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阿甘正传》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此心安处》,今年4月在全国上映。影片改编自理查德·麦圭尔的同名漫画《HERE》,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主演。时隔30年,再次集结的三人,带出同一屋檐下跨越百年的家庭群像,带观众体验从史前文明到现代社会
由《阿甘正传》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此心安处》,今年4月在全国上映。影片改编自理查德·麦圭尔的同名漫画《HERE》,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汤姆·汉克斯、罗宾·怀特主演。时隔30年,再次集结的三人,带出同一屋檐下跨越百年的家庭群像,带观众体验从史前文明到现代社会,不同时代的住客在此经历的爱恨别离与欢笑泪水。
我们专访了罗伯特·泽米吉斯。对话中,这位以《阿甘正传》等经典作品闻名于世的导演,展现了他对电影、时间与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
“时间是最适合电影表达的主题,”罗伯特·泽米吉斯说。对他而言,电影艺术最迷人的特质就在于其操纵时间的能力——它能将转瞬即逝的瞬间凝固成永恒。
泽米吉斯谈到对人类处境的观察,他说,我们和几千年前的人并无不同,“拥有同样的梦想,感受同样的恐惧、爱与失去。”变化的只是外在的技术与环境,而人类情感的核心始终如一。这种认知使《此心安处》在一丝幽默中,触达人性最普遍的共鸣。
跨年龄技术让汤姆·汉克斯与罗宾·怀特两位演员跨越时间,泽米吉斯与片场工作人员一起,见证了最令人动容的一幕:“他们像在照一面时光之镜,惊讶、感动,仿佛与年轻的自己重逢。”这之前,三人已经多次合作,他们在漫长时间里互相回望,彼此陪伴。
“每个瞬间都珍贵而不可重复。”泽米吉斯说。这句话不仅概括了他的电影哲学,也道出了人生真谛。他的镜头,不仅讲述了故事,也成为一面映照时间,映照自我的镜子。
Q-北京青年周刊
A-罗伯特·泽米吉斯
Q 怎么想到创作这样一部电影?是什么让您觉得需要在2024年重提“家”与“女性”相关的议题?
A 我是在一本漫画小说那里得到启发,这本小说也是从某个房子里某个房间的视角展现的,其中就包括了家庭、女性这些主题。实际上,我觉得并不是在2024年需要重提这两个议题,家与女性,应该是我们一直需要讨论的议题。
Q 您有过影片里这样和家人们一起生活的经历吗?是否有哪些设置调用了您自己的经验?
A 肯定是没有完全一样的经历的,但影片里涉及到一些元素,或者有一些特定的时刻,是和我自己的家庭很类似的,比如说电影里面有展现大家一起坐在地上看电视,还有一家人一起过感恩节,一起吃饭,一起看家庭录像的片段,这些元素都是我亲历的。
Q 在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有没有一个场景或是某几个片段会经常出现在您的脑海中?
A 一开始创作剧本时,脑子里肯定会浮现一些特定的时刻,或者说特定的场景,是我很想要在影片里呈现的,但具体制作起来,就需要不断根据实际的情况做调整,当然有一些片段还是会不断地出现(在脑海中),因为这部影片的画面更多是基于那本漫画小说,所以比起大家的设想,它实际场景更多还是来自书里。
Q 为什么是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您是如何向他们两人介绍这个故事和角色的?
A 实际上我在和埃里克·罗思(Eric Roth)一起创作这个剧本的时候,就在想到底哪两位演员是最适合剧中的 Richard 和 Margaret 这两个角色的呢?当时我们两个都是第一时间想到了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所以我们当时就把剧本发给了两位演员,和他们介绍了故事和角色,两位演员也是在阅读剧本当下立即决定出演这个项目。
Q 为什么一瞬间就决定了是他们两人?
A 首先两位都是我合作过非常多次的演员,而且在我们三人职业生涯中,我们也都互相关注彼此的发展和所呈现的新作品,我们互相是非常了解彼此的。此外对于本片,两位演员的年龄都非常合适,而且他们作为演员,对角色的灵敏度把握得非常好。
Q 那么,演员的人选对您安排剧情有影响吗?
A 这个倒没有,因为我们是根据剧情来选择了演员,演员也是根据剧情做出表演的。
Q 你们三人关于本片聊得最多的是什么?
A 聊的最多的是剧本和角色的细节,并且这个讨论是贯穿整个电影制作过程的。我们需要一起去探讨影片的架构,人物的背景,人物的情绪和情绪背后的原因,这其中有些是剧本本身没有呈现出来的,所以会在彩排中不断沟通、探讨。
Q 作为导演和朋友,您希望这个影片带给大家什么?
A 对于观众来说,我希望观众首先能够被这个电影打动到,能够在观影后受到启发,能够更好地思考,意识到我们的生命(或者说生活)是不断变化的,每时每刻都非常宝贵,我们需要记住每个时刻所发生故事,因为任何故事都是转瞬即逝的,不可能再重复发生一遍。
Q 本片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就是时间。现在,您如何看待时间?对已经过去的时间,您的情绪是什么?
A 时间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也是一个非常合适作为电影主题的话题,因为电影本身也是一种能够操纵这个时间的艺术形式。我也非常喜欢把时间作为这部影片的主题来讨论。时间不断向前,这也是我们《此心安处》这部影片的主题,我个人时间的看法是,首先我觉得时间是一直存在,且不断变化的,时间过去,事情发生,就会产生现实,对于时间,我最想表达的是,我们一定要关注当下。
Q 对您和演员们、工作团队来说,使用跨年龄技术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看到年轻的汤姆·汉克斯和罗宾·怀特时,您是怎样的情感和反应?他们自己又是什么反应呢?
A 对我来说,当我看到我们想要呈现的视觉效果真的很成功地呈现时,就是终于放心了,长舒了一口气的感觉,而且我觉得整个的呈现是非常完美的。
我记得当时汉克斯和怀特在看到这个视觉效果时的第一反应,他们是非常惊叹的,就是不敢相信,因为他们感觉自己就像在照镜子,但是这个镜子其实是一个时光机,映照出的是很多年以前年轻的他们自己,但镜中人物的行动又来自他们当下,正在拍摄的影片,所以当时大家也是感触颇深,所有人都是非常的惊讶,对于整个呈现的效果也都无比感动。
Q 放到您自己的作品序列里,《此心安处》对您职业生涯的意义是怎样的?
A 暂时很难来具体说明这部电影对于我的职业生涯的意义,现在的我只能说,这部电影的出现恰逢其时,因为之前我并没有类似的创作计划,但这部电影就是这么完美的在如此合适的时机出现了。
Q 在电影里的时间跨度很长,看过之后好像我们和几千年的人没有太大的区别,都遵循着相同的生命过程,您怎么看待人生主题的重复性?您觉得我们和几千年前的人有什么区别吗?
A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而且我也完全同意你说的,可能我们和生活在几千年前的人就是没有太大的区别的,我们都有共同的梦想要去追逐,对生活也都充满热情,都有同样的恐惧,会经历同样的失去,会对爱有同样的感受,也都充满能量与活力,唯一变化的是生活的环境,以及我们能够应用到的技术,但是从人本身的情感的体验上来说大家实际上区别不大。
Q 您从工作中得到的快感是什么?对您来说,这么多年持续地创作,带给您最多的是什么?
A 我能够从创作(或者说工作)的过程当中获得极大的快感,而且我也确信,能够一直从事艺术创作,就是我这一生最有兴趣,也是最有激情的事,所以持续多年的创作,最多的就是这样的愉悦与快感。
Q 您是如何在一次次的创作中贯彻您想要讨论的主题的呢?
A 一般还是基于剧本,或者说对呈现剧本的思考,因为不是基于故事本身的呈现效果通常不太令人满意,所以我还是会首先选择、打磨剧本与故事本身。
Q 也就是说,您在选择剧本、选择主题的时候,就会选择自己非常有想表达的欲望的题目?
A 是的,没错,而且这种感觉是没有办法预测的,有可能只是当下我本人特别想要表达它的一种感受。
Q 您的作品里总是带着一点荒诞跟幽默,这种习惯来自哪里?有没有相似的生活经验,或者说是某一部电影作品审美影响到了您?
A 我觉得在影片中融入一些幽默的元素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本身电影的目的所在,就是要让观众感受到娱乐性,而且大部分观众都是喜欢电影里含有一定幽默元素这件事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影片创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点。
在这一点上,希区柯克的影片对我有过助益,因为希区柯克在拍摄悬疑题材时也会在其中融入幽默的元素,这对于观众也是一种情绪的释放,让大家的观影更舒服。
Q 有没有哪种状态,是您认为一个创作者应该警惕的?相对应的,有没有哪种状态是应该追求的?
A 我觉得作为一个创作者,不需要有任何的一个状态是需要你去警惕或是追求的,作为电影人,我们对于电影的创作过程其实既跟我们日常做一顿饭一样日常,也我们一生去寻找爱一样,需要你愿意做决定,去冒险,所以我想创作者不应该有这种对自己视野的限制。
Q 您是一个非常有童心、幽默的导演,有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某事的态度、想法产生了与过去不同了的经历?
A 还没有这样的种经历,虽然年龄在不断变化,但我的想法还是像一个17岁的青少年一样。(笑)
Q 最后给年轻人或者年轻电影人一个建议吧!
A 建议就是一定要一切从心出发,充满热情。
文、编辑 韩哈哈
资料提供 片方
潘展乐:赛场上没有退路 只有拼到底
张雨霏 蝶变之后
王羽佳:探索不止 恒动不息
汪顺:年龄只是数字 实力说明一切
王欣瑜:保持初心,享受比赛和网球本身
新刊
「 2025年4月24日 李娜 」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