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这部,毫无遗憾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7-28 18:58 2

摘要:作为漫威新阶段的开篇之作,这部的水准多少关联着后续我们对漫威的期待,也就是至少要让观众相信,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也还值得一看。

今晚聊刚上映的超英新片:

《神奇4侠:初露锋芒》

作为漫威新阶段的开篇之作,这部的水准多少关联着后续我们对漫威的期待,也就是至少要让观众相信,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也还值得一看。

那么它做到了吗?我觉得都谈不上。

这倒不是说它有多烂,能看出漫威这次并没有完全依赖公式,有试图在主题和视效上一同做突破,并非一无是处,但执行跟不上,整体还是乏善可陈。

有时候也觉得很无奈,作为观众,我们也不想对漫威越来越冷漠,但事实是每次等来的总是失望,总在把预期一次次往下拉。

我们去聊这部,也差不多是在回答 “怎么又搞砸了?”

正文

还是先聊它有意思的部分吧,尽管很少量。

这部从主题到视效风格都基于一个概念, 复古未来主义 ,是一种将对未来社会的幻想,跟与过去的怀旧相互揉杂的理念。

视觉负责了怀旧部分,高饱和度的复古暖色调,配色活泼的建筑和服饰,包括神奇四侠时常用到的电子屏和科技设备也配合着这种美学,使用了明亮有活力的红蓝配色,复现着美国 60 年代的乐观向上氛围。

而行星吞噬者(以下简称吞星)想要消灭地球,神奇四侠与之斡旋、与人类交流的故事部分,承载了对未来的幻想。

二者共同服务于片子的议题表达, 也就是类似《流浪地球》这部片子所呈现的一种批判性,借由曾经对未来的想象方式以及乌托邦制造,反映当下存在的问题 (甚至连应对灾变的解法之一,也跟这片一样) 。

具体点说,这部主题看似很俗套,是最常见的关于family的讨论,但它其实扩大了家的概念,说的是不存在独立的个体,所有生命的存亡都应该连为一体,都是 “一家”。

苏的孩子被吞星视为自己的继承者,她不得不面对 “牺牲孩子”或是“牺牲地球”的火车困境,而她选的是所有人都必须共同面对这个困难,“我不会因为孩子牺牲地球所有人,也不会为了地球所有人牺牲孩子”。

里德想到的第一个解决方法,也是把地球传送到吞星找不到的地方,这个方式需要通过人类的配合和努力,要向大众募集足够的原材料,要同时断电以保证电能的供给,还要一起合力搭建连接桥。地球的难题里没有一个人可以独善其身。

这对家庭议题的陈旧有部分消解,而且跟当下的社会现况形成了一种乌托邦般的对立 ——融合的对面,是比起关心集体,更关心个人收益的原子化个体。

关于个体这一点,电影里也有所反映,四侠在跟吞星交流过后,对人类没有遮瞒,直接告诉人类当下的处境,也说了他们不会选择牺牲孩子,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那我们怎么办,质疑他们为什么会这么选,后续还围在四侠楼下指责抗议,节目也在播放 “他们应该交出孩子”的访谈观点。

大众观念之分裂,借着这个以生命权益为核心的两难议题,被提纯到了很高的浓度。

而且搭桥的做法并没有成功,作为吞星部下的女银影侠破坏了桥,辛苦建立的桥梁如豆腐般不堪一击,电影也直接给我们看地球的视图,所有连接好的区域依次断开,回到原本互不相干的状态。

融合是比任何危机更艰难的事,显然电影想借此带观众回顾的,是从前我们对建立情感连接的渴望。

然而这些构想终究都落在了中空,因为编剧能力有限,剧本不堪承载,剩下的部分只有草率和套路。

上面提到不少与议题相关的困境,哪怕只展开其中一种,也可能有精彩的讨论,然而每一种,电影都选择了通过最敷衍的演说来完成转折,推动困境解除。

就拿人们对四侠的异议来说,在全球性灾变面前,救一人还是救大多数,分歧是必然的,因此可以展开的方向很多,例如人们与超英基于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理念分歧,危机下人性如何波动诡谲等。

而编剧选择了一键跳过,让苏抱着孩子一通演讲, “这是我们(所有人)的孩子富兰克林”,人们就纷纷落泪,选择跟随。

还有女银影侠被吞星操纵多年,屡屡干扰地球自救行动,四侠需要制止她甚至策反她,怎么做呢?又是通过霹雳火的一通演说。

有时你很难不产生一种疑问,就是演说能耐如此之大,在第一次见吞星之前难道不应该先准备好一份演讲稿。

这种所谓的 “语言的力量”贯穿全片,而且替代了人物心路描写、情感刻画,这也导致了情感建构的脆弱瘠薄,尤其是四侠之间。

作为超英家庭,他们之间都有情感羁绊,姐弟关系、好友情谊等,包括石头人也有一段属于自己的邂逅,但是描写这些情感的方式只有干巴巴的对话,缺少内在的张力。

就比如里德跟苏的相爱,这部几乎不存在什么细节的描写,只有大段琐碎直白的家常对话,难得有一次吵架,是因为里德动过一次权衡孩子和地球的念头,跟苏产生分歧,结果又是毫无探讨,里德听到苏对大众的演说,选择站出来表示支持,两人就莫名和好。

一切都是基于他们是个 “家庭”,是个“团队”的背景而顺拐进行,没有更多挖掘和塑造,这无疑是失败的。

石头人跟女老师的情感线也很难令人信服,也是不存在深度互动的,只有零星几句交流,完全不知彼此间爱意从何而来,导致最后石头人在大战前找到女人,表白了一句 “只是想看看你”,欠缺了应有的冲击力。

在这个前提下,人物更是一个比一个留不下记忆点。

首先对反派吞星的写法就非常寡淡无趣,为了保全四侠,编剧想出的办法不是制造一场足够饱满的谋略对战,也不是势均力敌的神力相抗,而是无视吞星的能力,大幅度降低吞星武力值,对吞星的人物也不作更多有效填充,仅仅让他作为一个脸谱化的反派出现,原有的设定魅力大减。

四侠也是如此,虽然沿袭原有的分工和设定,但文戏占据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篇幅,基本都靠演讲和一拍脑门的灵光乍现来解决问题,武戏很少,智谋层面也非常粗陋,因此根本没发挥出太多的特色。

里德的橡皮能力基本没用上,他的超高智商也难以显现,决战时他们想出的让吞星接近连接桥的方法,仅仅是用孩子当诱饵,然后交换婴儿车,这种策略设计水平实在不堪一看。

苏虽然在大战中发挥了较强的能力,依旧谈不上是完善的塑造,因为沿用的是 “为母则刚”的常规套路,对她除去母亲身份之外的个人描写依旧不够。在决战时就只是撞破几根石柱的石头人就更不用说了。

这种强弱分配的不协调,本身也显出了对超英家族的刻画之贫乏。

最后那场大战更是儿戏,作为收尾,它本应承载前面地球灾变的议题重量,给出一个足够有力的收尾,结果很随意地就解除了危机。

吞星毫无防备意识,看到孩子被放在地球某个地方,直接就上了这个当,来了。

四侠跟他交手,没几下就结束了,连楼都没碰到几栋,吞星就被连接桥送走了,就像两个小孩约了一场打架一样,胡乱打完就没事了,再大的事也就是打一架。

整部片也都像拍给小孩看的,无论选择了多应景的议题,都要回到安全稳妥的合家欢路径,致力于所有人看明白,而且仅仅看明白,看个一笑而过的热闹就够了。

只能说,漫威一而再再而三拒绝深度,拒绝相信观众,观众也会通过口碑,通过买票与否的选择,去表达自己将会相信谁。

来源:老夏看商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