阶层所垄断。
我们可以看看,歌颂美好的爱情,歌颂坚贞的理想的故事里,有多少是普通人,又有多少是权贵阶层。在现有的舆论体系下,很多普遍的东西正变得奢侈,原本多样化的东西越来越单一。就这依旧是有人觉得你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你的思想体系。这本质上就是西方舆论霸权的鹰犬所推崇的阶级理念,但是他们却不敢将自己的本质暴露在阳光之前。因此,通过本片我们不难发现,原来所谓的高贵只是被包装后的华丽,普世价值观一直存在于所有人的心田,而不是某一个特定群体之间。
……
你好,再见
来源:抽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