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3年的一部《自由之声》将跨国儿童贩卖事件推到大众面前,这着实让很多人吃了一惊。然而作为那部影片的事发地,美国全国上下舆论却试图用沉默来回应。因为那部影片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完整的儿童贩卖产业链,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幕后的金主们的变态。而影片最后却呈现出来的是一
2023年的一部《自由之声》将跨国儿童贩卖事件推到大众面前,这着实让很多人吃了一惊。然而作为那部影片的事发地,美国全国上下舆论却试图用沉默来回应。因为那部影片展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完整的儿童贩卖产业链,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幕后的金主们的变态。而影片最后却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黑色结局,因为幕后的买家们却没因此受到制裁,这也是创作者跟被影片所撼动的观众们的差异所在。当然,那部影片并不是孤例,早在6年前,美国就有另一部同类型影片上映,然而它并没有因此而有超出权限的影响力,阻止6年后的悲剧发生。
《网络贩卖少女》是一部在《自由之声》6年前上映的美国电影,本片讲述了跨国妇女贩卖产业链中的一环。一个从小在孤儿院长大的女孩在即将成年的时候被送往别的地方,然而本该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对于未来向往的女孩却发现,自己被卖到了一个色情场所,而后,她不得不接受自己在后半生沦为一个妓女的命运。无独有偶,另一个来自印度的女孩,即便是在同龄女孩中算是很优秀的,但也难逃厄运。一个当地的流氓在追求不成后,让女孩毁容,而后通过绑架将女孩卖到了别国。这几个聚集在一起的来自不同国家的女孩们开始了求生之路。
他们一开始还对于这个地方的人们抱有一丝幻想,然而在目睹了自己的同伴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却依旧是无法逃出虎口,这几个女孩彻底的崩溃了,于是,在摸清楚了这个关押地的作息规律之后,他们开始了自己的逃亡之旅。
《网络贩卖少女》相比较于6年后的作品《自由之声》已经是非常人性化了,甚至于在影片的最后给出了一个大团圆的结局,然而从《自由之声》带给观众的结局来看,本片的结局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但话又说回来,起码在6年前,这种幻想还是有的,然而6年后,参与拍摄的创作者们彻底的杜绝了自己的这种幻想,这期间发生的故事,或许更值得我们深思。
当一个国家法律完善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民众是不用担心有本片中的场景不断地发生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外国人来到我们国家之后,对于深夜街头可以自由游荡感觉到不可思议。而本片当中,就为我们展现了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可思议。一个女性青年在自己的国家只是晚回了一会儿,就可能被卖到别的国家去,这种潜在的威胁让人齿冷,但与此同时也能反映出来很多国家的真实治安水平。
当然,恶性案件在每一个国家都会发生,而本片中的恶性案件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成熟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的两端,一端是跨国人口贩卖,另一端则是买家群体。正因为有着这样的交易,我们才会看到悲剧不停的上演,然而杜绝悲剧的方式不能仅仅靠着本片结尾处美好的想象来寄予希望。在整个产业链中,我们看不到任何改变的可能,这才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核心点。
追根溯源本来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是本片中美国女孩一开始被领养的时候,追根溯源却成为了一个笑话,而印度街头,一个中产阶级的女孩可以轻易地被绑架贩卖到其他国家,而绑架者却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这是让人震惊的。如果不是这个女孩最后打电话告诉了自己的父母自己还活着,那么这起绑架案件会继续被调查吗?甚至我们可以再问问,它一开始会被调查吗?这样的质问振聋发聩。
而那个来自非洲国家尼日利亚的女孩最后依旧是有家不能回,只能沦为街边的妓女,她的情况是特殊的,因为本国妇女地位低下,无法满足她想要的妇女应有的权益,而被绑架到他国之后,即便是眼下的一切属于违法犯罪,但相比较于自己之前的生活已经有了太多的改观,她是几个人当中唯一一个不愿意回去的人。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处置,这又是一个话题。
综上,贫穷落后是一个原因,而对于犯罪的淡漠也是一个原因,至于说用美好掩盖肮脏的所谓的自由民主更是始作俑者。没有一个制度是完美的,因为制度会随着时间的改变而逐渐的跟不上时代,这个时候要做的并不是死守制度不去变更,而是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适时的跟进自己的改革,只有不断地杜绝自己的错误发生,才能更好的守护制度下的人民。
然而在人民被分为三六九等的国家,这样的期待或许就如同笑话一样,6年前的本片还尚有一个可以期待的结局来麻醉观众,然而等到了6年之后,比贩卖少女更加恶心的事件却被在美国噤声,之前对于舆论喊打喊杀的国内大V们也都沉默是金,可见,丧心病狂的舆论并不能促进社会前进。
……
你好,再见
来源:抽屉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