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集过于抽象,第二集相当平庸,所以点开第三集发现居然超过十分钟,瞬间有“十来分钟都又臭又长”的不祥预感。
看《爱,死亡和机器人》第四季的过程,一整个“耐心逐渐消失”。
豆瓣评分目前5.2,还很有下降空间。
第一集过于抽象,第二集相当平庸,所以点开第三集发现居然超过十分钟,瞬间有“十来分钟都又臭又长”的不祥预感。
第四集又是10+分钟,已经开始觉得集数太多,差点错过唯一像样的第七集。
恢诡谲怪的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奇异表达,似乎都已经消失了,只剩下依照暴力与性大尺度公式、机械复制的套路行活。
像毫无新鲜感的B级片,或是徒有观感表象的cult合集。
来,展开说。
一,旧内容返场、拼夕夕乱凑
第二集特别中规中矩,故事是人类和外星人互殴最后全部歇菜。
迷你小乐高、全景小火柴盒式的设定,仿佛开倍速的进度条,此前爱死机中曾出现过。
第一次看、新鲜有意思,第二次看、差点意思。
形态上看似两模两样,本质上又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复制粘贴。
最后人类在反抗外星人的终极一击中,走火自毁、一毁毁所有,整个星球都陪葬,而在浩渺的宇宙中这惊天动地的浩劫,却又好像不过是不起眼的沧海一粟。
这一点总算是有一丢丢表达,但还是那个问题,重复性过高。
打个比方,创意的新鲜感,是比如有个人蹦出来用菠萝炒鸡蛋,整得挺怪,但又别有风味。
机械重复的意思,是把菠萝炒鸡蛋,换成鸡蛋炒菠萝,又上一遍。
第四集,某一个画面中,人的侧影特别动物化猿猴化。
城市废墟的后现代末世背景中,混搭某种古早的原始形态,某个画面似乎有一点点吸引力,但整体上还是局部机械重复的随机拼凑。
这一届爱死机里的很多内容,都像是过往爱死机内容的拼夕夕任意拼,胡乱乱凑。
最大的问题是枯竭,想象力和表达欲望都非常枯竭。
一以贯之的血腥暴力大尺度,成了停留在浅表层的机械雷同,和量产盒饭一样,预制感太重。
二,零星概念亮点、独句不成章
猫猫和机器人的故事,如果不是人类残暴丑陋的画面,如果没有放火烧死人类的桥段,完全就是一个迷你的微缩低配版迪士尼动画。萌萌的猫,和可爱的机器人,一起联手干大事,就差一起唱唱跳跳换公主裙了(bushi)。
从风格区分上,这一part似乎着力于暗黑系。
和迪士尼可可爱爱毛茸茸、温温暖暖一家亲的明亮路子不同,故事中的人丑陋贪婪又不堪,画风更接近“被压迫者联盟”。
机器人拥有自主意识之后对抗人类的故事,层出不穷,这是科幻作品的一大支脉,如今在“AI取代牛马”的隐忧之下、又多了一层更迫近的危机感。
但是这一集里机器人和猫猫的故事,实在过于浅表,哐哐一通操作,吃罐头刷信用卡、开门点火,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每间公寓门口,都整整齐齐等待着一个机器人和一个猫猫的队伍,隐喻的群队既视感,也远远大于真实的随机分布规律。
就好像只是一个不错的设定想法,仅仅只是想法,并没有真正落地实施好好展开。
与其说是看了一集完整的内容,不如说是看了一点仅供参考的概念demo
爱死机此前声名大振,很多短内容都塞进了比长篇幅更震撼的表达,属于小体量大能量,这一集是,小小的体量、更小小的内容。
第九集《智能设备蠢主人》,将种种家用电器拟人化,让他们拥有人格和五感,从他们的吐槽中映射主人的槽点和生活。
从边角的小角落,照见都市生活的一些不连贯的断点。
猫猫和机器人也好,家用电器人均当人也罢,都是主客体互换的思路,将人从本体主观第一位的位置上踢开,让生活中的客体变成主体、让物化的物重新被“人”化。
思路没有问题,但执行方式太简单了。
没天马行空惊艳,也没细思极恐起鸡皮疙瘩。
就好比在冰箱上贴了一个有文字的冰箱贴,写了句机灵话。
这种“人化”的道路,趣味性有限,反讽性有限。
第九集和其他各集不太一样,完全是碎片化的智能设备独白,这类内容或许有点吃“整体感”。
如果整个十集都又新又怪又好看,那么它很容易被顺带着高看一眼,成为小有风韵的小品;如果整个系列都乏善可陈,仅凭它这一点点小碎片,也难以发光发亮撑起整体品质。
三,抽象的“纯丑”路线
第四季很多内容,都很抽象。
第一集一上来大卫·芬奇就很抽象,当然你可以说乐队隐喻什么、提线木偶讽刺什么、火象征什么。
完全放弃故事层面的内容,过于抽象。
其他几集的抽象,和第一集完全不讲故事不太一样,属于讲了等于没讲。
象征性元素非常多,但都只是零散不成章的元素。就好像我说“桃花,山河,梨花白”,那只是没有脉络的元素堆砌,无法形成完整的优质作品。
第六集《骷髅地》,牧师和海洋生物交流,嘎嘣一下子就没有了。
好像拍了,又好像没拍,特别抽象。
当然你依旧可以说,明喻了啥啥、隐喻了谁谁,讽刺了某某、批判了xx,你可以说这是反宗教狂热的新寓言blabla,但实际感受,就像一道应该被销毁的劣质习作,整半天都啥玩意啊。
第一集还只是抽象,第六集让人怀疑,是在走“纯丑”路线了。
飞机上打怪兽那集也一样,动作戏从头到尾疯狂乱突突、嘎嘎乱叫,难看。
这一集开头的老兵回忆录式腔调,在某类电影中很常见,出现在爱死机中反倒是异类,所以一开始倒有几分“移植土壤后成了新鲜货”的新鲜感,很快发现那是错觉。
主线任务是轰炸一个布满纳 粹标志的教 堂,然后飞行员大战堕天使,这种宗教伦理议题,或许更适合辩论,而未必适合做影视剧的主轴。
视觉上凌乱难看,表达上生硬浅淡。
猫猫队和撒旦路西法的对决,十八世纪的疯人院,背景音乐似乎又出现了维瓦尔第,猫猫拯救世界的终极动作是“吃掉那首诗”、守住诗人的灵魂。
不长的片段,却让我走神很多次,想到弥尔顿想到路西法等等,同样属于“元素大于表达”的割裂尴尬款。
槽点太多,一环更比一环尬。
这或许是一种很典型的症候,我们在很多长片中见到过,主旨粗疏僵硬,内核老套幼稚,肌理一言难尽。
四,唯一的正确打开方式
唯一好看的是第七集《暴龙》,很完整,有暴力美学,还有表达。
爱死机最不缺就是血腥暴力大尺度,但机械单薄断裂的大尺度,只是恶心的血呼啦图景,为大尺度而大尺度,为暴力而暴力。
比如飞机大战那一集,突突突打半天,看着既不紧张、也不刺激,就像动作烂片似的,打了半天都是白打。
让人只想吐槽:你们这个飞机,又是被撕开大洞,又是被火烧,最后咋还能飞?(所谓神 迹)怎么比古偶女主还不讲基本法?
但第七集斗兽的大尺度,是动态的,紧张刺激好看。
是从僵硬的需求,走向了鲜活的“好险,差一点点就死了”。
这一集中文画外音出现的时候,第一感觉是尴尬,奇奇怪怪的,但看到最后“在欧罗巴的黑色星空下”,居然接受了这独白。
这一集中,古罗马式斗兽场,被改成了长路奔袭的跑道模式,甚至召唤来了恐龙等巨兽,女主驰骋巨物、手持利刃、刀头舔血求一口生机,动作层面挺好看。
所谓的贵族男女们,看着斗兽场的人九死一生,饮酒自欢,画面是无言的对比和谴责。
最终女主复仇、血染一对新人,是奴隶奋起反抗很有力量的一击。
古老野蛮斗兽场,和木星外太空的未来式科技感,混搭出了很有冲击的碰撞感。
可惜的是,忍了半天十集才出这么一集优秀能看的,一整个像是忍耐性测试,看看你忍受折磨,能够忍到第几关。
这种苦我在烂片堆里已经受够了,你们爱死机也来一遍?
来源:舒心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