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戴珊炫耀豪宅食品储藏室被批,曾因水龙头24小时不关被批评浪费

非凡影视 欧美明星 2025-05-09 16:16 2

摘要:镜头里,她光着脚丫走进改造自车库的步入式食品储藏室,对着镜头笑得灿烂:“欢迎来到我的小天地,我的食品储藏室,多年来大家一直求我展示这里,现在终于让你们看看奇迹发生的地方。”

2025年5月7日,科勒·卡戴珊在YouTube上发布的一段视频再次将自己推上舆论风口浪尖。

镜头里,她光着脚丫走进改造自车库的步入式食品储藏室,对着镜头笑得灿烂:“欢迎来到我的小天地,我的食品储藏室,多年来大家一直求我展示这里,现在终于让你们看看奇迹发生的地方。”

货架如同图书馆般延伸至天花板,82种调味料按酸碱度分类存放,马提尼酒杯悬在孩童够不到的顶层,连狗粮罐都贴着“非转基因认证”标签。评论区却炸开了锅,有人惊叹“比我家客厅还大”,更多人则皱起眉头:一个3口之家真的需要这么大的“食品超市”吗?

01

1.2亿豪宅里的“食品王国”

40岁的科勒住在加州希登希尔斯“隐山”社区,这里是卡戴珊家族的聚居地,母亲克里斯·詹娜的豪宅就在隔壁,姐妹们的家也相距不远。她的独栋别墅占地1万平方英尺,2021年完工时估值1700万美元,大约是1.23亿人民币,单是这个由车库改造的食品储藏室,面积就超过普通家庭的客厅。

视频里,科勒像介绍艺术品般展示着每个角落:“我希望它看起来像个精致的农贸市场。”网格状的货架上,从有机坚果到网红零食分门别类,连儿童区都贴心地降低了层高,方便7岁的女儿特鲁和2岁的儿子塔图姆拿取。高处的玻璃柜里,马提尼酒具和水晶杯闪着光,她笑着解释:“越高的地方越‘成熟’,这些是妈妈的专属区域。”

她在视频中调侃大姐考特尼的极端有机饮食:“我保留了些加工食品,毕竟人生需要点快乐。”

最让网友吃惊的是她的“收纳哲学”:所有食品都从原包装转移到统一的玻璃罐或密封盒,标签机打出的保质期标签整齐排列。“必要时我们会补充库存。”她摸着一排刚补货的杏仁奶说道,转而又自嘲:“可能有点神经质,但这样真的很治愈。”当镜头扫过占据整面墙的零食区时,眼尖的网友数出至少20种不同品牌的薯片,对于一个常住人口只有3人的家庭来说,这样的储备量确实超出了“日常所需”。

02

炫富还是“生活艺术”?

视频发布24小时内,点赞量突破百万,但差评也如潮水般涌来。有人翻出她2024年因每月消耗870吨水被骂的旧闻“上次浪费水,这次浪费空间,有钱人的‘精致’真让人看不懂。”更多普通家庭主妇在评论区晒出自己拥挤的厨房储物柜:“我家整个厨房还没她的零食区大,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猩猩还大。”

争议的核心在于“必要性”。数据显示,美国普通家庭的食品储藏室平均面积约10平方米,而科勒的储藏室至少30平方米,相当于许多城市家庭的主卧。更有人算了笔账:按美国人均年食品消费量计算,这些储备足够50人吃3个月。

“与其说是储藏室,不如说是奢侈品陈列柜。”一位食品行业从业者在采访中表示,“普通家庭追求实用,富人却在追求‘生活方式的仪式感’。”

科勒并非不知道争议,她在视频里特意提到大姐考特尼:“我没法完全模仿她的有机饮食,但内心深处会努力。”这句看似调侃的话,暴露了卡戴珊家族内部的“人设分化”,当考特尼主打“健康妈妈”、金·卡戴珊沉迷美妆帝国时,科勒选择用“精致主妇”的形象突围。但在经济下行期,这种脱离大众生活的“精致”,难免显得刺眼。

03

当奢侈消费撞上环保红线

如果说食品储藏室的争议是“炫富审美”的分歧,那么2024年的用水事件,则直接触碰到了环保红线。当年6月,《洛杉矶时报》曝光卡戴珊家族每月消耗870吨水,相当于普通美国家庭10年的用水量。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在加州持续干旱、政府呼吁节水的背景下,这样的浪费显得尤为刺眼。

调查发现,用水量超标并非因为人口多,因为科勒家中常住只有她和两个孩子,真正的“元凶”是24小时不间断的景观喷泉和循环泳池系统。有邻居透露:“他们家的喷泉比公园里的还壮观,水流声整夜不停。”换算成具体场景:这些水足够装满350个标准浴缸,或是让一个干旱地区的村庄维持3个月的基本用水。

面对指责,卡戴珊家族公关团队迅速回应,称已安装节水设备,会“逐步降低消耗”。但网友并不买账:“不是装不装设备的问题,是根本不该有这种浪费的设计。”要知道当明星在社交平台炫耀泳池派对时,干旱区的孩子还在喝浑浊的雨水。

04

奢侈消费的蝴蝶效应

这两起事件像两面镜子,照出美国社会日益扩大的财富鸿沟。数据显示,最富有的1%人群掌握着全国40%的财富,而卡戴珊家族正是这种“超级富豪”的缩影。

他们的生活方式通过社交媒体放大,形成一种扭曲的“成功模板”:装修要请明星设计师,食品要按颜色分类,连喝水都要讲究“仪式感”。

但普通人感受到的不只是羡慕,更多是割裂感。当科勒在视频里轻描淡写地说“必要时补充库存”时,美国有12%的家庭正面临食品 insecurity;当她的喷泉每晚消耗百吨水时,中西部农民正因干旱颗粒无收。这种现实与虚幻的对比,让“炫富”不再是个人选择,而成为一种社会情绪的引爆点。

更值得关注的是榜样效应,作为拥有2亿粉丝的公众人物,科勒的每个举动都在传递某种价值观。年轻粉丝可能会模仿她的收纳方式,却意识不到背后的经济成本;中年妈妈们看着她的“完美储藏室”焦虑不已,却忽略了这背后需要的不仅是时间,更是天价装修费和源源不断的采购预算。这种“精致生活”的神话,正在悄悄制造新的焦虑:你不够“精致”,是因为不够努力吗?不,是因为不够有钱。

05

奢侈的边界在哪里?

事件发酵一周后,科勒悄悄关闭了视频的评论区,但讨论仍在继续。有人翻出她2019年参与公益的照片,感慨“为什么不能多秀秀慈善行为”;也有人理性分析:“富人有权利享受财富,但炫耀时请保持对现实的敬畏。

这让我想起去年参观的一个社区菜园,居民们分享着自己种的西红柿和黄瓜,脸上的笑容比任何奢侈品都动人。原来真正的“生活仪式感”,从来不是整齐的标签和昂贵的餐具,而是对生活本身的热爱与珍惜。当科勒们在豪宅里计算着如何让食品储藏室更美观时,或许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人在为下一餐的粮食和干净的水源发愁。

奢侈没有错,但过度的炫耀会让人迷失。希望有一天,明星们的社交媒体上,除了华服和豪宅,还能多一些对社会的关怀。毕竟,真正的影响力,从来不是来自你拥有多少,而是你能为这个世界改变多少。[给你小心心]

来源:观文史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