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一档相亲节目在尼日利亚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节目尚未上线,但录制现场的视频片段就已话题满满。当地网友一边讨论着节目中的男女嘉宾,一边又不断涌入制片人的社交账号申请参与第二季节目录制。该节目的制片人正是曾经在中国成名的尼日利亚籍青年钱多多。
尼日利亚小伙钱多多。受访者供图
近日,一档相亲节目在尼日利亚引起了广泛关注。虽然节目尚未上线,但录制现场的视频片段就已话题满满。当地网友一边讨论着节目中的男女嘉宾,一边又不断涌入制片人的社交账号申请参与第二季节目录制。该节目的制片人正是曾经在中国成名的尼日利亚籍青年钱多多。
2009年,钱多多远渡重洋,从尼日利亚来到哈尔滨师范大学留学,从此便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热爱中国文化,不仅给自己选了“钱多多”这个喜庆的中国名字,还掌握了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口头禅是“哎呀妈呀”。
2014年,钱多多在和同学聊天时,因东北话偶然被星探发现,便得到机会在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中崭露头角。随后,他成为了一位“综艺艺人”,迅速走红中国网络。“我就是我!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镜头前的钱多多留着“公鸡头”,讲话语气“浮夸”,毫不怯场。在微博,他收获了100多万名粉丝。
2019年,钱多多回到了尼日利亚。得益于在中国积累的演艺经验,他决定以演员的身份进军“瑙莱坞”——尼日利亚的电影梦工厂。“在这里拍电影投资不高,虽然效果有些粗糙,但本土化的剧情很受影迷欢迎。”钱多多表示,在瑙莱坞,大约四五天就可以拍完一部电影,这跟他了解的中国影视制作模式完全不一样。
“在中国拍戏,服、化、道等一切细节都要严格按照剧本执行。但在瑙莱坞,因为不签合同,拍摄现场随时可能发生变化。”钱多多敏锐捕捉到两种文化体系的互补可能:当中国的标准化制作遇见非洲的本地化叙事,或许能催生新型文化产品。2023年,钱多多作了一个决定:当制片人,将中国影视产业的优势带到瑙莱坞。两年来,他拍摄了多部优秀的本地电影。
有了两年当制片人的经验,2025年,钱多多决定制作尼日利亚版《非诚勿扰》。“尼日利亚人的生活太无聊了!除了手机短视频,几乎没有综艺可看。”钱多多决定抢占先机,将中国好看的综艺节目引入尼日利亚。
钱多多介绍,尼日利亚版《非诚勿扰》的录制现场成为了中国相亲节目和非洲婚恋观念的跨文化试验场。
作为中国与尼日利亚文化的桥梁,钱多多亲自担任主持人。节目中,他褪去了之前标志性的“公鸡头”造型,换以西装革履的形象示人:“爱情是严肃的,不能儿戏。”节目录制期间,他还特意从中国定制12枚求婚戒指,试图复刻原版节目的仪式感。
节目采用了中国《非诚勿扰》的模式,女嘉宾站在台上,男嘉宾出场求爱并“被选择”。为了让节目更好看,钱多多请来了两名来自中国和两名来自尼日利亚的“爱情顾问”,轮流在节目现场对嘉宾进行爱情建议和调解。中国顾问会给出一些爱情建议,例如“真爱无价,爱情不能用金钱衡量”。
节目录制的过程中,钱多多感受到了不同婚恋观点的冲击,也多次被真爱感动。他回忆,某男嘉宾在节目录制现场被女生拒绝后,没有放弃,而是俯身给女生穿鞋,再次表达爱意,并掏出戒指向她求婚。“现场观众、爱情顾问和我本人都感动到落泪。”钱多多透露,首季节目共促成两对情侣,其中一对已按尼日利亚传统习俗完婚。
钱多多表示,他的理想不止于婚恋节目。他计划以此次相亲节目为跳板,吸引更多中国投资者关注非洲综艺市场。他计划的综艺版图正从婚恋领域向社会议题延伸。
工作之余,钱多多经常用汉语拍摄视频发到中国抖音、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普通话丝毫不见退步。钱多多告诉记者,一想到遥远的中国还有人默默喜欢着自己,为自己留言、发评论,他甚至会躲在房间里感动到落泪。他说:“如此被人喜欢,真的很温暖!”
在尼日利亚社交平台,钱多多则以“Black China”的网名活跃,并获得了5万多名粉丝。这个看似充满矛盾感的网名,恰是他跨文化身份的象征。“我现在是一半的中国人,一半的尼日利亚人。”钱多多说,他很想拍一部电影,用镜头把中国和尼日利亚的故事讲述出来。“我想让未来的小朋友们知道这两个国家的友好关系。”钱多多告诉记者,电影还在筹备中,他有信心取得不错的效果。
钱多多告诉记者,他会持续在中国和尼日利亚的社交平台分享动态,让更多两国青年看到他正在做的事。“中国有句话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我的坚持也会为中尼友好贡献一点点力量。”钱多多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