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速度与激情》早已从街头赛车电影,变成了高能动作片,而它能这么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离谱到极致、完全不现实的场景。
《速度与激情》早已从街头赛车电影,变成了高能动作片,而它能这么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那些离谱到极致、完全不现实的场景。
《速度与激情11》将是主线系列的最后一部,也将为这个“盛产名场面”的经典IP画上句号。
虽说未来的衍生电影或许还会用标志性的“疯批操作”逗观众开心,但大概率没法复刻主线系列那些“封神级”的疯狂特技——毕竟那些才是系列的灵魂。
一开始,这个系列还挺“正常”的。
《速度与激情3:东京漂移》我甚至觉得是最棒的一部,因为里面没有多余的花里胡哨。但到了《速度与激情4》,动作场景开始变得更具野心:为了视觉冲击,彻底牺牲了真实感。
可系列票房却一部比一部高,这也让它成了影史最成功的电影系列之一。
而《速激》里那些最离谱的特技,正是观众一次次回来追更的核心原因。下面就来盘点下其中最疯狂的几个。
到了第七部,系列已经完全不管物理定律了——而“汽车从运输机上空降”的场景,就是最好的证明。
剧情里,多米尼克的团队要在地形复杂的山区伏击一支车队。解决方案?嗯……从飞行中的C-130运输机里,把车倒着开出来,用巨大的降落伞减速,精准降落在公路上。
这个特技的离谱之处全在细节里。
好几辆几吨重的车,自由落体后还能整齐划一地落在狭窄的山路上——这种概率其实跟零没区别。
可主角团却跟日常通勤似的:淡定地用对讲机聊天,只有罗曼·皮尔斯在跳之前慌了一下。就算忽略“精准降落”这个不可能的事,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来,车子的悬挂和驾驶员早就碎成渣了。
《速度与激情5》是整个系列的转折点,彻底把它变成了紧张刺激的抢劫动作片。
就是在这里,团队向势力庞大的巴西毒枭埃尔南·雷耶斯,以及“油盐不进”的探员卢克·霍布斯发起了挑战。
多米尼克和布莱恩从疾驰的火车上偷走复古款雪佛兰科尔维特Grand Sport的场景,为整部电影定了调。而场景的重头戏,更是妥妥的“速激式疯狂”。
被雷耶斯的人逼到绝境,主角俩停在了深谷边缘。多米尼克没选择投降,而是看了眼布莱恩,下定决心要干一件“在他们的世界里还算合理”的事。
他把油门踩到底,科尔维特直接从几百米高的地方冲了出去,自由落体。
这个特技的不现实程度简直爆表。
坐在车里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去,跟撞在水泥地上没区别:悬崖下的水根本来不及缓冲。就算能活下来,两人也得全身骨折。
可对多米尼克和布莱恩来说,这不过是又一个普通的一天。他们不仅毫发无损,还顺便发现了车里对剧情至关重要的导航芯片。
要是你觉得卢克·霍布斯的极限,是靠意志力徒手掰弯石膏,那《特别行动》这部衍生片会礼貌地让你“先放下手里的蛋白粉”。
在与反派布里克斯顿的最终决战里,编剧觉得“牛顿定律是给弱者看的”,于是给了我们一个堪比漫威漫画的场景。
你想象下这个画面:反派想坐着直升机逃跑,还把肖的女儿所在的车用绳子挂在了机上。我们的硬汉探员霍布斯做了什么?没错,他就这么……抓住了直升机沉重的锁链,开始往自己这边拽。然后,直升机这种好几吨重、用来吊重物的大家伙,突然像撞了隐形墙似的,动弹不得。
看来道恩·强森的二头肌,能产生堪比战斗机引擎的拉力。
但这还没完。
为了给直升机增加难度(而不是给自己),霍布斯把锁链绑在了自己的皮卡车头上。接着,其他家人也开着车加入进来,把自己的车也连了上去。
最后上演的,是一场超现实的“车队大战武装直升机”,最终赢的,是“硬核肌肉力量”乘以“家庭价值观”的组合。
在山区营救黑客拉姆齐的场景里,光是让物理老师崩溃的名场面,就不止一个。
刚看完“汽车空降”,紧接着就到了布莱恩·奥康纳的戏份——他觉得“在枪战里活下来、救走人质”太无聊了。
剧情是这样的:我们的主角被困在一辆巨大的装甲大巴里,这辆大巴在遭受袭击后,正滑向悬崖。
换作正常人,肯定会砸破窗户往平地上跳,可布莱恩却冷静地爬到了大巴车顶——这大巴眼看就要摔进峡谷变废铁了,他却跟在跑道上跑步似的,在车顶狂奔。大巴还慢悠悠地、带着点“戏剧停顿”的节奏滑下悬崖,仿佛特意给布莱恩留时间秀跑酷。
而这场“离谱大戏”的高光时刻,是莱蒂的登场。
看到大巴坠落,莱蒂玩了个连东京最牛的漂移手都要脸红的特技:她精准地把自己的道奇挑战者的后备箱,对准了在大巴车顶上滑动的布莱恩,让他能抓住扰流板。
时机、角度、速度,每一项都精准到毫秒!
这哪是两个人,这简直是某种量子同步,来自两个能够用友谊之力扭曲时空的人。
《速度与激情6》里的“公路坦克追逐战”让很多人印象深刻,但就算是这个场景,在某个名场面面前也得靠边站。
追逐战正激烈时,当时还患失忆症、为反派效力的莱蒂,站在了坦克顶上。一场剧烈的爆炸把她炸飞起来,正好朝着桥另一头疾驰的车流飞去。眼看就要完蛋……
但“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多米尼克”。看到爱人要变成“肉饼”,多米尼克没有刹车,也没有想别的办法,而是把车对准了桥的护栏,用护栏当跳板,车直接把他弹飞上天
接下来的画面堪称“魔幻”:多米尼克飞过桥中间好几米宽的鸿沟,在空中抓住莱蒂,调整姿势,后背朝下,正好摔在下方一辆车的前挡风玻璃上——那辆车还碰巧停在了那里。
让我们冷静思考一秒钟。
速度、轨迹、逆风、空中身体的旋转……这里面没有一项是符合常理的。
可多米尼克根本不在乎数学:他全靠“家人的羁绊”和“冷酷的眼神”,算出了连超级计算机都要羡慕的精准度。
顺带提一句,这么摔下来,两人本该在ICU躺好几个月,结果他们拍了拍身上的灰,继续战斗。
电影的最终决战堪称“离谱大赏”,而卢克·霍布斯和鱼雷的名场面,就是这顿“疯狂大餐”上的樱桃。
剧情是这样的:主角团开着五花八门的车,躲避一艘核潜艇(没错,你没看错)的攻击,这潜艇还朝他们发射了一枚热追踪鱼雷。
当这枚致命武器瞄准罗曼·皮尔斯的车时,开着“怪兽卡车”的霍布斯,想出了一个离谱到极致的办法:他直接从行驶中的车里跳出来,跑到在冰面上滑行的鱼雷旁边,然后……徒手把鱼雷推到了一边。
一枚几百公斤重、高速行驶、能炸沉军舰的军用武器,就因为这“一推”,改变了方向。显然,霍布斯的肌肉能产生一种“反惯性脉冲”——这应该是现代科学还没发现的东西。
多米尼克和头号反派德卡德·肖的最终对决,不可能只是一场普通的打斗。那得是“停车场里的街头混战”——用扳手、钢管当武器,打得起劲时,停车场还因为火箭袭击开始坍塌。
可就算在这么混乱的场面里,仍有一个瞬间“离谱得脱颖而出”。
对决到关键时,两人脚下的地面简直成了“地狱裂口”,肖站在一块摇摇欲坠的水泥板边缘。多米尼克想让反派掉下去,还想出了个“优雅到离谱”的办法:他没朝地面开枪,也没拿锤子砸,而是盯着肖脚下的水泥地,深吸一口气,发出一声原始的怒吼,然后用尽全力一脚踩了下去。
接着,地面……听话了。之前还能承受十几辆车重量的水泥地面,正好在他踩的地方裂开、坍塌。
编剧甚至懒得解释——唐老大就是“能做到”。看来霍布斯在练“徒手推鱼雷”时,多米尼克在练“脚踝碎楼术”。
抢劫金库(《速度与激情5》)在里约热内卢抢劫毒枭埃尔南·雷耶斯金库的计划,简单却又精妙:既然能把金库整个偷走,何必费劲撬锁?
于是多米尼克和布莱恩开着两辆改装道奇战马,用钢索拴住金库,直接把它从警察局的墙里拽了出来。
接下来发生的事,堪称“毁灭艺术”:这个金库仿佛有了自己的生命,撞倒公交站、砸断建筑立柱、把十几辆车碾成肉饼,还变成“巨型流星锤”,被多米尼克“精准操控”着砸向追兵。
看起来很爽,但……
咱们说实话:这个场景里,物理定律是“完全不存在”的。
两辆轿车,就算再强悍,也不可能拉动这么重的金库,更别说拖着它在城里高速狂飙还能控制方向。
轮胎会在前十秒就磨成灰,悬挂会直接散架,钢索大概率会把车屁股扯下来,而不是拽动金库。
但谁在乎呢,对吧?
到了第七部,观众早就习惯了“汽车会飞”的设定:它们从飞机上空降、从悬崖上跳、从跳板上起飞。
但阿布扎比的场景将这一概念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令人惊叹的层次。
多米尼克和布莱恩拿到了稀有的莱肯超跑(价值340万美元),却在阿提阿提哈德塔的顶楼陷入了陷阱,当然,刹车还失灵了。
正常人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用手刹减速、撞墙、最后跳车。
多米尼克·托雷托怎么做?他把油门踩到底,直接从摩天楼的窗户冲了出去。车子在空中飞了一百多米,精准撞进了旁边一栋楼的窗户,玻璃碎片和办公室用品撒了一地。
但这还不够!
刹车还是没好,所以多米尼克没多想,又复刻了一遍这个操作——从第二栋楼冲出去,飞向第三栋楼。
正常情况下,汽车早该像石头一样掉下去了,而不是划出优美的抛物线。但在“速激”的世界里,角色的意志力和酷炫程度足以产生足够的升力。
多年来,粉丝一直调侃:既然主角团在地上、水里、天上都作过妖了,接下来就该上太空了。
显然,《速度与激情9》的编剧没把这当玩笑,而是当成了“直接任务”。他们还真这么干了,把……主角送进了太空,用的还是车。
要摧毁反派的卫星,需要“非常规操作”,于是主角团里的“工程天才”,造出了“离谱天花板”——一辆绑着火箭推进器的庞蒂亚克Fiero。
罗曼和泰吉的“宇航服”,是用胶带缠好的改装潜水服。整个“航天器”从一架已经飞到高空的运输机上发射。
整个场景就是“纯粹的喜剧名场面”:罗曼和泰吉一边互怼一边慌得一批,却成功进入了近地轨道,撞毁了卫星,还奇迹般活了下来。
逻辑、科学、航空航天工程——这些“无聊玩意儿”在写剧本时就被扔出了窗外。这个瞬间,成了《速激》系列的“进化巅峰”:从街头赛车起步,最终变成了“星际特种行动”。
自从上过太空后,系列里再离谱的特技,都没法被称作“不现实”了,它们只是“活在自己那套美妙又疯狂的世界观里”而已。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