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以为《点球成金》这部电影也是传统的赛事电影的叙事风格,即电影主角前面都很窝囊,很挫折,很低谷,但是后面都迎来胜利。
本来以为《点球成金》这部电影也是传统的赛事电影的叙事风格,即电影主角前面都很窝囊,很挫折,很低谷,但是后面都迎来胜利。
没想到,它不是这样的。
但是依然不影响它的精彩。
虽然完全不了解棒球,也不懂这项运动的比赛规则,但是不影响观看这部电影。
主角比利是棒球队的经理,但是他的棒球队的主力选手都被别人挖墙脚了。
加上也没什么资金,无法去挖来更好的球员,所以他现在带领的是一支垫底的棒球队。
但是比利是一位非常敏锐的伯乐,他在其他球队那里敏锐地发现了一位年轻人皮特,并且在交谈一番之后,决定将他聘请过来。
皮特不是棒球运动员,而是一名球员分析师,毕业于耶鲁大学经济学专业。
他聘请皮特当助理。
然后这两个搭档,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改革。
球队选拔球员,传统的做法是由球探根据球员的年龄、性格、形象等方面去挑选。
这种做法具有较大的主观性,还会受到球探的个人喜好所影响,但是结果会对球员具有深远的影响。
当年的比利,就是被球探大夸特夸,说要找他进球队。然后比利在当职业球员与拿奖学金去斯坦福大学读书之间,他选择了前者。
可是,他后来并没有在职业生涯里发挥出当初被认定的天赋,也转型当了球队经理。
如果他被炒掉的话,只是一名高中毕业的失业者。
那现在,他决定和皮特一起,根据数据分析去挑选所需要的球员。
过程当然是非常困难,这个做法遭到了球队其他管理层的一致反对。
但是比利力排众议,想方设法去推行这个理论的实践。
球队刚开始的时候依然是连战连败,而且理论也得不到彻底的验证,因为球队的教练不同意按照比利的说法去排兵布阵。
比利也很煎熬,很痛苦。
最后他痛下决心,教练不同意我的做法,那我就把一些干扰球队的球员都转会给其他球队,以确保教练只能按照我的排兵布阵。
电影里有很多比利独自一个人开车的镜头,那都是他在思考,他在纠结,他在衡量,他在做决定。
也有一些对他的特写的镜头,完全看得出他独自在承受着很多压力,完全是破釜沉舟。
“不管成功与否,我都会一以贯之。”
比利不喜欢去比赛现场,因为他不想跟球员有太多感情,这样才能在以后要炒掉球员的时候,不拖泥带水。
但那一次他去了一下球场,就是球队是否能创下连胜20场记录的时候。
然后他又回到了更衣室,所以当电视屏幕上传来胜利的欢呼声时,他依然是一个人待在一起。
他只是短暂地挥臂庆祝了一下,因为他想要的胜利还远远没有到来。
虽然这些胜利已经带给他更多的选择,有一支很强的球队想以1,200万美金挖他过去当球队经理,他将会是薪酬最高的球队经理。
就跟当年他高中毕业之后,是要选择拿奖学金去读斯坦福大学,还是要选择当职业棒球运动员一样,他又一次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
“我真的很想在这里赢。”
“其他队赢了世界大赛,他们会兴高采烈,喝喝香槟,戴上冠军戒指,我们会改变棒球的潜规则,我想让这一切更有意义。”
比利这样告诉皮特。
所以,比利继续留在奥克兰担任运动家队的经理。
两年后联赛的冠军,是属于曾经想挖他过去的那支球队,而那支球队正是接受了他所倡导的理论。
他依然在奥克兰运动队为了赢得赛季的最后一场而努力,不然的话他很可能会被炒掉。
毕竟作为一名普通的人,虽然想实现一点理想,也是要先保住工作。
最后他独自开着车,听着他女儿弹唱的歌曲《The Show》,泪目了。
这首歌的歌词,也道出了很多他的心境吧。
“我只是有点不知所措。生活像个迷宫,爱情像个谜团。”
“我不知何去何从,无法独自度过。”
“我努力过,但还是不明白。”
“我心中不安,但不想告白。我无计可施,心情变坏。”
“我知道,我得释怀。尽情享受人生的舞台。”
他的女儿还改了一点歌词,其中有一句说“你真失败,爸爸”,但是,“尽情享受人生的舞台”。
比利作为一名行业的改革先行者,无疑是有魄力的。
他为了心中的理想,克服了非常多的阻力。
虽然奥克兰运动家队最后没拿到冠军,但他倡导的理论已经胜利。
这个理论的意义在哪里呢?有一个球员在球场上打了一个球,当时以为只是普通击球,便只跑了二垒。但是皮特分析了数据后告诉比利:“他以为那只是个长打,他甚至不知道那是个全垒打。”
那个球员本应该知道自己打出了全垒打。
而数据分析,专业知识,才能让他知道。
比利力排众议也要运用算术去打造最高胜率的球队,或许是他知道,知识的力量。
来源:愿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