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熵增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4-03 09:53 1

摘要:2020年看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信条》,知道了“熵”这个概念。作为诺兰的影迷,看他的电影只要求自己能弄清时间线即可。弄清了时间先后,纵然是一部讲时空穿梭的故事,对“熵”也不需要做更多理解,就能看懂电影讲了什么故事。

1.

2020年看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信条》,知道了“熵”这个概念。作为诺兰的影迷,看他的电影只要求自己能弄清时间线即可。弄清了时间先后,纵然是一部讲时空穿梭的故事,对“熵”也不需要做更多理解,就能看懂电影讲了什么故事。

去年年底,在一次聊天中次听到“熵增定律”,得知世界注定混乱的定论。结合自己当时正在经历的一些事,提出了“我们终究会老去、死亡,但还是会通过运动等方式,让自己的生命更有质量、延缓衰老”的观点。显然这在大规则面前不堪一击,所以决定一边自我疗愈,一边以一种唐吉坷德式的精神继续对抗现实的熵增。

再后来,一系列悲剧新闻,让我看到了“社会校正”这个词。比如路易吉事件,他用暗杀某保险公司高管这种极端的方式,让更多人看到保险公司不合理的理赔流程。如果“混乱”是必然的,保险公司不合理的理赔流程就是顺应规则,但如果混乱程度达到一定阈值时,会有扰动事件出现。压住扰动的力量会升级,扰动也会随之升级。双方的博弈直到问题解决,或不解决也没关系为止。

“社会校正”让我重拾一点信念,面对熵增定律时,却依旧难免悲观。后来知道,“熵增”是一个让万物都绝望的定律,我的“悲观”反而透着“乐观”的底色。

2.

我对熵增的悲观情绪,彻底终结于看过《直到时间的尽头》这本书。能读这本书也是一场误会,单纯觉得封面设计好看,觉得应该读一读,拿回家才发现是物理科普读物。好在那本书没想得那么难,有些主题我也很感兴趣,比如意识,也就慢慢地读完了。

作为物理科普书,里面有很多关于熵的讨论。当看到“生命也是熵增的结果之一”,有了很多想法,一些曾困住自己的卡点也在那一瞬间打通。

最先想到的是,万物避免不了熵增结局,但有些熵增会带来熵减。比如指甲长长了,我们会用指甲刀等工具剪掉多余的指甲。于个体而言,长长的指甲是熵增,从无到有的指甲刀也是熵增,这两种熵增遵循着各自的功能,给个体带来熵减。

如果用上面的结论看薛定谔的“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主”,就不像之前那么悲观和无奈了。这也是为什么书中提到,抛开上帝视角,从原子力学的角度看,每次混乱都会有新的秩序出来,虽然混乱是注定的,但秩序总会是最后胜出的那一方。

3.

之后又想到了熵增质量和自我的联系。

熵增质量不难理解,与“好”“坏”无关,而是是否“应景”。如果钱包、智能手机、汽车、宠物狗,出门只能带一样东西,你会怎么选?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智能手机,它能帮我们解决很多出行时要面对的问题。智能手机对“出门”来说是有需求的熵增,其它的会显得没那么重要。当然,如果出门的目的是遛狗,带宠物狗是优质熵增,其它的则没那么重要。

如果熵增在我们的一生中必不可少,至少可以在有限的选择里,尽可能给自己选择优质、需要的熵增结果,而非一味地简单追求熵减,或让自己沉浸在熵增的苦恼中。

顺着这个思路,我又想到了包括自己在内,很多人会面临的一些与个人成长有关的困扰。比如难以建立新的关系,恐婚,总是赚不到钱等等。新的关系、长久的关系、财富,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人生熵增的结果之一,很多人在抵御低质熵增的同时,也挡住了优质熵增发生。

用一个很通俗的话解释这个现象是:不懂得如何去恨的人,也不会懂得如何去爱。

4.

从“熵”的角度看,生物进化是“熵增”,比如鸟长出了翅膀、鱼长出了腮、人学会了打猎。我们的一生也在不停地经历“熵增”,骨骼、肌肉生长,身体变大;学习了各种技能,等等。从结果看,一些熵增反而提高了个体的生存机率。

熵增确实给已有的秩序带来混乱,也通过提高质量的方式减少混乱,比如穿衣。想想小时候,家长给什么穿什么,在搭配体系中,颜色、风格,甚至大小都是混乱的。长大后我们开始按自己的喜好穿衣服,有人还攻读了相关专业,还有相关从业者,他们通过提升审美,让寻常衣物有了新的秩序。

这个过程,从内在看是“熵增”,因为我们加入了自己的意愿、学过的知识。而从视觉看,因为搭配效果有了较高的审美价值,原本混乱的穿搭变得有序,则是一个“熵减”结果。

5.

关于“熵”的思考,有上面的结果对我来说已经实属惊喜,但还是本着尊重科学的态度,找了一下熵增定律。以为会与我想的互斥,没想到有十分吻合的部分。

熵增定律在专业领域的定义是:孤立的系统中,如果没有外力做工,系统的总混乱度(熵)会不断增大。

用物理的思路解题,如果系统不再孤立,或有外力干预,熵减就有可能发生。想想黑洞吧,它对地球来说是外力,所有进入黑洞的物质都会从原系统中消失,消失的物质对原系统来说就是“减”。

熵增是逃不掉的终局,而生命具备对抗熵增的力量,可能阻力只有一点点,也是麦克斯韦妖存在的证据呀。

来源:老王的科学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