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对情侣——来自肯尼亚的演员兼模特米歇尔·摩根和来自中国的普通小伙彭晨。他们的故事从相识到结婚,充满了现实的烟火气,也让人忍不住想问:这到底算不算“嫁给爱情”?
在网络时代,跨国恋情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但当一位非洲女明星倒追一个普通中国小伙,六年后两人修成正果,这样的故事还是挺让人眼前一亮的。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对情侣——来自肯尼亚的演员兼模特米歇尔·摩根和来自中国的普通小伙彭晨。他们的故事从相识到结婚,充满了现实的烟火气,也让人忍不住想问:这到底算不算“嫁给爱情”?
米歇尔·摩根是肯尼亚娱乐圈里小有名气的人物。1988年她出生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从小就对表演和模特行业感兴趣,后来靠着努力一步步闯出了名堂。
她参演过不少当地电视剧,还做过模特,拿过一些奖项,在非洲娱乐圈算是个有头有脸的新星。2014年,她因为工作需要来到中国,参加一个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当时她27岁,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压根没想过会在异国他乡遇到啥人生大事。
彭晨呢,就是个普通的中国小伙,1985年出生,来自江苏南京。家里条件一般,他大学学的是工程管理,毕业后在一家建筑公司做技术员,收入稳定但不算高。
2014年的时候,他29岁,生活平平淡淡,工作忙起来连相亲的时间都没有,更别提啥浪漫的跨国恋情了。那年他被公司派去支援一个活动,正好是米歇尔参加的那个文化交流会。两人就这样撞上了。
据后来网上流传的一些采访,米歇尔说她第一眼看到彭晨的时候也没啥特别感觉,就是觉得这个中国小伙挺老实,话不多,但干活特别靠谱。
活动期间,彭晨负责一些技术支持,米歇尔有次设备出了问题,他跑过去修好了,还顺手教了她几句简单的中文。她觉得这人挺有意思,就主动加了他的微信。本来只是想多认识个朋友,谁知道这一聊就聊出了火花。
米歇尔回肯尼亚后,跟彭晨的联系没断。她经常在微信上找他聊天,问他中国的事儿,比如吃的、玩的,还有工作上的琐碎。
彭晨一开始有点懵,一个非洲女明星为啥老找自己这个普通人聊天?他后来接受采访时候说:“我那时候真觉得她就是好奇中国文化,没多想。”但米歇尔显然不只是好奇,她对彭晨的好感越来越明显。
2015年初,米歇尔借着工作机会又来了中国,这次她直接约彭晨见面。彭晨那时候还有点犹豫,毕竟两人背景差太多,他觉得自己就是个普通打工人,配不上人家明星。
但米歇尔不这么想,她在接受肯尼亚媒体采访时说过:“我喜欢他是因为他真实,不装,不像娱乐圈里很多人那样虚伪。”她还说,彭晨身上那种踏实劲儿让她觉得很安心。
见面之后,米歇尔更主动了。她经常给彭晨发消息,打视频电话,甚至还寄了些肯尼亚的特产给他。彭晨家里人一开始都懵了,觉得这事儿太离谱,问他:“你咋认识个非洲明星啊?”他也只能苦笑,说自己也不知道咋回事。
米歇尔这边倒没啥顾虑,她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自己喜欢一个中国男生,还发了跟彭晨的合照,虽然没直接点名,但圈里人都知道说的是他。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不少人觉得米歇尔是“倒追”。她自己倒不介意这个说法,还挺坦然地说:“喜欢一个人就得主动,不然错过了多可惜。”彭晨后来被她这份真诚打动,慢慢也放下了心理负担,2015年下半年,两人正式确定了关系。
跨国恋听起来浪漫,但真过起来一点不轻松。米歇尔和彭晨这六年,面对的困难可不少。首先就是距离问题。米歇尔大部分时间在肯尼亚拍戏跑通告,彭晨在南京上班。
两人隔着半个地球,时差6小时,想见一面得攒假期、攒钱买机票。彭晨说,他们头两年基本靠视频维持感情,一个月能见一次就算奢侈了。
再就是文化差异。米歇尔是肯尼亚人,性格外向,喜欢热闹,家里人说话也直来直去。彭晨是中国南方人,性格内敛,家里人讲究含蓄,有啥意见都憋着不说。
刚开始交往时,米歇尔老觉得彭晨不够热情,彭晨则觉得米歇尔太直接,有时候聊着聊着就冷场。后来两人磨合了好久,米歇尔学会了察言观色,彭晨也试着多表达自己,慢慢才找到相处节奏。
经济压力也不小。米歇尔虽然是明星,但非洲娱乐圈收入跟好莱坞没法比,她赚的钱大部分花在事业和家庭上。彭晨工资也就那样,养活自己没问题,但要支撑跨国恋的开销,比如机票、签证、还有送礼啥的,就有点吃力。
两人没少因为钱的事儿争执,但米歇尔从没嫌弃过彭晨收入低,她说:“我看中的是他的人,不是他的钱。”
还有个大坎儿是家庭反对。彭晨父母一开始死活不同意,觉得非洲太远,文化差异太大,怕儿子吃亏。米歇尔家里也担心,她爸妈觉得中国男人可能靠不住,怕她嫁过去受委屈。
两人花了好几年时间才说服双方父母,米歇尔还特意学了点中文,跟彭晨爸妈视频聊天,彭晨也学了几句斯瓦希里语哄米歇尔家人开心。
2018年是个转折点。那年米歇尔在肯尼亚得了个电视剧最佳女演员奖,事业更上一层楼,她趁机跟彭晨说想定下来。
彭晨那时候也攒了点钱,辞了职去肯尼亚陪她半年,两人感情更稳了。之后他们开始计划结婚,但因为签证、工作和疫情,婚事拖到了2021年。
2021年10月,米歇尔和彭晨终于结婚了。婚礼在肯尼亚内罗毕办的,规模不大,但挺温馨。米歇尔穿了肯尼亚传统服饰,彭晨穿西装。
现场有中式和肯尼亚式的元素,比如中式敬茶和当地部落的祝福仪式。据说那天来了不少米歇尔的圈内朋友,还有彭晨从中国带过去的亲戚,场面挺热闹。
婚礼后,米歇尔在社交媒体上发了张两人牵手的照片,配文:“六年不容易,感谢你陪我走到今天。”彭晨没啥公开表白,但他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她值得我等这么久。”这句简单的话倒是挺戳人。
结婚后,两人决定暂时住在肯尼亚,因为米歇尔事业重心在那边。彭晨找了份远程工作,偶尔回中国探亲。米歇尔说以后可能会考虑搬到中国,但现在这样也挺好,俩人互相适应对方的生活,日子过得踏实。
这事儿在网上传开后,讨论度挺高。有人觉得这俩人是真爱典范,一个非洲女明星放着娱乐圈的光鲜不图,偏要跟一个普通中国小伙过日子,六年长跑还不离不弃,够励志。也有人觉得没啥稀奇,跨国恋现在多的是,米歇尔和彭晨不过是运气好点,碰上了对的人。
还有些人质疑,说米歇尔是不是图彭晨的中国国籍,或者彭晨是不是看中了米歇尔的明星光环。对此,米歇尔回应过:“我要是图啥,也不至于六年才结婚。”彭晨也说:“我没啥她能图的,她比我有钱多了。”这话听着挺实在,堵住了不少人的嘴。
网上还有个挺有意思的说法,说这俩人证明了爱情不分国界、不分阶层,只要俩人真心想在一起,外界那些条条框框都不算啥。这话听着有点鸡汤,但结合他们的经历,还真有点道理。
米歇尔和彭晨的故事,没有豪车豪宅,没有王子公主的童话,就是两个普通人,隔着大半个地球,靠着微信视频和偶尔见面,把感情熬成了婚姻。
米歇尔在采访里说过,自己小时候家里条件也不好,能走到今天全靠自己拼。彭晨也不是啥高富帅,就是个老实巴交的打工人,攒钱买机票都得算计半天。俩人能走到一起,靠的不是外在条件,而是互相看对了眼,愿意为对方付出。
六年时间不短,中间肯定有吵架、有冷战,甚至可能动过分手的念头。但他们没放弃,硬是把这段感情坚持下来了。这点挺让人佩服的,尤其是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大家都讲究效率,连谈恋爱都恨不得速战速决,他们却用六年证明了慢工出细活。
那这到底算不算“嫁给爱情”呢?其实这个问题没啥标准答案。对米歇尔来说,她放弃了娱乐圈可能有的更多选择,选了个普通的中国小伙,可能是因为在她眼里,爱情比名利更重要。对彭晨来说,他顶着压力跟一个非洲女孩走到最后,也许也是因为他觉得这份感情值得。
有人说,嫁给爱情就是不计回报、不管条件,只要跟喜欢的人在一起就够了。从这个角度看,他们俩还真有点这意思。但也有人觉得,爱情得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米歇尔和彭晨能走到今天,除了感情,也少不了双方的努力和妥协。这么一想,他们的婚姻好像不只是爱情,还有责任和坚持。
结婚不是终点,米歇尔和彭晨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他们用六年时间告诉大家,爱情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平平淡淡也能修成正果。
不过,跨国婚姻本来就比普通婚姻多点挑战,比如语言沟通、生活习惯,还有以后要是有了小孩,怎么教育都是问题。米歇尔说过,她想让孩子既懂肯尼亚文化,也懂中国文化,彭晨也点头说支持,但真做起来肯定没那么简单。
网友们对他们的未来也挺关注,有人祝福说希望他们一直幸福,也有人调侃说以后会不会拍个真人秀,记录跨国生活啥的。不管咋样,这对小夫妻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只要俩人一条心,没啥过不去的坎儿。
来源:小呆乐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