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然而,由于电影在改编时将她的高光时刻大量删减,沦为了一个给哈利系鞋带、递蛋糕的扁平角色,甚至与哈利的感情线都显得突兀。
原著中的金妮·韦斯莱是位多才多艺的酷女孩。
她是天才追球手、恶咒高手,还有着韦斯莱特有的幽默感。
然而,由于电影在改编时将她的高光时刻大量删减,沦为了一个给哈利系鞋带、递蛋糕的扁平角色,甚至与哈利的感情线都显得突兀。
这些删改使电影中的金妮失去了原著中的独特魅力。
1、电影中的她和哈利没有化学反应
电影版哈利与金妮的情感线堪称是灾难。
两人毫无化学反应,互动戏份也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僵硬。
剧本的单薄塑造是很重要的原因。她对哈利仿佛粉丝追星,根本没有自己的高光,哈利与卢娜互动都要比和金妮更有火花。
2、邦妮·赖特的形象不太适合金妮
原著中的金妮是一个鲜活灵动的红发女王,但邦妮·赖特扮演的金妮更像一个木头美人。
金妮在施展蝙蝠精咒时的英姿、与哈利斗嘴时的机敏都消失了,大荧幕上只剩下她作为哈利背景板的尴尬。
这可能也和邦妮·赖特的外形有很大关系,她非常适合扮演高冷美女,与金妮的人设不太符合。
3、感情线发展很突兀
前四部电影中哈利与金妮毫无情感伏笔。
前期的金妮表现很腼腆,全程零存在感,与哈利既无友情铺垫更无暧昧痕迹。
虽然第五部时,金妮的戏份有一点点增加,但仍是一个边缘人物。
而到了第六部时,二人的关系“突飞猛进”。对于没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只会满头问号:他们什么时候看对眼的?
4、金妮的魔法天赋没有得到展现
金妮在书中虽然是个女N号(按照戏份),但她的魔法天赋可不是女N号级别的。
她15岁时就精通了蝙蝠精咒这样复杂的恶咒,飞行才能与黑魔法防御术同样出色。
斯拉格霍恩也因其卓越的魔法才能破格邀请她加入鼻涕虫俱乐部。要知道,只有家世显赫或是天赋异禀的学生才会受邀,金妮是少数凭实力入选的学生。
但在电影中,她只是一个需要别人保护,被情所困的小女孩。
5、吻戏有点尴尬
金妮与哈利的First Kiss是很重头的一场戏,但两位小演员可能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经验,塑料感接吻确实令人有些尴尬得脚趾抠地。
再加上贴脸镜头与煽情配乐,让这场本该浪漫的告白变得毫无情感说服力。
可能观众被迫接受这对官配的唯一理由,是哈利前任秋张的告密行为更惹人厌,而这是电影另中一个比较糟糕的改编。
不得不说,或许《哈利·波特》电影不太擅长拍摄感情戏吧。
来源:英雄娱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