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MDb评分1.5分,豆瓣4.0分,观众用“烂到脚趾抠地”“侮辱智商”等评论刷屏。
尽管已经吐槽了很多遍,但我还是忍不住再次吐槽。
2025年3月21日,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全球上映。
这部耗资2.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9.4亿元)的“史诗级制作”,18天后交出的成绩单是:
中国内地票房900万元人民币,全球票房1.77亿美元。
连成本的三分之一都没赚回来。
口碑也是一路下滑。
IMDb评分1.5分,豆瓣4.0分,观众用“烂到脚趾抠地”“侮辱智商”等评论刷屏。
一部承载无数人童话记忆的经典IP,为何沦为迪士尼史上最惨烈的滑铁卢?
从选角开始,这部电影就踩中了观众的雷区。
拉丁裔演员瑞秋·齐格勒饰演的白雪公主,肤色与原著“肌肤如雪”的设定形成刺眼反差。
编剧试图用“暴风雪中出生”强行解释,却让观众嘲讽:“白雪公主变‘棕雪公主’?”
更讽刺的是,盖尔·加朵饰演的邪恶皇后美艳动人,与瑞秋同框时,网友直言:“魔镜说谎不脸红?”
戏外的争议此起彼伏。
瑞秋被曝歧视亚裔:拒绝与亚裔博主合影,却对白人粉丝笑脸相迎;
争议发酵后,她竟在社交媒体竖中指挑衅。
观众用脚投票:“这样的‘公主’,不配赚我的电影票钱。”
迪士尼试图用“现代价值观”重塑经典,却彻底撕裂了故事内核。
王子变成了偷土豆的小偷,未经允许强吻昏迷的公主;
经典歌曲《有一天我的王子会来》被替换为女权主义口号;
七个小矮人沦为工具人,被CG改造成“魔法生物”,既冒犯侏儒群体,又让观众直呼“恐怖谷效应太出戏”。
结局还是一如既往地荒诞:白雪公主用“念士兵名字”的方式感化敌人。
观众怒斥:“这是童话还是过家家?”
2.7亿美元的制作费,换来的却是廉价的视觉灾难。
森林场景被批“像儿童剧布景”,魔法特效充满塑料感,连毒苹果都像“十元店道具”。
为“zzzq”将七个小矮人改为CG动画,结果既失去真人表演的生动,又因形象诡异引发观众不适。
惨败的余震正在蔓延。
由于《白雪公主》票房崩盘,迪士尼已紧急叫停《魔发奇缘》《长发公主》等真人改编项目。
内部人士坦言:“观众对zzzq和炒冷饭已经彻底疲劳。”
《白雪公主》的失败,给迪士尼敲响警钟:
当“zzzq”凌驾于故事本身,当经典IP沦为流量棋子,再华丽的特效也救不回观众的心。
这部电影最讽刺的结局或许是——它让所有人看清:童话的纯粹,从来不是靠“正确”来守护的。
来源:冰激凌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