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拉上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前,善美看了一眼外面——伦敦天阴得很干脆,没有阳光,也没有雨,像一块被反复擦拭过的金属盘,冷静、无声,但庄重。
618.BBC五层小型放映厅(上)
拉上厚重的天鹅绒窗帘前,善美看了一眼外面——伦敦天阴得很干脆,没有阳光,也没有雨,像一块被反复擦拭过的金属盘,冷静、无声,但庄重。
试映厅不大,灯光微暗,投影灯投下的一束光尘,静静地悬浮在空气里。
善美向前走两步,站在放映厅前方的灯光下,目光扫过台下每一张专注的脸,压下微快的心跳,露出了一个得体的微笑。
虽然她主持节目经验丰富,也出席过不少场正式活动,但今天是第一次,以主创人身份,独立主持这部心血之作的试映会。
她尽力让语气听起来像平时在舞台上一样镇定从容:“感谢大家抽空来参加今天的试映会。这是我们纪录片《她世界》的第一集——‘刚果回响’。今晚放映的是样片。”
她的语速比平常稍快,语调却依然温稳,“各位的反馈对我们至关重要,所以……请不必客气,任何意见,我们都视若珍宝。”
说完,她深深鞠了一躬,待灯光熄灭,便轻轻绕过边缘的座位,在最后一排角落里坐下。
她将笔记本摊开在膝头,翻到写满校对痕迹的那页,手中的笔在指间旋转了两下,静静等着片头亮起。
敏贤坐在她前一排靠边的位置,不太显眼,却可以将全场尽收眼底,而且,善美一抬头就能看到他,作为在场的唯二的韩国人,心理支持也很重要。
他没有带笔记本,也没带录音笔。
不是不在意——他只是,太熟悉了。
整部片他们一共剪了七版,银幕上哪句台词搭配哪个镜头、哪段喘息落在哪个剪切点上,他都已经刻在脑子里。
今晚,他不是来“听”的,而是来“看”的:是哪一句对白让观众的眉头微微一紧?是哪一段镜头让他们下意识地轻轻偏头?
他用眼睛记笔记,而不是笔。
团队的另外两位核心成员,Baraka和Daigo,则分别坐在厅内另两个角落,像两颗沉静的钉子,将整个场子牢牢地钉住。
Baraka身体微微前倾,像要捕捉每一个细微的声音;Daigo则坐得笔直,双手交握在膝头,眼中带着一种属于总监的、审慎的光。
银幕亮起,一阵混合着非洲鼓点与大提琴的、低沉而有力的片头音乐响起,善美的心跳,也仿佛被那鼓点牵引着,重重地跃动起来。
画面坦诚、冷静,甚至有些粗粝的质感,但并非毫无温度。
在非线性叙事中,几位亚洲女性志愿者的自述交织而出——金惠贞也在其中。
她们讲述的,也并不全是温情或光明的片段。
银幕上一位年轻女志愿者回忆自己在刚果营地遭遇武装掠夺的夜晚,如何蜷缩在冰冷的帐篷里,听着远处的枪声,一整夜无法入眠。讲到一半,她声音哽咽,几近失声,画面并没有移开,而是静静地、尊重地,记录下了她努力平复呼吸的全过程。
那一刻,整个放映厅的空气,仿佛被抽成了一片稀薄的真空。
……
没有人说话。
直到片尾字幕缓缓浮现,工作灯重新亮起,将所有人从那片遥远的土地拉回现实。
善美从后排站起,绕过座椅,走上前去,站在银幕与观众之间的交界处。她轻声开口,语气比刚才柔和许多:
“可以跟我聊聊刚才的观感吗?就当是朋友之间的讨论,不用顾虑我的立场。”
短暂的沉默后,BBC国际合作部亚洲组组长莉香最先开口。
她是善美的直属上司,语气一如既往清晰利落:
“善美,内容很真实,很有力量。不过我注意到一句旁白,说‘在巨大的冲突面前,女性更容易感到情绪的崩溃’——我不是说这不真实,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表述,会不会让一部分观众觉得,这是在无意中强化了某种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
这句台词,正是善美和敏贤在剪辑室里争执最久的一句。
敏贤没有插话,只不易察觉地挑了下眉,转头看了善美一眼。
他知道,她也预料到了这个问题,甚至,她期待着这个问题。
善美点点头,在笔记本边缘画下一道红线,轻声说:“谢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们会立刻重新讨论这句旁白的表述方式。”
坐在中排的一位主修人类学的伦敦国王学院研究生举手,语气探询:
“片中,你特意拍摄了她们在泥地上和孩子们一起踢球的场景。这是否是想强调,相比于传统的物资援助,亚洲女性在人道救援中,可以提供更多‘身体力行’的、情感层面的连接?”
善美略微一怔,但随即轻轻一笑:“是的。慈善不一定只是写支票,它也可以是一场无关胜负的足球赛,或是一双沾满泥土的手。”
敏贤听着,脑海里浮现出拍摄那天的场景。雨后,地上都是软塌塌泥,摄影师在一旁抱怨脚架立不住。她二话不说,脱了鞋,自己光着脚蹚进去了。
那时候他拦过她,说:“你是主创,不是战地记者。”
她只回了一句:“我只想让镜头有温度。”
她就是这样——不爱多说,但一旦决定了方向,就会默默走到底。
这时,一位年轻男记者模样的观众举手发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挑战的意味:
“请问甄小姐,这一集里出现了好几处体育镜头,比如非洲孩子踢球、女性志愿者参加慈善徒步赛……你们选择在世界杯前夕放出这个题材,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这是在刻意借势营销,或者说,‘蹭热度’,您对此怎么看?”
放映厅里响起一阵轻轻的骚动,有人压低声音咳嗽了两下。
这个问题,比刚才的更直接,也更尖锐。
善美笑了,笑容甚至比刚才更大方些。她点头认账:“谢谢你问得这么直接。”
她停顿了一下,眼神从提问者身上扫过其他观众,语气轻松却带着分量:
“是的,我们就是在‘蹭热度’。”
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来源:熊本一家人1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