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洛杉矶的梅尔餐厅向来以家庭汉堡和复古风情闻名,但4月6日这天,它却成了金・卡戴珊的 “性感秀场”—— 她侧躺在老福特引擎盖上,穿着裸色塑身衣,身旁站着三个孩子,身后是堆满汉堡和塑身衣的货架。
洛杉矶的梅尔餐厅向来以家庭汉堡和复古风情闻名,但4月6日这天,它却成了金・卡戴珊的 “性感秀场”—— 她侧躺在老福特引擎盖上,穿着裸色塑身衣,身旁站着三个孩子,身后是堆满汉堡和塑身衣的货架。
这一幕迅速引发全网争议:“当妈的人了,还当孩子面卖弄性感?” 但更多人嗅到了熟悉的卡戴珊式营销套路:争议越大,卖得越火。
卡戴珊的塑身衣快闪店选址堪称 “精准打击”:家庭餐厅里,年轻妈妈们边啃薯条边试穿束腰,孩子们在旁嬉闹。
这种 “罪恶感营销”(Guilty Pleasure Marketing)正是她的拿手戏 —— 用反差场景刺激话题传播。但当她9岁的儿子圣(Saint)与穿着高跟鞋的母亲几乎齐肩时,舆论炸锅了:“孩子不该成为商业噱头的背景板!”
卡戴珊的塑身衣品牌SKIMS成立仅4年,估值已超40亿美元,秘诀正在于 “争议变现”。从真空穿皮草大衣到 “腰臀比挑战”,她的每次出圈都遵循 “触发道德讨论 — 收割社交流量 — 转化销售额” 的链条。
此次争议中,品牌官网访问量暴增300%,经典款裸色塑身衣24小时内售罄。
卡戴珊事件折射出明星品牌的生存法则 —— 在道德争议与商业利益间走钢丝。类似案例早有先例:蕾哈娜的孕期裸肚照让内衣品牌Savage x Fenty销量翻倍,但同时也被批物化女性。
数据显示,这类 “道德模糊营销” 的转化率比传统广告高出47%,但品牌需承担35%的潜在用户流失风险。
不过卡戴珊似乎吃准了受众心理。她的核心用户画像(25-35岁都市女性)中,68% 认为 “女性有权自由定义性感”。正如她在《华尔街日报》采访中所说:“当人们讨论我的身材时,我的收银机正在唱歌。”
这场 “引擎盖上的争议” 终将随热搜更迭而褪去,但卡戴珊的营销教科书又添新案例。在注意力经济的战场上,她用实际行动证明:商业世界没有 “政治正确”,只有精准戳中人性痛点的生存法则。下次当她再以出格造型刷屏时,或许我们该问的不是 “该不该”,而是 “怎么学”—— 毕竟,骂声与钞票齐飞的画面,早被写进了她的财报。
来源:榴芒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