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粉丝总爱从细节里挖秘密,波特迷更是如此。他们捧着原著、电影和罗琳的访谈反复琢磨,冒出不少理论。多数荒诞不经,但有几个却合情合理——不违设定,不毁角色,还能让人物更鲜活。
粉丝总爱从细节里挖秘密,波特迷更是如此。他们捧着原著、电影和罗琳的访谈反复琢磨,冒出不少理论。多数荒诞不经,但有几个却合情合理——不违设定,不毁角色,还能让人物更鲜活。
当然,这些都只是粉丝的猜想。
《哈利·波特》的故事围绕着西比尔·特里劳妮教授很久以前做出的预言展开。
然而,尽管这个预言很重要,但别忘了,在这个世界上,拥有预知未来能力的人并非只有西比尔一个。
回想一下《魔法石》中哈利去禁林那次。
当伏地魔试图享用独角兽的新鲜血液时,是马人费伦泽保护了哈利——就是四年后接替特里劳妮担任占卜课老师的那位。
但我们感兴趣的是另一个名叫贝恩的马人对这一行为的反应。
“你跟他说了什么?”贝恩咆哮道,“记住,费伦泽,我们发过誓,决不违抗天意。难道我们没有看出行星的运行所显示的预兆吗?”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马人能够通过星辰预见未来,但他们通常选择不干涉事物的自然进程。
当费伦泽救了哈利时,贝恩勃然大怒。
但是,马人们究竟在天空中看到了怎样的未来,以至于他们甘愿让一个十一岁的男孩死去?要知道,他们种族的习俗明确指出“杀害幼驹(儿童)是重罪”。
难道袖手旁观不会让他们背负部分罪责吗?
不难猜出,根据这个理论,早在《魔法石》时期,马人们就预见到了哈利·波特会死于伏地魔之手,地点就在禁林。
他们认为费伦泽可能会阻碍“天意”的实现。
这解释了贝恩的不满。
然而,马人的预言最终还是应验了。哈利·波特确实倒在了伏地魔手下,地点就在禁林,只不过是在六年之后。
马人们在《死亡圣器》中的行为也间接证实了这个理论。
马人群体一直保持中立直到最后,只是在他们的预言应验之后才介入霍格沃茨大战。罗琳甚至特意强调了这一点。
“贝恩!”海格突然的吼声差点让哈利睁开眼睛,“现在满意了吧,嗯?没去参加战斗,你们这群胆小鬼?满意了吧,哈利·波特死——死了……”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别走远,我们继续聊预言。
特里劳妮教授给人的印象像个江湖骗子。
她凌乱的居所、浮夸的外表、总爱预言凶事的癖好,以及常用的占卜伎俩,她的同事和学生们(极少数例外)几乎没人把她当回事。
但这其实挺不公平的,因为细究起来会发现,特里劳妮的小预言总诡异地屡屡应验。
不过这个话题我们改天再聊。现在我们只关心她在恍惚状态下做出的真实预言——目前已知的仅有两次。
通过整合关于这位预言家生平的事实,一些粉丝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
如果西比尔·特里劳妮一直在不停地预言未来呢?这里说的不是小打小闹的预测,而是真正的预言。
关于西比尔,我们已知这些信息:
首先,特里劳妮对失神状态下说的话毫无记忆,只有在阿不思·邓布利多、西弗勒斯·斯内普和哈利·波特等目击者在场时,预言才会为人所知。
其次,与其他教授不同,她偏爱深居简出,极少离开自己的塔楼,甚至连盛大的宴会也常缺席。
如此一来,城堡里的人很可能忽略了她频繁的失神状态。谁知道她独自一人时,会多少次陷入恍惚并道出预言呢?
在第六本书中,迷情剂被异常频繁地提及,不是吗?
“韦斯莱魔法把戏坊” 出售爱情药剂,弗雷德和乔治能绕过严密安保(伪装成香水或咳嗽药)把药剂送进霍格沃茨;斯拉格霍恩在课堂上提到了它们;哈利被女粉丝围追堵截;罗米达·万尼设法塞给了哈利一些糖果,后来被罗恩吃了;而据推测,梅洛普·冈特也曾使用迷情剂让汤姆·里德尔爱上她。
在《混血王子》中,迷情剂简直无处不在。
因此,许多粉丝觉得哈利在这本书中突然对金妮产生感情显得很可疑,难道这位暗恋 “天选之子” 已久的姑娘,用了爱情魔药?
“快来看看!” 弗雷德得意地喊道,“只有我们这儿有最棒的爱情药剂!”
金妮怀疑地挑了挑眉:“真的管用?”
“当然!效力持续二十四小时,具体时长取决于男生的体重……”
“还有女生的魅力程度。”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金妮的哥哥们开着卖爱情药剂的店,她的母亲年轻时也调过这东西(《阿兹卡班的囚徒》中提及)。何况金妮本身就有天赋,又常陪在 “救世之星”” 身边,要给哈利下药剂比罗米达·万尼这样的人容易多了。
在“陋居”,金妮经常在厨房帮母亲干活,所以趁人不注意在波特的饭菜里加点东西(也许是得到莫丽的同意)对她来说轻而易举。
门又开了,韦斯莱夫人探进头来:“金妮,” 她低声说,“下来帮我准备午饭。”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当然,很难相信哈利对金妮的爱是魔法干预的结果,毕竟迷情剂需要持续服用才能维持效果。
而我们知道,哈利在接下来的几乎一整年里都远离金妮,但他对她的感情并未消退。我们总不能坚持说赫敏应闺蜜的要求一直在给哈利下药吧?
这显然不合理。
部分粉丝认为,药剂或许只是起到了推动作用:金妮受够了哈利的犹豫不决,于是偷偷下药,同时故意在他面前与其他男生约会以激起嫉妒。
等到时机成熟,她甩掉最后一个约会对象,给了哈利机会,而哈利也把握住了。
计划成功后,自然无需再用魔法助推。
至少该理论是这么认为的。
小巴蒂·克劳奇,另一位魔法药剂的爱好者,很可能不仅使用了复方汤剂,还使用了“福灵剂”。
一些粉丝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个食死徒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他成功潜入霍格沃茨,并冒充阿拉斯托·穆迪长达数月之久,没有引起学校任何人的怀疑。
但这怎么可能?一个人怎么可能完全模仿一个你几乎不认识的人的所有行为举止?
难道克劳奇是个天才演员不成?
很难相信,用复方汤剂这种拙劣的把戏,就能欺骗像邓布利多这样的天才?
简直荒谬!
这时,幸运药剂的作用就浮现了。
首先必须反驳巴蒂一直服用它的说法。这种说法太不可信了。“福灵剂”是一种制作复杂、可能还很昂贵、且不能过于频繁服用的魔药。
即使克劳奇想这样做,他也未必有那么多存货,毕竟他连制作复方汤剂的原料都要从斯内普那里偷。
但“福灵剂”可能帮助小巴蒂在最危险的潜入初期阶段欺骗了邓布利多和霍格沃茨的其他人,那时任何小细节都可能暴露冒牌货的身份。
之后,福灵剂就失去了必要性。
既然所有人都信任他了,克劳奇只需要依靠自己的演技、几个月工作积累的经验,以及从真正的穆迪那里套来的信息就足够了。
我把穆迪的衣服和装备装进他的箱子,然后去了霍格沃茨。我一直让他活着,用夺魂咒控制他,逼他交代过去的经历、喜好和习惯,这样才能连邓布利多都骗过去。另外,我还需要他的头发来做复方汤剂。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理论5:好校长西弗勒斯·斯内普很难称得上是理想的校长。在他任职期间,霍格沃茨简直一团糟,甚至包括将钻心咒作为惩罚施加给学生。
但不可否认的是,斯内普确实努力保护了师生们。
首先,他限制了食死徒对霍格沃茨事务的干涉——除他之外,学校里的食死徒仅有两人。若城堡里有一整支食死徒军队,哈利和守护者们的处境会艰难得多。
其次,他保留了所有教师的职位,包括特里劳妮、费伦泽甚至海格,尽管这些前同事都憎恨他。这样一来,这些人便处于他的保护之下。
海格作为邓布利多和哈利最忠诚的朋友,之所以被抓,是因为他自作主张在霍格沃茨组织支持哈利的聚会。
那时,斯内普也帮不了他了,因为如果西弗勒斯包庇了这位猎场看守人,就可能招致对他自己忠诚于伏地魔的怀疑。
孩子们也在斯内普的保护之下。
是的,尽管惩罚严厉,但在整整一年里,没有一个学生被杀或重伤。另外请注意,卢娜是被食死徒从火车上带走的,而不是直接从学校里绑架的。
食死徒们为何不直接要求校长交出拉文克劳的学生?难道他们不敢向这位深受黑魔王信任、而且像他主人一样深爱着霍格沃茨的亲信提出这样的请求吗?
看起来确实如此。食死徒们就是不敢干涉斯内普管理的学校事务。
至于金妮、纳威和卢娜,他们试图从校长办公室偷出格兰芬多宝剑,西弗勒斯干脆把他们送去海格那里关禁闭。
很可能斯内普担心,这些任性的学生可能会激怒负责纪律、头脑简单的卡罗兄妹。
何况他很清楚,对哈利最亲近的朋友来说,和海格待在一起根本不算惩罚:
“斯内普教授罚他们到禁林里,给那个呆子海格干活。”
“海格不是呆子!”赫敏再次尖声叫道,声音更加刺耳。
“斯内普可能以为那是惩罚,”哈利轻声说,“但金妮、纳威和卢娜很可能正和海格一起嘲笑他呢。禁林,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见过比禁林糟糕得多的地方。”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有理论认为,除了保护城堡里的人,斯内普还计划暗中清除食死徒——利用伏地魔对黑魔法防御术教师职位的诅咒。
他故意把这个职位安排给了阿米库斯·卡罗,完全清楚他撑不过一年,而且很可能希望他的下场不会太好,就像奇洛或洛哈特那样。
如果伏地魔的统治能再持续久一点,斯内普本可以用这种简单的方法再除掉几个黑魔王的追随者。
当然,这也只是理论而已。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