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真人版翻拍动画片IP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前不久还给大家吐槽过一篇迪士尼的《白雪公主》真人版《耗资3亿美金的迪士尼“棕雪公主”,票房扑成狗》。
文 | 米粒妈
真人版《新·驯龙高手》大家都看了吗?没看的赶紧去看,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好看!
真人版翻拍动画片IP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前不久还给大家吐槽过一篇迪士尼的《白雪公主》真人版《耗资3亿美金的迪士尼“棕雪公主”,票房扑成狗》。
这部《新·驯龙高手》,上映14天,全球票房就已突破4.1亿美元,登顶全球票房周冠军。
玩过环球影城的小伙伴们应该都吃过《驯龙高手》无牙仔雪糕,也看过《不可驯服》舞台剧吧?
驯龙高手作为梦工厂动画片的经典IP,在每个人心里都是有情怀的。
第一部《驯龙高手》上映至今,已经有15年了。而真人版翻拍在普罗大众的情怀加持下,其实还蛮容易翻车的。
就像87版《红楼梦》,你很难超越它,只要翻拍,就可能面临翻车,除非你原封不动一帧都不改。
真人版《新·驯龙高手》,就还真做到了这一点。
票房能打的背后,是对原作的极度尊重,这也是对观众情怀最大的保护。
再加上制作手段非常先进,视觉盛宴加上完全没有被改动的原作故事情节,真人演员一比一还原动画片中的动作甚至神态。
简直是肉眼可见的诚意满满!
相比硬生生把白雪公主弄成黑皮肤,把七个小矮人变成保洁、王子变成绿林好汉的真人版翻拍,《新·驯龙高手》才是观众真正想看的真人版动画。
在迪士尼《小美人鱼》《白雪公主》这些魔改翻车案例的衬托下,《新·驯龙高手》的“不改”,成了它最大的亮点。
拒绝政治正确绑架,未强行加入身份议题,专注原作精神内核,这真的就已经足够了。
观众要看的并不是什么伟光正的强行上价值,大家的诉求其实都很朴素,那就是看到自己一直以来都喜欢着的IP,以更加精致和震撼的形式被搬上大银幕。
原作已经足够经典的情况下,真人版翻拍精准的传译,绝对胜过胡乱颠覆。
故事情节也非常尊重原著,包括画面,几乎是一比一复刻,一帧未改。
住在苦寒之地博克岛上的维京人,为了生存,世代屠龙。
但骁勇善战的维京族长唯一的儿子,主角小嗝嗝偏偏身体孱弱、性格敏感。
好不容易在一次战斗中,打伤了一只夜煞龙“无牙仔”,却因恐惧和心软无法下手,转而为这只龙修补尾翼,成了第一个踏上龙背的维京人。
男主和龙的友情真的很动人,尤其是现在动画效果做得非常先进了,特效团队甚至能在龙焰喷发的镜头中加入量子计算模拟,让电影里的火焰风暴呈现出类似核爆炸的形态,视觉冲击力和真实感拉满。
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影片对博克岛风光的还原,真的很良心。
高山草甸、森林湖泊、悬崖海浪,男主带着心爱的女孩骑在龙背上飞行的视角,可以达到VR的实感。
还有男主爸爸那种维京勇士野蛮粗狂的感觉也高度还原,父权的强势、无法沟通、爱的深沉笨拙,全都呈现出来了。
不得不说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电影一定就会有好票房,这个骗不了人。
这部电影好就好在,场景恢弘大制作,同时故事感和人性的描摹也非常到位。
虽然故事主线是一个简单的人和龙和解百年恩怨,最终和谐共存的大主题,但其中代际沟通、反传统男子气概、性别观突破等主题也一样没少。
男主以“驯龙”替代“屠龙”,用善良瓦解维京部落的暴力崇拜,好几次,他都想向父亲解释,其实自己跟龙已经和谐相处,龙并不坏。
但几次想开口,几次都没敢,最后事实也证明了父亲根本听不进去他的解释,那种代际间的鸿沟传递得也是很到位。
当父亲以为只有一个勇猛的屠龙手才是自己合格的儿子,男主却一直在用行动告诉他:
“你要我做个标准好儿子,但我只想成为我自己。”
男主和父亲的沟通和相处中,有很多细节,都在点出父辈与青少年的情感隔阂。
父亲固执地陷在英雄主义的男子气概中,以为自己永远正确,最后事实也证明了有毒的传统父权其实也会反噬父亲自己。
当迪士尼公主片还在王子公主的性缘叙事中做文章,《新·驯龙高手》已经开始关注代际沟通障碍了。
抨击传统父权可不一定非要让女的当女王,让男的当绿林好汉。《新·驯龙高手》探讨的是:男性也有可能是父权制度的受害者。
在性别议题方面,女主的勇敢和武艺高强,也对只有男人能当族长的定义有所颠覆。
在男主的御龙能力被大家看到之前,女主一直是村里最勇敢的女战士,也是最有希望当未来族长的。
后来她跟男主发展出爱情,并肩作战,也是从内心认可了人龙和谐共存的价值理念,在武力上依然高于男主,性别平权做的一点也不生硬,没得喷。
要说完全没得喷,也不现实。网上就是有很多阴谋论的人,心里没有善意,会从天底下所有影视剧中看到对立的点,从而加以发挥。
就比如我看到有的人就评论说,人和龙的种族矛盾真的弥合了吗?最后矛盾化解,战争结束后,龙成了人的宠物,是不是默认人还是高龙一等?
所谓和解,只是从屠杀龙变成了控制龙,还是没平等啊。
我请问呢,看个电影非得这么上纲上线真的好吗?男主和无牙仔之间那种肝胆相照的友情,难道是主人和宠物的感情吗?
龙的体型庞大,适宜飞行;人也并未给龙规定限额的物质资源。那片土地就是大家共用的,只是御龙是个你情我愿的事,人家表达友谊的最高境界就是骑着走。
至于更有甚者,说什么女主武艺那么高强那么努力最后凭什么没当上族长云云,我认为更是强行吹毛求疵了。
整个观影体验,我觉得价值观做得非常正能量,传递出的跨越物种的善良、勇气、爱,以及对和平的呼吁,让我几度落泪。
很多高燃的部分、可爱的部分、浪漫的部分,也都可圈可点,大家自己去看。
从森林初遇的“摸头杀”到博克岛的一草一木,剧情、分镜甚至台词都近乎像素级复刻动画版,让老粉瞬间梦回15年前。
这种“不求颠覆,但求还原”的保守策略,在当下魔改成风的好莱坞,反而成了稀缺品。
对比迪士尼翻拍的真人版《小美人鱼》和《白雪公主》,“为改而改”的价值观先行,真的显得毫无诚意。
《白雪公主》让拉丁裔演员饰演“肌肤如雪”的角色,还辩解“白雪”源自暴风雪而非肤色;《小美人鱼》将红发白肤的经典爱丽儿换成黑人演员,导演坚称“歌喉比外貌重要”。
这种对角色核心特征的强行置换,如同给维京战士穿上夏威夷草裙,看似创新,实则撕裂了观众的情感锚点。
更致命的是,改编逻辑又很双标。
主创一边借用经典IP知名度,一边用颠覆性改编标榜进步,结果两头不讨好。
真要想用有色人种演员,选《新·驯龙高手》女主这样的角色就完全没问题。
野蛮生长的维京女武士,大斧子跳起来劈,能把龙牙砍碎,力量与美的完美结合,还就得是黑皮美人:
真人版《新·驯龙高手》的成功与迪士尼《白雪公主》《小美人鱼》的扑街,本质上是“尊重创作规律”与“强推价值观”两种改编路线的鲜明对比。
梦工厂和迪士尼,同样的鼻祖级制作班底,能力和技术都不是问题,唯一有问题的其实就是对观众的诚意。
你是不是真心去做好电影,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好了,鉴于真人版《新·驯龙高手》的成功表现,我准备再给大家推荐几部真人版改编的成功之作。
孩子们这不都考完了嘛,暑假正好安排起来。片源各个主流视频播放软件都能搜到,大家别忘了先收藏文章,留着慢慢看。
《阿拉丁》
高度复刻动画经典歌舞场面,茉莉公主形象神还原,养眼之作。
《狮子王》
全CG技术打造极致逼真的非洲草原世界,几乎1:1复刻动画分镜与经典配乐,情感厚重感能超越大多数真人翻拍电影。
《美女与野兽》
赫敏艾玛·沃森的颜巅,完美契合贝儿的知性气质,城堡舞会、黄礼服等经典场景华丽升级,剧情补充了贝儿母亲的背景故事。
《彼得兔》
将英伦田园童话与真人实景无缝融合,CG兔子毛发细节逼真,人兔菜园大战等搞笑桥段原汁原味保留,还有“小丑女”玛格特·罗比参与配音。
《星际宝贝:史迪奇》
高度还原夏威夷风情与史迪奇的萌贱性格,今年的新片,特效让外星生物互动更真实,姐妹亲情线催泪。
这几部真人版电影,都已经用全球票房的成绩印证了它的成功。
而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共性,那就是只要尊重原作的情感内核,用当代视听语言重塑经典,动画和真人之间,就能突破次元壁。
作者简介:@米粒妈爱分享(欢迎关注哦),美国海归,海淀家长,当当新书总榜第一名《影响孩子一生的亲子英文书》作者。专注于0-5岁宝贝的科学养育、学习启蒙,以及全世界的新奇好物推荐,欢迎关注!(5-12岁宝妈请关注:@米粒妈频道)
来源:米粒妈频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