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钢铁侠》上映,托尼·斯塔克那句嚣张台词至今还让人印象深刻:“最好的武器,只需要用一次。”
如果托尼当年在山洞里没被伊森点醒,他会不会直接走上毁灭博士的路?
2008年《钢铁侠》上映,托尼·斯塔克那句嚣张台词至今还让人印象深刻:
“最好的武器,只需要用一次。”
可你有没有想过——
如果那年托尼在山洞里,没被伊森救赎,而是彻底黑化?
他很可能不会成为钢铁侠,而是直接变成——毁灭博士!
现在,这个当年埋下的伏笔,可能要在16年后被官方兑现。
因为,小罗伯特·唐尼要在《复仇者联盟:毁灭日》里以毁灭博士身份回归!
而杜姆的起源,和托尼的故事,竟然惊人地相似……
1. 一句台词,预言了两条人生
托尼在《钢铁侠1》开头信誓旦旦地说:
“我就喜欢那种用一次就能结束战斗的武器!”
结果,经历伊森的牺牲后,他反而走向了完全不同的路:
关闭武器部门,转身守护世界。
但试想,如果没有伊森?
如果他真的造出一件可怕的武器,带着怨气回到城市继续研发?
那他会不会,直接变成——毁灭博士?
2. 多元宇宙里,黑化托尼完全合理
漫威这几年疯狂地玩多元宇宙:
《奇异博士2》有黑化奇异,
《惊奇队长2》有平行版惊奇队长……
那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托尼型毁灭博士”?
漫画里的杜姆,本就是科技+魔法双修的天才。
和托尼一样自负偏执,
一样经历过创伤绑架,
一样靠自制装备崛起,
只不过,他最后选择的是极端黑化。
如果小唐尼演的毁灭博士,经历了类似钢铁侠的开局——
被困山洞、被迫造武器、同伴死亡,最后彻底崩溃……
观众一眼就能懂:
“这是那个没被救赎的托尼。”
3. 为什么强调“杜姆不是托尼”?
因为他真的不需要是!
唐尼早就说过:“我演的是维克多·冯·杜姆,不是托尼·斯塔克。”
但这不代表没有联系。
很可能,这个宇宙的杜姆,经历了和托尼几乎一样的遭遇。
不同的是,托尼选择守护,杜姆选择统治。
这样一来,既能致敬钢铁侠的起源,
又避免强行复活托尼(毕竟《终局之战》的牺牲已经封神),
同时还能让新观众快速带入:
“哦,这就是黑化版钢铁侠。”
这波操作,漫威简直一箭三雕。
4. 为什么这操作可能封神?
因为“镜像对比”永远是最炸裂的戏剧冲突!
想象一下:
在《复仇者联盟:毁灭日》里,毁灭博士穿着类似钢铁侠的战甲,
说着那句老台词:
“最好的武器,只需要用一次。”
但这一次,他是真的要用它毁灭世界。
观众立刻就会联想到2008年的托尼。
同样的起点,完全不同的结局:
一个成为了守护世界的英雄,
一个成为了威胁世界的恶魔。
这种对照,比什么“邪恶托尼”更震撼!
【结尾悬念】
问题来了:
那个宇宙的杜姆,身边有没有一个“伊森”试图拉他一把?
——还是说,这一次,伊森彻底失败了?
16年伏笔即将揭晓,漫威,希望这次可别让我们失望!
来源:吉棠说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