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派与老虎的奇幻漂流,实则是人性善恶的内在挣扎,影片启示我们,人的本性是纯净的,善恶源于外界影响,通过明心见性,我们可以回归本真,追求善良。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仅是一部精彩的冒险电影,更蕴含了深刻的人性思考。
派与老虎的奇幻漂流,实则是人性善恶的内在挣扎,影片启示我们,人的本性是纯净的,善恶源于外界影响,通过明心见性,我们可以回归本真,追求善良。
这部电影不仅讲述了一个精彩故事,更引发我们对人性本质的深入思考。
那么,你心中的少年派又是什么样的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据扬•马特尔小说《LifeofPi》改编的同名电影,其中体现了诸多宗教、哲学、人性方面的思考,寓意深长。
电影讲述了中年印度男子(派)向灵感作家讲述其年轻时遇海难逃生的经历。
少年时的派在全家迁往加拿大的途中遭遇船难,在救生艇上与鬣狗、斑马、母猩猩,还有一只孟加拉虎生死博弈,共同漂流,创造了一个新奇的故事。
儿童年代的派在母亲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印度教教徒,因一次偶然机会开始信奉基督教,在聆听伊斯兰诵经后又成为一名阿拉之子,也就是说派从小就是一位多宗教信奉者。
他的父亲曾说:“同时信不同的宗教就等于什么教都不信”,这说明派在内心信仰方面存在困惑,他一直在寻找自己心灵的归属。”
派在信仰方面的矛盾体现在心性观理论上,即是探讨了心性本质无善无恶的状态。
派从小是一名心性纯净的孩子,在他内心世界中并无善恶好坏之分。
但是由于受到母亲善恶分辨的教育、学校师生对一件事情的褒贬、和朋友一起的喜怒哀乐,使他对外界事物有了善恶好坏的区分,由此迷失了无善无恶的本然状态,并以此存在困惑。
在《杂阿含经》中曾对心性的特点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生金的本质是纯净的,只是夹有杂质,冶炼是去除杂质,使纯净的金质显现出来。
这块生金,即是我们最初的心性,它是纯净、光明、无善无恶的,但当遇到一些际遇时,杂尘即入,纯净的本质由此染污。
修养心性的过程即是一个转染成净,恢复本来的过程,当我们放下情绪和执着时,自会恢复本然的心性。
派与鬣狗、斑马、母猩猩,孟加拉虎共同挤上救生艇,开始海难逃生之旅。
在最初的几天,鬣狗咬死了猩猩,活吃了斑马,随后老虎又杀死了鬣狗,派与老虎经过涡旋最终化敌为友相依为命,直到遇见救援队,派回归陆地得救,老虎消失于丛林中。
这本是一次人与动物的奇幻漂流,但为了给遇难船保险公司提供一份陈述报告,派将故事里的动物换成了人,讲述了一个他在救生艇上与凶残的厨子、受伤的水手、自己的母亲共同漂流的故事。
相应的故事情节变为:厨子杀害并吃掉了水手,然后又杀死了母亲,派出于自保,杀死了厨子并吃掉了他,又经各种磨难最后得救。
导演特意借作家之口为我们把四个动物和四个人进行了对应:鬣狗是厨子、斑马是水手、猩猩是母亲、而老虎,则是派自己。
影片至此暗喻了一个真相:其实根本没有人与动物的奇幻漂流,有的是人吃人的残酷生存较量。
虽然多数人将四个动物与四个人理解为镜面关系,但我们认为这种划分有失偏颇,因为如果将派与老虎合一,那么老虎即是派,而影片大部分讲述的却是老虎与派的相斗相依,这就说明老虎与派其实是相互独立的。
从心性观角度分析,老虎并不是派的化身,而是派在生命受到威胁时心中激发出的凶恶残暴幻相,派一直是那个没有改变的“心性”。
派将杀人、吃人、捕鱼、惊慌的念头诉诸于老虎之身,代他完成残酷的生存考验,同时他也需要一个比自己坚强、凶猛,甚至让自己害怕的生物,使他保持警惕和求生的欲望。
通过观察老虎与派在行为、体能、情绪等方面的一致性我们可以证实这一观点。
当派得救回归正常社会时,从派心中幻相出来的老虎自然会消失,所以派说:“我以为它会回头,但它只是朝着森林深处望去,然后永远消失了。”
梁启超《惟心》中有言:“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按照心性观的概念,心念不是常恒实体,而是无常生灭相续之意流,所以人们眼前的世界会随着心中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当心中世界改变时眼前世界即改变。
派告诉作家:“它就那么头也不回地走了,但在我内心深处,它永远与我同在。”因为他明白了,这只老虎不曾真正存在过,它只是自己的心中意相。
这部影片也引起了人之初心善恶的大讨论,在这里象征本性之心的派给了我们答案:心性是至善、纯净的,善恶是际遇带给人的改变。
派小时候曾以为一切都是善良的,当目睹老虎捕食羚羊后,心中对善产生了质疑,后来在船难中化身为虎杀人吃人,激发了心中的恶。
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吃掉鬣狗的不是派本身,而是老虎,此时的派正在旁边无力的观望,悲悯的忏悔。
影片结尾是中年派结婚生子,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这意在告诉我们,派在领悟心中世界之后选择为善去恶,回归善良美好,追求平凡的幸福。
正如作家周国平的观后感:“我们需要这个故事,当然不是为了掩饰我们的兽性,更是为了对我们的人性怀有信心。”
最后,以西格夫里•萨松的一句诗作为本片心性论探讨的总结:“我心里有猛虎,在细嗅着蔷薇,审视我的心灵吧,亲爱的朋友,你应战栗,因为那里才是你本来的面目。”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直面内心的猛虎。
来源:科普早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