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86 年 4 月 26 日,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发生蒸汽爆炸。接连的爆炸让大量放射性物质暴露在室外,随云层飘移影响了大半个欧洲甚至北美。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至今没有定论,联合国估计,灾难影响到了 350 万人,污
HBO上线的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因为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当局试图掩盖真相的犀利呈现而获得了好评。
1986 年 4 月 26 日,乌克兰普里皮亚季市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反应堆因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发生蒸汽爆炸。接连的爆炸让大量放射性物质暴露在室外,随云层飘移影响了大半个欧洲甚至北美。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至今没有定论,联合国估计,灾难影响到了 350 万人,污染了近 5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过,爆炸发生后,苏联政府想的最多的并非解决危机,而是如何掩盖。5 月 6 日上线的第一集呈现出了这样的画面:以为只是在执行救火任务的消防员因为核辐射而皮肤溃烂,而由于没有收到警告,听到爆炸声而聚拢的人民还对火焰的颜色啧啧称奇。
最讽刺和犀利的莫过于一位老领导在会议室训话的场面。他告诫众人:“以我的经验,当有人问一些和自己利益不那么相关的问题时,应该告诉他们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好,国家的问题就交给国家。”
《切尔诺贝利》的主创编剧克雷格·麦辛此前以恐怖系列的作品(《宿醉》《惊声尖叫》系列)而为人们熟悉。五集的迷你剧将分别呈现官方、科学家、医务人员等不同人员面对事故的应对。按照克雷格·麦辛的说法,他的本意就是表现不同的人对这个复杂事件的态度。“我从来没有想让任何人对此感到舒适。”
艾米丽·沃森在剧中饰演了一位苏联的核物理学家,为了寻找真相而努力。与杰瑞德·哈里斯饰演的瓦列里·阿列克谢耶维奇·列加索夫不同——列加索夫是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担任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调查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集的开头描绘的便是在当局监视下的他通过录音带公布事故未披露的细节后自杀的情景——艾米丽·沃森的角色是虚构的,克雷格·麦辛表示,苏联的女性职业人员对医疗和科学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艾米丽·沃森的角色便是这个现象的缩影。
《大西洋月刊》在评价该剧时写道,该剧一半是历史剧,一半是对贬低真相严峻代价的研究。《切尔诺贝利》对于隐瞒真相的描绘也被认为在这个“后真相”的时代有现实的意义。
“无论把《切尔诺贝利》的主旨运用到气候变化上,如今奉行‘另类真相’的行政,还是 Facebook 上那些反疫苗的长篇大论,麦辛的道德主旨都成立:真相终究会浮出水面。他提出的问题——不管他多大程度上自我意识到——是这个过程中是否总会有数以百万的人需要牺牲。”
来源:好奇心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