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象力来自日常生活的不如意,而沉浸在想象力的世界里,自然可以排解一切悲剧。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想象力恰巧满足了这种欲望的集合体。沉浸在欲望中的人们自然更加喜欢更多的拥有,这就是既要又要还要的来源。在曾经流行的小资群体里,这种欲望的描写非常直白,而相应的也会
想象力来自日常生活的不如意,而沉浸在想象力的世界里,自然可以排解一切悲剧。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而想象力恰巧满足了这种欲望的集合体。沉浸在欲望中的人们自然更加喜欢更多的拥有,这就是既要又要还要的来源。在曾经流行的小资群体里,这种欲望的描写非常直白,而相应的也会有很多影视作品有着具体的体现。比如说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地下铁》,就是这样的一种欲望的集合体。
弗莱德是一个小偷,某一次的偷盗过程中他误入的黑帮头目的家中,然而弗莱德很快的就被他的太太所吸引,黑帮头目的妻子海琳娜是一个寂寞的人,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丈夫的种种行为,她一直都很叛逆。而弗莱德的闯入,给海琳娜一种新鲜感,海琳娜的心很快就被弗莱德夺走了。
弗莱德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组成一个乐队,即使自己并不擅长演唱及演奏,但这并不影响弗莱德完成自己的梦想。有了海琳娜的加入,弗莱德觉得自己距离梦想更近了。在伦敦街头的地铁深处有一个群体,他们是被社会抛弃的人,弗莱德跟海琳娜在跟这个群体生活的过程中渐渐的理解了他们,并最终成为了他们的一员。然而海琳娜的丈夫并不甘心自己的妻子被一个小混混夺走,于是,在弗莱德成功的举办自己的演唱会的同时,火并开始了。
为什么说《地下铁》是一种小资欲望的集合体,片中的一句台词很关键,海琳娜在被丈夫找回之后,她当着丈夫的面吐槽了丈夫的种种让她厌恶的行径,而丈夫给出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离婚,然后海琳娜就闭嘴了。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话,基本上也奠定了本片的基调,那就是矫情。
矫情之处在于海琳娜代表的群体既要又要还要,既不想要跟丈夫同流合污,但同时也不愿意放弃丈夫所拥有的权势。毕竟能在伦敦地铁警察局颐指气使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海琳娜这样去做自然有自己的底气,而这种底气并不来源于海琳娜,而来源于海琳娜非常厌恶的丈夫。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看出普通人与海琳娜这个群体的人有着本质的不同点了,普通人接受一方面的限制,与此同时也接受另一方面的权益。而海琳娜这个群体并不愿意接受一方面的限制,但同时也不愿意放弃另一方面的权益。这就跟当今世界的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如出一辙,当他们强调权益的时候,喊得比谁都大声,当权益拥有者需要他们履行责任义务的时候,他们却作鸟兽散。如果这群人放到影片上映的年份,就是妥妥的小资产阶级,他们并不愿意放弃自己拥有的权益,但是却不愿意履行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
我们自然可以从一方面来赞颂海琳娜与弗莱德的美妙爱情,但是这种爱情只会在电影中大量出现,因此才会成为一部分人美好的向往。因为电影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想象。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海琳娜跟弗莱德本身是没有任何交集的可能的。与此同时,黑帮大佬也不可能任由自己的妻子与别的男人卿卿我我。
正因为这样的故事并不会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当我们看到这样的故事的时候,才会觉得惊心动魄。而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看本片上映的年份,1985年,那个时候,我们的思潮跟当代的思潮有什么区别?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那个时候的我们还有各种可能去畅想未来,然而当代,当这种可能被认定是微乎其微的时候,这样的故事自然会受到冷落。
曾几何时类似的故事总是会感动一部分人,比如说之后香港电影《天若有情》。同样的是一个身处高位的女人爱上一个底层的小混混。他们的爱情在曾经感动了很多人,但是当我们用当代的价值观去审视这样类型的影片的时候,无一例外就会选择不相信了,为什么不相信,并不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没有发生的可能,而是我们知道现实的鸿沟早就被创作者隐去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是在削平了隔膜之后的产物,而这样的产物除了给予我们一种安慰之外,没有别的作用。
因此,本片带给观众的更多的是一种安慰,一种来自于美好的爱情的安慰剂,能很好地抚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伤痛,这种伤痛本身带给观众的是一种对于未来的失望和对于现实的无奈,因此,我们看到影片中的美好故事的时候才会心生向往,然而当我们更能接受结合现实去看看的时候,一切的故事就只是故事了。
谁都想既要又要还要,但当这样的故事不会发生的时候,这种期待就成了一种想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固然美好,但现实总是会将人叫醒不留情,影片的安慰成分多了后,这样就很扎心。
……
你好,再见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