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你辛苦通勤、加班赶项目时,有人却在说“拍电影比上班还累”,你会是什么感受?
当你辛苦通勤、加班赶项目时,有人却在说“拍电影比上班还累”,你会是什么感受?
这场源自好莱坞的“明星发言风波”,却戳中了全球打工人的情绪底线。
一、“拍电影比上班辛苦”?全网炸锅了
2014年,演员格温妮丝·帕特洛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拍电影比朝九晚五更辛苦。你们上班还能按点接孩子,而我可能随时被叫去外地拍14个小时。”
这话一出,立刻引发全网热议。
网友们的反应几乎是一致的:
“谢谢你提醒,原来我每天挤地铁、加班到凌晨,还算过得挺轻松?”
更让人无语的是,她还补充说:
“我故意不接太多主演戏,只想挑些有趣的项目。”
在普通人眼里,“不想上班就少接戏”确实是一种遥不可及的自由。
对多数打工人而言,房贷、生活、家庭责任,从来不允许有太多“挑选”。
二、朱莉回击:优雅的反问,一语中的
面对这番“高处不胜寒”的发言,
安吉丽娜·朱莉并没有正面回应,
但她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轻描淡写地说了句:
“我不是一位打两份工的单亲妈妈,我有资源、有时间,如果累了还能休息……我们这种特权阶层,其实没有资格抱怨。”
这段话既没有指名道姓,却精准点出了阶层间的对比,
她话锋一转,又补了一句:
“我们应该想想,那些真正努力生活、没有退路的人。”
从那一刻起,朱莉“接地气”的形象牢牢建立,
而格温妮丝,则一度被贴上了“脱离现实”的标签。
三、打工人情绪为何会被这场风波点燃?
这场风波的真正爆发点,不只是明星间的对话,
而是那种被对比衬托出的真实落差。
一位网友留言说得直白:
“剧组凌晨三点还在布景,大明星却在房车喝果汁,说辛苦实在有点过了。”
更有网友整理数据指出:
“好莱坞灯光师的平均时薪大约22美元,而格温妮丝拍一部电影的日薪可能超过10万美元。”
甚至还有人把她的采访截图和朱莉在难民营的公益照片拼在一起,配文写道:
“生活的难,不是咖啡温度不对,而是没有喘息的机会。”
四、姐妹花的“隔空过招”?细节藏着态度差异
表面上看,两人从未公开冲突,
但从媒体访问和公共场合表现看,她们对“特权”的态度完全不同。
格温妮丝此后多次在节目中强调:
“我很感激自己拥有的资源,但职场妈妈也确实不容易。”
而朱莉每次谈及家庭与事业,总是会先说:
“比起真正辛苦的人,我已经很幸运了。”
在一次奥斯卡后台的采访中,有记者问她怎么看“某品牌的生活方式理念”,
朱莉微笑回应:
“我目前专注于联合国难民署的工作。”
外媒纷纷解读为:“选择立场,即是态度。”
五、一场争议,揭开阶层的冰山一角
回看这场话题持续十年的风波,我们会发现,
它早已超出一场明星之间的观点交锋,反映出的是好莱坞、甚至更广范围内的“共情危机”。
普通观众越来越反感“特权阶层”对现实的想当然,
更不满那些“站在云端谈风雨”的态度。
就像有网友评论:
“不是不能享受好生活,而是你享受的时候,别用‘我也很累’来安慰我们。”
结语互动:
朱莉的回应是共情,还是高情商反击?
格温妮丝后来被网友吐槽,是不是也想起了那年风评崩盘的一天?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你怎么看这场“优雅暗战”?
来源:娱乐女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