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多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看完《凤凰社》的电影后,或许都会觉得意犹未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并不让人意外。《凤凰社》故事复杂,人物众多,细节丰富,作为七部曲里最厚的原著,改编之后却是时长最短的一部电影(哈七的两部电影算作一部的话),篇幅仅138分钟,很难详细展开全部
许多没有读过原著的观众看完《凤凰社》的电影后,或许都会觉得意犹未尽。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并不让人意外。《凤凰社》故事复杂,人物众多,细节丰富,作为七部曲里最厚的原著,改编之后却是时长最短的一部电影(哈七的两部电影算作一部的话),篇幅仅138分钟,很难详细展开全部情节。因此,第五部的原著也成为观影必读。作为由光明转向黑暗后的第一学年,《凤凰社》的原著和电影一样,基调变得更加严肃,也为后期对抗黑暗势力埋下了层层伏笔和铺垫。
两个世界的连接
每年暑假,哈利都在女贞路4号掰着指头倒数返回霍格沃茨的日子。魔法世界的奇妙生活与姨妈家的枯燥日常仿佛是两个世界。三强争霸赛后,经历了塞德里克的死亡与伏地魔的复活,如此平静的女贞路生活更是显得格外不真实。
然而这个暑假,摄魂怪竟然出现在了小惠金区,打破了两个世界之间的“无形高墙”。原著前两章,读者和哈利一样惊异地发现:痴迷养猫的邻居费格太太竟然是哑炮;佩妮姨妈曾经和邓布利多通过信;五只猫头鹰一只接一只地飞到女贞路,不断带来让哈利的心情跌宕起伏的消息……而哈利竟然在一尘不染的客厅里,耐心地对姨妈姨父解释着摄魂怪、守护神和伏地魔。这一切都让《凤凰社》开篇悬念丛生。最令人意外的莫过于佩妮姨妈对魔法世界细节的脱口而出——
“他们看守阿兹卡班巫师监狱……好多年前——我听见——那个可怕的男孩——对她说起过它们。”
也是在这里,读者和哈利都没有反应过来,罗琳埋下了一个直到第七部接近尾声时才揭晓的、温暖而又悲伤的重要伏笔。
凤凰社的战斗与牺牲
第五部原著的暑假格外漫长。直到第十章,哈利才踏上了霍格沃茨特快列车。这是因为在前九章里,罗琳细致地描写了凤凰社的成员分工、魔法部的消极态度等复杂的背景。在“全英格兰最佳近郊草坪大奖赛”这个充满本土喜剧色彩的谎言里,姨妈姨父欢天喜地出门领奖,女贞路则迎来了凤凰社的九位成员,接哈利到格里莫广场12号候审。除了我们熟悉的穆迪、卢平、唐克斯、金斯莱,还有后文接连受伤或遇害的爱米琳·万斯、斯多吉·波德摩、海丝佳·琼斯等等。
随着格里莫广场12号的出现,电影通过阴暗的老宅、神神叨叨的克利切、窃窃私语的成员让我们感受到形势的严峻。而原著里,有一处被删减的重要情节是韦斯莱家的分裂。罗恩的哥哥比尔和查理都加入了凤凰社,借助自己的工作与外界维持关系,而珀西却相信了魔法部的说辞,选择离家出走,顺带写信劝说罗恩远离哈利。电影里还删减了海格与马克西姆女士一同辗转多地去拜访巨人营地,在岩洞里等待多日,与巨人首领和食死徒博弈等情节。
除了现任成员,原著还描绘了凤凰社早期成员的悲壮故事。穆迪(电影改编为小天狼星)向哈利展示了凤凰社成员的老照片,其中就有莫丽·韦斯莱的两个哥哥:吉迪翁和费比安·普威特。哈利十七岁生日时,韦斯莱夫人将费比安的旧金表送给他作礼物,到原著结尾的十九年后哈利仍然佩戴着这块表。
“吉迪翁·普威特,动用了五个食死徒才把他和他弟弟费比安杀死,他们战斗得英勇顽强……”
凤凰社早期成员
这张照片里还有纳威的父母弗兰克和艾丽斯·隆巴顿。电影里删减了这段圣芒戈魔法伤病医院的重要情节:哈利三人探望韦斯莱先生时,见到了纳威和奶奶来探望他的父母。而折磨父母的仇人贝拉特里克斯的越狱也是标志纳威成长蜕变的关键事件。自此之后,纳威在D.A.更加刻苦训练,最终成为了第七部中能够带领学生对抗卡罗兄妹、斩杀纳吉尼的真正的格兰芬多。
预言球的重量
最重要的是,原著通过凤凰社及其他人的牺牲,侧面刻画了伏地魔对预言的渴望和凤凰社对预言的保护——这是贯穿整部作品最重要的主线冲突。部分看过电影的观众或许会疑惑:为什么一定要诱骗哈利本人去拿预言球。原著里,我们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伏地魔的一次次尝试,也更能理解预言对大难不死的男孩的命运指引。
由于预言的重要意义,凤凰社成员排班轮流看守神秘事务司。首先,凤凰社成员斯多吉·波德摩在夺魂咒的控制下试图闯入神秘事务司、抢夺预言球,最后被关入阿兹卡班。随后,神秘事务司的布罗德里克·博德也被施了夺魂咒,试图抢夺预言球,却精神失常进了圣芒戈,又被食死徒送来的魔鬼网灭口。显然,伏地魔最初希望能够借凤凰社或魔法部之手拿到预言球,却接连失败……
最终,在阿兹卡班大规模越狱后,曾经在魔法部工作过的食死徒奥古斯特·卢克伍德才告诉伏地魔,只有和预言相关的人才能够取下预言球。伏地魔当时还未在公开场合露面,只是纠集了一批食死徒,暗中蛰伏,伺机而动。因此,诱导哈利去取预言球就成为了他最好的选择。而克利切的背叛最终给了伏地魔一个契机,能够利用小天狼星的幻象设下最终的陷阱。
电影篇幅有限,无法详细刻画双方波澜暗涌的争夺战。但正是一个个配角前赴后继的奉献与牺牲,将黑暗势力的残酷一次次撕开在读者面前,让故事的发展一步步走向更加艰难的对抗。
哈利的内心世界
看完《凤凰社》电影的观众,一定对哈利频繁的噩梦和焦躁情绪印象深刻。看到哈利最后坚持要去魔法部营救小天狼星,却导致所有人掉入食死徒的陷阱,也难免觉得他是个一意孤行、不顾后果、鲁莽冲动的男孩。但是读过原著,我们会更加理解哈利第五学年的心路历程,触及他内心的孤单、愤怒、迷茫。
塞德里克的死亡带来了不可消除的阴霾,哈利看待世界的视角已然不同。夜骐就是对于死亡具象化的体现(这里要特别感谢电影生动的还原)。对于哈利而言,这个暑假已经是无尽的煎熬。他等待着报纸上出现关于伏地魔的报道、期待着罗恩和赫敏的消息、渴望着邓布利多和小天狼星的关心。到了格里莫广场,哈利便开始对罗恩和赫敏大发脾气;两位好朋友又双双当上级长,连在火车上都不能和他坐在同一个包厢;最喜爱的朋友海格也不知所踪……这些都让哈利倍感孤独。这一年的报纸又将他写成了沽名钓誉、满口谎言的男孩。与第二部、第四部的哈利所遭受的负面舆论不同,这次的争辩是正与邪、生与死的核心矛盾。
在电影里,我们会看到哈利的梦境里不断出现长长的走廊,这些镜头或许有些意味不明。原著里,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伏地魔通过连接,将对预言的渴望加诸哈利,给哈利带来了很多性情的改变和精神的折磨。这些折磨让哈利的心态不断波动,负面情绪反复发作。韦斯莱先生遇袭后,哈利意识到自己能看到纳吉尼的视角,被自我厌恶和恐惧淹没。乌姆里奇的刁难、无法参加的魁地奇、压力巨大的O.W.L.考试、邓布利多的回避……这一切都让哈利第一次对霍格沃茨产生了排斥感。在陋居过完圣诞节后,他甚至恐惧回到学校。
雪上加霜的是斯内普“彻底失败”的大脑封闭术课程。哈利在冥想盆里看到了父亲和小天狼星与斯内普之间的针锋相对。原著里,斯内普发现自己最痛苦的回忆暴露在哈利面前,反应比电影里要愤怒很多。他气得“双唇颤抖,脸色苍白,露出了牙齿”,捏得哈利手臂发麻,“使足全身的力气”把哈利摔在地板上,最后还朝他砸了一个盛着死蟑螂的罐子。这件事情对哈利的影响非常深远,他心中的父亲形象已然坍塌,连看到金色飞贼都PTSD,却无法对最好的朋友倾诉。而在课程上经历了多次大脑攻击后,哈利不仅没能成功封闭自己的大脑,反而终于看清了梦境里的走廊通向的是神秘事务司的房间,最终不可挽回地踏入了伏地魔的陷阱。
霍格沃茨的校园对抗
第五部电影里塑造得最成功的形象,必然要属“差不多和小天狼星的妈妈一样好”的粉红癞蛤蟆乌姆里奇。她邪恶的笑容、甜腻的打扮、做作的姿势、强硬的态度,生动地立住了校园里人见人恨的反派大旗,激起了(几乎)全校师生的激烈反抗。可惜的是,电影删减了这场对抗中赫敏的几个重要贡献。她不仅展现了超高的魔法能力,制造出D.A.硬币和告密生咒语,政治能力也十分出色。她利用媒体的力量,邀约丽塔·斯基特在卢娜父亲的《唱唱反调》上发表了哈利的专访,让很多人读到了被遮盖的真相。当第二十七号教育令将《唱唱反调》列为禁书时,赫敏说出了那句智慧的真理——
“如果她能做一件事保证学校里每个人都去读采访你的文章,那就是下个禁令!”
拉文克劳的卢娜也是电影塑造得非常成功、令观众非常喜爱的角色。相比电影里灵动脱俗的智慧少女,原著的卢娜更加像是个“疯姑娘”,即使在和哈利成为朋友之后,也会时不时让他觉得有些尴尬。原著也对哈利的感情线做了更多交代,描写了他和初恋秋·张数次单独相处的情节,体现出二人性格的差异。同时,也开始渐渐加入表现金妮的智慧与勇气的细节,给后面哈金的感情发展作铺垫。
除了学生团体,教师团队也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对抗。电影生动地还原了乌姆里奇审查霍格沃茨课程时针对教师的讨厌嘴脸。但是时间有限,很难展现所有教师与乌姆里奇明枪暗箭交锋的场面。当《唱唱反调》的报道传遍整个学校时,草药课的斯普劳特教授给递喷壶的哈利加了二十分;魔咒课的弗立维教授笑眯眯地塞给哈利一盒会尖叫的糖老鼠;占卜课的特里劳尼教授竟然也一反常态,预言哈利会长命百岁、有十二个小孩、出任魔法部部长、走上人生巅峰。麦格教授更是在就业咨询上立誓——
“波特,”她说,声音清脆响亮,“我会帮助你成为一名傲罗,哪怕这是我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
邓布利多和凤凰福克斯一起消失之后,校长办公室也自动封闭了起来,不对乌姆里奇开放。整个城堡都在抗拒乌姆里奇的干预。原著里,这些校园对抗的细节,给逐渐黑暗的剧情走向增添了一抹抹温情感人的亮色。
韦斯莱兄弟奔向自由
要说基调黑暗的第五部里,什么情节让人大呼过瘾,必然是韦斯莱双胞胎向压迫他们的权威潇洒道别、奔向自由的出逃大戏,堪称全书最最高光的时刻。电影里,双胞胎兄弟骑着扫帚大闹O.W.L.考试现场,制造的烟花在天空划出绚烂的“W”,场面非常宏大壮观、令人激动。而在原著里,双胞胎奔向自由的故事甚至更加精彩。他们在走廊留下了一片巨大的沼泽地,卖出了大量的速效逃课糖,在乌姆里奇办公室的门上撞出了两个大洞,给霍格沃茨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皮皮鬼,替我们教训她。”向来油盐不进的皮皮鬼竟然“快速脱下头上的钟形帽子,敏捷地向弗雷德和乔治行了个礼”。随后——
孪生兄弟在下面同学们暴风雨般的喝彩声中,飞出敞开的大门,融入了辉煌夺目的夕阳之中。
双胞胎的传奇出走留下了长久的混乱遗产。学生们接二连三地在乌姆里奇的课堂上呕吐昏厥,自称得了“乌姆里奇综合征”。皮皮鬼使出毕生创造力,制造了一连串恶作剧。费尔奇不得不划船送学生渡过沼泽地。老师们也故意不配合,袖手旁观乌姆里奇的手忙脚乱。学期的末尾,乌姆里奇终于被赶出霍格沃茨,麦格教授还把自己的拐杖借给了皮皮鬼,让他去“欢送”了乌姆里奇最后一程。
帷幔彼岸的世界
我仍然记得,《凤凰社》出版的那一年,我就像哈利做暑假作业那样,半夜躲在被子里用手电筒看书。看到神秘事务司小天狼星掉到帷幔后面的情节,嚎啕大哭,眼泪把枕头都打湿了。入狱十二年的小天狼星,在山洞里吃老鼠的小天狼星,给哈利写信的小天狼星,无时无刻不挂心教子安危的小天狼星,变成大黑狗追火车的小天狼星,因为不能参与战斗而郁郁寡欢的小天狼星……还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就永远离开,这是七部里最让人感受到撕心裂肺的遗憾和悲怆的时刻。
电影里神秘事务司的大战,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邓校的水牢和伏地魔的凶狠。原著里的混战则要更加惨烈。D.A.成员和凤凰社成员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电影也加入了一处原著没有的特别改编:与哈利并肩作战的时候,小天狼星喊出了詹姆的名字。最终,在一道红光里,小天狼星永远跌落在了帷幔彼岸。在失去小天狼星的愤恨中,哈利对着贝拉特里克斯成功施展了自己的第一个不可饶恕咒。也正是想到了小天狼星,哈利无限悲伤的内心被爱填满,才最终让附身的伏地魔不得不逃离他的身体。
失去小天狼星的痛苦和空虚永远无法填补。在神秘事务司,哈利曾经满怀希望地看着帷幔后面,希望小天狼星能够再度现身。他甚至去找了差点没头的尼克,希望小天狼星能以幽灵的形式回归。而最令人心碎的是,哈利回到宿舍,才发现小天狼星留给他的双面镜和字条,激动地大喊着“小天狼星”,而镜子对面却再也不会有回音。这一整年,他都以为自己非常孤独。然而,学期结束的下午,哈利独自走向霍格沃茨的那片湖,已经知晓全部预言和命运的他才终于感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孤独——
此刻他坐在湖边,内心坠着沉甸甸的悲伤,小天狼星的死带来的伤痛是这么惨烈,他没有力量去感受强烈的恐惧。这里阳光灿烂,周围的场地上都是欢笑的人们,他虽然感到离他们很遥远,似乎自己属于另一个种族,但是坐在这里,他仍然很难相信他的生命必须包括杀人或者被杀……
电影中,邓布利多和哈利在片尾揭晓预言内容的谈话显得比较平静。而在原著里,哈利在邓布利多办公室里达到了愤怒的顶峰。他无法忍受自己的错误,无法原谅校长的回避,熊熊燃烧的怒火让他大发脾气,砸烂了校长许多宝贵收藏,甚至憎恨起那双清澈的蓝眼睛和平静苍老的脸庞。
此时的哈利还不知道,他不久后就会失去自己这位重要的保护者,会极度怀念那双蓝色的眼睛。最终,他仍然要孤身一人面对命运……而他也会像他的教父一样,勇敢地选择继续往前走。
来源:近现代史论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