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的底色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4-12-06 08:00 7

摘要:《茶花女》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茶花女”玛格丽特和青年阿尔芒两个人由地位悬殊到平等相爱,其之所以令人感到刻骨铭心,就在于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纯洁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诚的爱情,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

▌杨庆华

1936年的好莱坞电影《茶花女》,玛格丽特和阿尔芒分别由影星葛丽泰·嘉宝、罗伯特·泰勒饰演。

今年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小仲马诞辰200周年,小仲马的成名作是长篇小说《茶花女》。

《茶花女》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茶花女”玛格丽特和青年阿尔芒两个人由地位悬殊到平等相爱,其之所以令人感到刻骨铭心,就在于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虽然沦落风尘,但依旧保持着纯洁的心灵和高贵的灵魂。她充满热情和希望地去追求真诚的爱情,而当这种希望破灭之后,又甘愿自我牺牲去成全他人。

《茶花女》写于1847年,次年在巴黎出版。1852年由小仲马自己改编的同名话剧被搬上舞台。1853年3月6日,歌剧《茶花女》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演,由威尔第作曲,弗朗西斯科·马里亚·皮亚维改编歌剧脚本。170年来,歌剧《茶花女》是全世界最受欢迎、上演次数最多的歌剧之一,旋律优美的《饮酒歌》《永别了,过去的美梦》《一种幸福》成为人们最熟悉的歌剧唱段,甚至一种常见的说法是,“茶花女”这个故事能够恒久流传,主要应归功于歌剧。

《茶花女》是根据真人真事写成的,小仲马以当时巴黎一个迷人而柔弱的女子阿尔丰西娜·普莱西为原型,根据她的经历创作出来。小说女主人公玛格丽特原来是贫苦的乡下姑娘,为生活所迫,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过着纸醉金迷的放荡生活,但她的内心却感到十分痛苦。后来,她遇到了一个正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青年阿尔芒,两人产生了真挚的爱情。玛格丽特决心舍弃繁华喧嚣的巴黎生活,和阿尔芒住到乡下。但阿尔芒的父亲迪瓦尔先生激烈地反对两人的爱情。为了成全阿尔芒和他的家庭,玛格丽特悲伤地给阿尔芒写了一封绝交信,回到巴黎重新开始昔日的荒唐生活。阿尔芒来到巴黎,决心报复她的“背叛”。玛格丽特因此一病不起,人们都抛弃了她,债主们来查抄东西,玛格丽特用她仅剩的一点儿力气,给阿尔芒留下了最后的一封信,在孤寂中去世。当阿尔芒重回到巴黎时,他从玛格丽特留下的日记里知道了真相,悔恨不已。

《茶花女》深刻揭示了女主人公悲剧的社会原因,其正在于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的偏见。小说既反映了人物之间的爱情纠葛,也反映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和时代特征。

小仲马的小说人物形象鲜明、生动,结构严密,情节紧凑,散发着强烈的浪漫气息,原著自身的文学厚度为歌剧的成功奠定了基础。歌剧版本将原著的情节缩编成三幕的形式,男女主人公阿尔芒和玛格丽特在歌剧中被更名为阿尔弗莱德和薇奥莱塔,而在人物、故事的取舍上,歌剧有意绕开了小说中尖锐的道德观念问题,回避茶花女的不幸和堕落的原因。第三幕中,病势日益沉重的女主人公薇奥莱塔躺在卧室的床上,在这生命奄奄一息的时刻,阿尔弗莱德终于赶到了,他的父亲也赶来向薇奥莱塔忏悔。所有的人都向这个巴黎上流社会曾经最为靓丽的交际花请求原谅。原著中的茶花女在孤寂中死去,到歌剧变成她在回光返照的最后一刹那,高声歌唱“我不痛了,我感受到了喜悦,我会重生!”歌剧《茶花女》的意大利语名“Traviata”意思是“误入歧途的女人”,表现出对“茶花女”爱情悲剧的深切关照,但在人物性格和整个社会的剖析上,原著要更为细致深刻。

绝大多数歌剧版本把整个故事的发生时间设定在18世纪,距离真实故事发生的时间相对久远。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理解“茶花女”的故事,还是非常有必要读一读小仲马的原著。《茶花女》反映了男女主人公所处的那个社会动荡时期的特征,阶层的不平等和社会习俗的偏见,成为两个人结合在一起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这障碍本身构成了这个故事的背景,而人物在这一背景下表现出来的品质,是作品的魅力所在。这个爱情故事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是对那种压抑人性、摧残爱情的虚伪残酷的道德观念的批判和鞭挞,小仲马的社会批判意识为爱情描写增添了浓重的底色。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