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历多年风雨,DC终于重新启动旗舰人物“超人”,并交由詹姆斯·古恩亲自编导、领衔开启全新DC宇宙DCU的第一章。
经历多年风雨,DC终于重新启动旗舰人物“超人”,并交由詹姆斯·古恩亲自编导、领衔开启全新DC宇宙DCU的第一章。
《超人》既是一部重启电影,也是一场政治宣言。
因为这不仅是超人个人形象的重建,更是一个庞大宇宙的起手式。
演员大卫·科伦斯韦接下氪星人的披风,带着新时代的期待,展开一场熟悉又陌生的英雄旅程。
但说实话,看完之后,我心情颇为复杂。
这部电影不是灾难,也有不少出色的段落,技术面上詹导依旧老练。
但那股熟悉的DC疲惫感却仍未散去。
它没我预期中好,也绝对不是“难看到让人生气”的那种。
问题是它刚好落在一个不上不下、平庸却不乏诚意的位置。要称它为一次成功重启,似乎太乐观;
要全然否定,又对不起里头那些动人的瞬间与细节。
要谈《超人》的2025版,不能不提过去这十年间DC的“混乱”。
从扎克·施奈德的《超人:钢铁之躯》起,一路发展至大卫·阿耶的《自杀小队》、再到《正义联盟》的双版本之争,DC电影宇宙从一开始就饱受风格与商业策略的拉扯。
相较于漫威那种精密编织的计划蓝图,DC的脚步向来踉跄不稳。
而“超人”这个角色首当其冲,经常成为风格转换的试验场。
回顾《超人:钢铁英雄》,无论你喜不喜欢施奈德的黑暗厚重路线,它至少是一种风格主张,也让亨利·卡维尔那个时期的超人获得深刻存在感;
那个版本的克拉克挣扎于人性与神性的边界,是悲剧感浓厚的英雄。
而2025年的《超人》选择彻底切割过去,带来一个“回归经典”的新生版本:
明亮的色彩、正义的信念、与露易丝的报社日常,全都是为了回到最纯粹的“黄金时代超人”精神。
这样的设定没错,观众确实需要一个比较“健康”、更有理想感的超人。
但詹导选择用一种近乎怀旧的笔触去包装全片,有时候太克制,反而让戏剧张力显得平淡。
虽然对照DC过去几年的混乱,这样的选择或许是稳妥的“重整旗鼓”,但也因此少了令人惊艳的破格感。
先说导演技巧和风格,詹导擅长中长镜运动与“角色群戏”的技巧仍在。他能让超人飞行时、打斗时的每个转身与停顿都充满质感,甚至那些空中接人、光影闪过云层的慢镜画面,都拍得极有诗意。
与Krypto(超狗)的互动也具节奏感,幽默与温情拿捏到位。
这些场景都让人短暂遗忘剧情疲乏,单看画面是赏心悦目的。
但当回到“故事”本身,问题便一一浮现。这部《超人》想要表达的议题实在太多:移民身份认同、假新闻与媒体操弄、极右政治崛起、政府滥权、酸民文化、舆论操控、国族归属……
一层叠一层,像是拼命想证明自己“不是只有打斗”的超级英雄电影。
但这种密集的口号堆叠,却没有转化成戏剧上的深刻辩证,反而让剧情陷入“指控式推论”,每个角色都像在讲纲领,不像在做选择。
最出戏的设定,莫过于那群“猴子网军”——是的,电影中某段出现了以拟人猿为主体的攻击超人的网军,作为象征反智民粹的政治行动。
甚至片中反派的狂人政治设定,原意可能是对特朗普时代、全球威权浪潮的某种批判,也因为写得太扁平,只剩“咆哮”和“对移民的仇恨”,让整个叙事变成单向宣传,缺乏回击与辩证空间。
与其说它想写社会的复杂现实,不如说它在用漫画式的符号把一切简化为善恶对立。
这点甚至连克拉克·肯特本身都受到影响。
他与露易丝的采访上写得奇差无比,超人根本不像一名记者。两人的冲突戏码更是全片最低点:说要吵架却不痛不痒,说有爱却无凭无据,让人无法相信他们是真的在一起经历过什么。
作为一个新起点的超人,他的情感说服力实在太薄。
2025《超人》的意义,不只是一部电影好不好看,而是牵涉到整个DC未来十年的命运。詹导作为新宇宙的舵手,这次等于是交出第一份成绩单。从技术面来看,这张成绩单及格以上;从娱乐性来看,也有让观众愿意进影院支持的条件;但若从叙事创新与情感厚度来看,仍远未达标。
詹导这次明显不打算让新宇宙“再走一次施奈德的阴郁”。
但在拔掉厚重美学与宗教暗喻之后,虽然维持了一贯的欢乐带点恶搞调性,但却没有补上更扎实的角色深度或叙事冒险。
结果就是:节奏精准、调度华丽、符号齐备,但一旦问“所以这角色相信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么做?”答案就很空。
票房表现目前看来乐观,毕竟超人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IP,加上詹导粉丝与DC铁粉会进场支持。
但若DC希望建立一个像MCU那样长寿且稳定的叙事宇宙,仅有技术与诚意是不够的。
真正的挑战,是如何写出一个能让不同世代都共鸣的故事,让超人不再只是“全能的好人”。
而是有血有肉、有挣扎有缺憾的现代神话。
我理解这部《超人》的战略意义,也欣赏詹导力求突破的野心。
但若这是一场“从头来过”的冒险,那就该让角色真的活着、让对话真的有矛盾、让主题真的来自故事,而不是宣言。
这部电影的问题不在制作或技术,而在“企图太多、说得太快”,导致每个主题都无法真正落地——政治怒气有之,社会焦虑有之,各种角色重启有之,但少了内化后的情感与角色选择,最后只能变成一堆有设计感的口号。
它是一部值得进场、值得讨论的作品,但远未达到“让人感动”的程度。
希望詹导未来在DC的路上,不只敢讲话,更敢让角色跌倒、让世界失序——因为唯有真实混乱中的选择,才会让超人的正义,变得可信、动人,并且必要。
我期待詹姆斯·古恩的下一步会更大胆,也期待这个宇宙能逐步长出自己的语言与风格,而不只是复制“安全牌”。至于这部《超人》,就当成一封未完的开场信:有诚意、有努力。
来源:波老师看片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