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影史票房第一《阿凡达》中的关键科技,与中华文明复兴有关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5 10:00 3

摘要:人类文明进程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持续的隐喻——对人类历史各个阶段的人,隐喻“人类终极文明”的存在,直到现代,我们所接触到的所有一切文化、科技形式,同样是在隐喻、引导人类去发现其背后的“世界本来面貌”。

人类文明进程的本质,其实是一种持续的隐喻——对人类历史各个阶段的人,隐喻“人类终极文明”的存在,直到现代,我们所接触到的所有一切文化、科技形式,同样是在隐喻、引导人类去发现其背后的“世界本来面貌”。

把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我们发现,中华文明从其起源女娲伏羲时期开始一直到现代,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就是为整体人类传承一种终极文明。

这种终极文明是:

对完整的世界是一种“重叠结构世界”的系统认识与全面应用。

其中包括:

在“重叠结构世界”中,完整的人也是一种“重叠结构人体”,在“重叠结构人体”中进行不同人体间的“心智系统转换”,进而开发出人的隐藏技能——隐含在人体内的“认识世界以及自身”的最高能力,并且,把这种最高能力应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各种关系的最和谐。

这方面内容在此不再赘述,详细介绍请看文末“往期精选”中的文章《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重叠结构人体、心智系统转换?》。

而中华大地以外的西方文明,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是:

建构一种知识背景,以及体验手段,帮助人类来认识承载在中华文明中的人类终极文明。

所以,从一个大的视角来看,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现代化的文明社会,很多元素都是为了帮助人类来认识这个终极文明的。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已经分析了虚拟现实(VR)技术,而这一篇文章,我们将以大家所熟悉的科幻电影《阿凡达》中的一个关键科技为例,来进行分析,以此帮助读者在自身的“意识空间”中建立珍贵的“意识影像”。

高居世界影史票房第一的电影《阿凡达》,对于现代人学习在“重叠结构人体”中进行“心智系统转换”有非常大的启迪作用。

《阿凡达》这部电影的内容结构,其实很老旧,只是把白人殖民美洲的历史故事,转移到了地球人对外星球进行殖民的故事框架中。

之所以《阿凡达》至今都能位列世界影史票房第一,是因为采用了颠覆性的3D立体技术制作电影大片所带来的巨大视听震撼。

而对于学习人类终极文明来说,比视听震撼更为重要的,是《阿凡达》中创造的一种未来科学技术,正确认识这种科学技术,对实现人类终极文明是有帮助的。

由于地球人无法直接与外星球的原住类人生命直接沟通,于是,创造了一个与原住类人生命一模一样的生物体,但是,这个生物体被地球人造出来后,并没有人类一样的意识,只是一个不会动的植物人,于是,地球人又创造了一种设备,可以把地球人的意识转移到这个生物体上,经过这样的转移,这个被转移出意识的地球人,变成了植物人,而那个接受了地球人意识的生物体,则拥有了意识,活了过来,可以在外星的空间中自由活动,与外星球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这样,这个生物体实际上就变成了那个被转移出意识的地球人的“化身”,而“化身”的英文就是Avatar,音译成中文是“阿凡达”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三身四智”之说,其中,最外面的“显性人体”这一层,就被称为“化身”

而这个带有地球人意识的“化身”,一旦融入了外星类人生命的社会环境以后,这个“化身”完全放弃了之前所接受的地球人给予的使命与任务,彻底融入了外星人的社会中,从根本上用外星人的价值观、意志来看待地球人的入侵,结果,他成为了带领外星人反抗地球人入侵的首领,成功击退了地球人的入侵。

《阿凡达》的这种“意识转移”的技术,并不是幻想,而是在人类真实的“重叠结构人体”中,人人都已经遇到,组成人类思想最核心的“感知的主体”,也是从“隐性人体”深处被转移到了“显性人体”中,“感知的主体”一旦陷入到“显性人体”中以后,就会完全按照“显性人体”上的“意识设定”来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己,以及这个社会中的各种价值观,并且沉迷其中,而忘却了来时的路。

本文提到的“心智系统转换”、“感知的主体”、“显性人体”、“隐性人体”、“三身四智”等概念,在文章《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重叠结构人体、心智系统转换?》中,都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想了解的读者,请看本文结尾“往期精选”中的这篇文章。

观看《阿凡达》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要“反诸自身”

现在每一个人,在所谓的现实社会中,其实都是在某种“化身”中,用“化身”的意识来看待这个“化身”的世界;

在人类社会中,我们所遇到的所有矛盾和问题,都在于过度地执着于用“化身”本身的“意识设定”来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在这样的情景下,人类的矛盾是永远无法避免和消除的,只会越来越激化;

认识到自身也是“意识转移”后的“化身”,这是观看《阿凡达》的根本意义所在。

中华文明中的人类终极文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并没有失传,《帛书·老子》《郭店楚简·老子(甲本)》《大学》《中庸》《论语》都是对这种方法的论述。

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心智玩家

往期精选

什么是重叠结构世界、重叠结构人体、心智系统转换?
亲身体验《老子》论述的高维空间
AI无法突破的鸿沟竟藏在人体内?中华古文明早已给出终极答案

中国古文字“本源字义”的核心原理、典型文字的深度分析,请看专题视频,发布在心智玩家的专栏《“黄帝密文”识字班》

马王堆《帛书·老子》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详情,发布在专栏《解放“道德真经”》

《老子》上古本《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心智系统转换”方法,完整上传于专栏《黄帝老子真经》

《大学》《中庸》《论语》中用“本源字义”记载的由孔子实践和总结的独特“心智系统转换”方法,非常适合现代人从基础到进阶一步步练习“心智系统转换”,详情发布于专栏《向孔子学功夫》

真正复兴中华原生文化,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需要心智玩家的读者共同参与:共同学习“心智系统转换”,在自己的生活中应用“心智系统转换”,成为中华文明复兴的最早实践者与分享者。

来源:心智玩家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