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一段仅有十几秒的录音在微博炸开。女声尖锐的“来华只为赚钱”、“中国人都是傻X”等字眼被标记为新加坡籍演员李凯馨的声音,瞬间点燃全网怒火。不到24小时,这把火烧到了她参演的古装剧《赴山海》身上,“辱华剧”的标签被狠狠贴上。
法庭判决已下,AI换脸完成,但网络暴力的账单才刚刚送到造谣者手中。
2025年5月,一段仅有十几秒的录音在微博炸开。女声尖锐的“来华只为赚钱”、“中国人都是傻X”等字眼被标记为新加坡籍演员李凯馨的声音,瞬间点燃全网怒火。不到24小时,这把火烧到了她参演的古装剧《赴山海》身上,“辱华剧”的标签被狠狠贴上。
剧方紧急撤下所有宣传物料,官微评论区被愤怒的网友攻陷。
当时没人想到,这场风波的起点竟是一名前助理的报复。因与李凯馨的劳务纠纷,他用恶意剪辑伪造了那段引爆舆情的录音。短短两个月后,法院终审判决前助理侵权成立,要求其连续60天在微博置顶道歉并赔偿损失。
法律还了演员清白,但剧组的噩梦才刚开始。
面对汹涌的舆情,《赴山海》剧组被迫对李凯馨饰演的女二号“唐方”进行全剧AI换脸。单集成本激增80万元,全剧超支约2000万元——这些钱足够再拍半部中小成本网剧。更致命的是,原定2025年4-6月的黄金档期被迫取消,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双平台上850万的观众预约量成了讽刺的数字。
7月29日,憋屈了三个月的剧组终于亮剑。北京市世航律师事务所的一纸声明直指9名微博用户,指控他们长期散布“《赴山海》是辱华剧”等不实信息。名单中“草兔兔”、“冉马DAYTOY”等ID被公示,其中含“DAYTOY”(肖战粉丝常见标识)的账号引发粉圈操控猜测。
剧组的法律行动堪称行业罕见的重拳出击。律所已完成证据固定,要求平台披露涉案用户实名信息,并放话“个别情节或涉刑事犯罪”39。这已不仅是民事侵权索赔,更可能让造谣者面临牢狱之灾。
耐人寻味的是,即便法律还了清白,剧方仍坚持使用杨肸子替换李凯馨的戏份。7月下旬完成的技术处理让“唐方”改头换面,业内爆料此决策实为商业妥协——毕竟官媒曾删除该剧宣传物料,市场信任一旦破碎,司法胜利也难以完全修补。
有网友犀利质疑:“若演员无辜,何必换脸?若有罪,为何不追责?”剧方始终未正面回应这个逻辑死结。
这场闹剧暴露了影视行业的致命软肋。《赴山海》案正成为抵制“黑公关”的标杆,多家媒体疾呼建立反谣言机制。当一张伪造的录音能让投资数亿的项目险些崩盘,整个行业都在法律维权中寻找安全感。
最新消息显示,剧组正全力争取8月底空降暑期档。若再推迟到9月,将撞上国庆献礼剧档期,这匹被谣言绊住的“武侠黑马”可能彻底失去冲刺机会。
豆瓣页面已默默更新首播时间为“2025年9月”,观众在期待与怀疑中观望。成毅饰演的男主角能否带观众穿越武侠世界,答案即将揭晓。只是那张被AI换掉的脸,会永远提醒我们:网络暴力开出的账单,终究需要有人支付。
当键盘成为凶器,谣言化作刀刃,影视行业正在支付血的学费。法律重锤砸下,《赴山海》能否趟过这场荒诞的舆论沼泽?成毅的武侠世界能否在换脸后重生?观众等待近四个月,只盼一个答案:8月底若真空降,你会支持这部“重生”的剧吗?
来源:阳光解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