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原本还有着超10亿的票房预期,可是后来降至8亿,再然后就是如今的5亿。在高排片阶段未能抓住观众,导致后续排片持续下滑,自然单日票房也是不断下降,电影《东极岛》无疑成为了这个暑期档亏损最为严重的影片。
电影《东极岛》的票房溃败已然成了事实!
原本还有着超10亿的票房预期,可是后来降至8亿,再然后就是如今的5亿。在高排片阶段未能抓住观众,导致后续排片持续下滑,自然单日票房也是不断下降,电影《东极岛》无疑成为了这个暑期档亏损最为严重的影片。
电影《东极岛》问题种种,但显然主创始终都并不承认,甚至还公开教育起观众,给观众普及起纪录片和剧情片的区别来。
如此态度,又怎么可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电影《东极岛》最大的问题就是改编争议,与真实历史事件有着较大出入,除去前面的整个剧情,在结尾依然是如此。
结尾有着两件事最为突出。
一是日军原本准备好的枪炮射击,最终因为截获美军情报而终止。
二是获救登岛的英俘全体向渔民敬礼感谢,而渔民们也是抱拳回礼。
乍眼一看,没有任何问题,完全符合整部影片的叙事逻辑。
但却不能对比真实历史事件。
对于日军的停止射击,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中,与美军没有多大关系,而是因为看到了中国渔民的营救,让他们明白了原计划已经无法实现,所以才停止了射击。而原计划就是要消灭英俘。
可是到了电影中,却被改编成了受到美军的影响。
这样的改编自然突出了美军,但却弱化了中国渔民的贡献。
这里为何要突出美军?
因为影片有一个重要设定,就是同盟。
既然是同盟的设定,那么必然都要权衡考虑到每一方。
诸如英俘,虽然是被营救的一方,但最初的那个英俘还是给渔民阿荡普及了不少知识,这也是强化突出。而到了最后又突出美军,又是同盟设定体现。
另外,在战争后期,美军确实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影片也是再次特意强调了一下美军的情报,强化了美军对日军的影响,强化了美军对这一事件的影响。
但这样就大大削弱了中国渔民的作用。
对于第二点,获救登岛的英俘全体向渔民敬礼感谢,而渔民们也是抱拳回礼。
而在真实历史事件中,获救的英俘登岛后,东极岛渔民更是给他们食物和衣服,这样的情节却在影片中并未呈现。
尽管真实历史事件中,此后日军又登岛搜人,但还是有三名英俘被渔民藏起躲过一劫,最终也是被渔民护送出去。即使影片不展现这一情节,但为何不放在渔民对获救英俘的帮助上,而是停在了互相行礼上。
首先这依然是突出同盟的设定,实现所谓的团圆圆满式结局。
但同时这也是再次提升了英俘的形象。
看似没有问题,但也是弱化了渔民的淳朴善良。
毕竟真实历史事件中,渔民在条件艰苦之下,依然拿出食物和衣服,救济素不相识的外国人,这不是更加证明了渔民的淳朴善良了吗?!
可是影片偏偏未曾这样结局,反而让双方互相行礼,实现了理想上的大团结大圆满。
看似圆满但又出现了新问题。
真实历史事件中结局并不圆满,毕竟最终只有三名英俘被救,其他英俘还是被日军带走。
即使按照影片中的设定也是有着一定问题。
因为日军只是停止了射击,并未完全撤退,那么日军是否会继续执行之前的屠村计划呢?
影片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虽然就只有两种可能,但不管哪种可能也都是严重背离历史的。
如果按照截获美军情报停止射击的设定,那么日军屠村计划也将会停止。
停止屠村,那么此前杀害的渔民又如何回应,而渔民因为美军情报就停止屠村,这不就是在弱化日军的残暴吗。而实际上这不还是在突显美军吗。
如果日军继续执行屠村计划,那么最终遭殃的又是无辜渔民,虽然能够表现日军的惨无人道,但却是以牺牲无辜渔民为代价的,不仅与历史背离,也是与之前互相行礼的圆满结局背离的。当然也同时淡化了美军影响。
而实际上还有第三种可能,就是日军不屠村只上岛抓人,那么按照影片设定,渔民又必然是反抗的,结果也同样惨烈。
所以这样的结局既背离历史,又有着逻辑问题。
强化同盟,突出美军、英俘,团结圆满结局,当然还有另一原因,那就是为了该片能够争取更多的海外市场。
这部电影自8月14日之后将陆续在海外其他国家上映,而美国、英国将在8月22日上映。那样的设定,自然能够赢得好感,为该片在海外打开一定市场。
电影《东极岛》虽然取材自真实历史事件,但显然并未遵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做了大幅度改编,而主创一直强调的是告诉世界真相,突出中国渔民的善良、野性与血性。
可实际上呢,救人的真相被掩盖了许多,相反更是藏了许多小私心。
诸如同盟的团结,英俘的礼仪,美军的作用。这样的改编实现了中美英三国的和谐。而加入的抗日,又突出日军的残暴。
但显然这一切又并不彻底,日军因为美军情报,避免事态扩大产生国际影响,停止了射击,屠杀海上的渔民和英俘,按照这样的设定,屠村行动也可能终止,那么就无法再更为有力表现日军的残暴罪行了。
这部影片不能深究细节,毕竟整个逻辑难以自洽,更不要说与历史的背离。
电影《东极岛》的失利,无疑再次给从业者好好上了一课,尤其对于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影片,做好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平衡无疑至关重要,而对历史的敬畏尊重更是重中之重。要有端正的历史观,要重视历史真实的细节,要避免历史虚无主义!
来源:新电和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