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豆瓣开分8.7、IMDB评分更是高达9.2,当那张暗藏杀机的纯良笑脸再次出现在海报上,所有人就知道味儿对了——
古来续作易扑街,但这个夏天重启的经典美剧《嗜血法医》强势打破了魔咒。
豆瓣开分8.7、IMDB评分更是高达9.2,当那张暗藏杀机的纯良笑脸再次出现在海报上,所有人就知道味儿对了——
那个曾与汉尼拔和老白一起,共同闪耀在“迷人坏蛋名人堂”的连环杀手又回来了。
01 女娲补天式重启
在聊新剧集前,先来复习一下:
德克斯特·摩根,美国迈阿密警局法医,白天在警局靠专业知识帮助警察破案,晚上化身连环杀手,满足自己的嗜血欲望。
看他杀戮后飨足的表情,就知道他是真的乐在其中,但面对如此变态,观众却很难讨厌起来,因为他猎杀的都是罪有应得的恶徒。
由于童年创伤,德克斯特对血腥产生了无法遏制的强烈欲望,发现无法纠正他的扭曲,养父只得为他制定了一条最后底线:只杀坏人。
多年来,德克斯特一直遵循着这条准则,夜晚追踪猎杀罪犯,白天躲避警方同事对自己的疑心,扮演老实巴交的好好先生,德克斯特的悬崖华尔兹左右都是深渊,没有一丝容错空间。
密集的悬念和反转叠加前所未见的犯罪主角,当年一经播出,《嗜血法医》便加入美剧神坛。从2006年到2013年整整被续订了8季,最终以开放式结局收官,定格一代经典:
送走爱人和儿子,德克斯特独自驾驶小船冲入风暴,小船碎片飘回海岸。
要给这样一部已经封神的作品“续貂”,难度可想而知,但《嗜血法医:杀魔复生》不仅做到了,而且堪称力挽狂澜、女娲补天——
补的什么天?其实几年前,《嗜血法医》也重启过一次,不过那次差点把这个刚刚掀开棺材板的经典IP直接埋回土里。
不仅剧集评分跳水,8.8分直降7.5分,而且留下一个大坑:德克斯特被儿子哈里森击毙在雪地中。
主角都死了,还怎么继续演?今年再次重启的《嗜血法医:杀魔复生》妙手回春,不仅把坑填了,还让口碑重回巅峰。
时间线延续上一季,被儿子当胸击倒在雪地中的德克斯特死而复生。严格来说,应该是“没死透”,因为雪地的低温延缓了血流和死亡速度,让他等来了救援。
人没死,儿子却没了。醒来后德克斯特发现,继承了父亲同款嗜血欲的哈里森不想和父亲变成同款野兽,手刃父亲后,他前往纽约寻找新生活。
哈里森在一家酒店找到工作,生活归于平静,然而不出意外就是要出意外了,一次见义勇为阻止富二代迷奸女客人,他被不断挑衅的富二代激发了狂性。
手起刀落,富二代一命归西,哈里森慌乱中想起德克斯特曾经的言传身教,学习父亲利落地处理好了现场和尸体。
与此同时,德克斯特赶到纽约,找到哈里森,他没有急于相认,暗中帮业务还不太熟练的儿子收拾起了手尾痕迹。
一边帮儿子擦屁股,一边也没忘照顾自己的兴趣。德克斯特借着网约车司机的新身份,重操杀手旧业。
编剧没辜负这位传奇时间管理大师,这一季直接给他安排了个大活儿。阴差阳错之下,德克斯特顶替另一名连环杀手的身份,加入了一家神秘俱乐部,俱乐部成员个个都是人才:全是血债累累的变态连环杀手。
召集人“小恶魔”更是个中翘楚,作为痴迷连环杀人案的超级富豪,光收藏连环杀人案证物还不够他过瘾,他还定期举办连环杀手业务艺术交流活动。
搞清楚状况后,德克斯特嘴角简直比AK还难压,从前还得费尽心思地追踪分析猎杀,现在猎物就成堆儿地跳在眼前,这不是黄鼠狼进鸡窝,提前过年了嘛!
于是猎杀接二连三展开,可把人到中年的德克斯特忙坏了。
新一季双线并行的格局正式形成。成人线,德克斯特继续以杀止杀,饮恶血平恶欲。青春线,聚焦哈里森能否摆脱警方追查,同时抗拒嗜血欲望,斩断子承父业的轮回。
双线时而平行,时而交织,彻底盘活上一季结尾僵化的父子关系,同时也让《嗜血法医》原作已到尽头的故事线得到新的生长点。
这一季,“替天行道”惩罚恶人的桥段加量不加价,破案悬疑智商在线,再加上老面孔的回归,以及“小恶魔”“杰西卡·琼斯”等亮眼新面孔的加入,时光仿佛倒退15年,重回美剧黄金时代。
剧集还未播放结束,粉丝已经开始留言:看来老德克斯特,是要迎来第二春了。
02 “以暴制暴”与恶的距离
《嗜血法医》系列的核心爽点,当然是“以暴制暴”,用法外私刑迅捷高效地处理法治体系难以即时处理的罪恶,俗称“替天行道”的现世报。
明知道罪犯残忍虐杀了多名少女,却因为程序正义而轻松脱罪,再看到他在警局外得意挑衅,搁谁谁都得拳头一紧。
十几年前,什么是爽剧?爽剧就是上一秒罪犯扬长大笑走出警局,下一秒躺在德克斯特的解剖台上痛哭流涕。手起刀落,解剖,也解气。
《嗜血法医:杀魔复生》仍然是爽的,不过十几年过去,它与前作还是产生了分别。
最大的区别是,“以暴制暴”似乎没有那么香了。
你当然还能看到德克斯特与哈里森在杀戮后有条不紊地收拾现场,背景音乐优雅悠扬,仿佛某种“杀戮职人”技能鉴赏。
但同时,对暴力与纵欲的反思比例也在上升。剧集整体色调不再如迈阿密时那样明媚,黑与灰的色调弥漫在角色周围,尤其是哈里森的镜头里。
渴望摆脱父亲影响的哈里森虽然一时失手,但仍想回到正常生活轨道,他无数次在怯懦与勇敢中徘徊,几乎就要开口向警察坦白。与顺从地接受甚至迎合欲望的德克斯特相比,他的挣扎显然更为激烈,即时是“只杀坏人”的正义幌子,也无法让他心安理得地俯首于欲望的腥甜。
这是哈里森与德克斯特的区别,也是这一代与那一代的区别。
曾经我们幻想捡到一本死亡笔记,想干掉哪个坏蛋就干掉哪个,然而最近的十几年,太多事件教会了整整一代人,“以暴制暴”与恶的距离。
程序是冗杂、繁琐、低效的,但程序外正义,快捷的另一面是失序。
平凡生活中,谁也不会经历杀人事件,不过次级暴力失序的可怖我们早已熟谙,譬如言语。
4年前,J.K.罗琳被《哈利·波特》粉丝开除作者籍,这荒诞的一幕只是因为她发表了不支持跨性别人士权利过度政治正确的言论。当即,她被谩骂与指责声淹没,愤怒的读者要消除掉这颗玷污魔法世界的污点。
在高校中,老师被赶下讲台,图书馆被要求更换书籍,不论是保守还是自由,人们见不得任何不符合原生价值观的存在,如果有,那么就消灭。
这正是言语暴力失序后的产物,“取消文化”。
言语是网络时代的武器,当武器成为私刑的工具,它便无可救药地滑向暴力。
人非AI,孰能无情,有情,则有私欲。规则与程序是情与理之间的护城河,越过它,便是恶的疆域。
正如德克斯特的经历:起初,他恪守准则,只杀恶人。但当警察同事调查越来越逼近真相时,感到危机的他最终选择打破规则,将对方杀死。
一次规则的打破,就是无数次破戒,越来越多“罪不至死”的血液染红了德克斯特的双手。他可以为了亲手杀人阻碍警方办案,可以故意隐藏关键证物导致嫌疑人被释放脱罪,可以因为男女私情放过连环女杀手,也可以杀戮无辜的同事。
至此,屠龙勇士已与恶龙无异。那个所有观众都可以放心喜爱的嗜血侠客已然支离破碎,旧版剧集只能以死亡作为他的终局。
而在新版中,故事正在以哈里森的视角,探索同一命题的另一种可能,这或许,正是我们吃了十几年苦头,终于学到的新东西。
03 好的重启
从扑街到回春,《嗜血法医》的作业,建议各位正在重启的美剧都可以抄一抄。
似乎打从疫情之后,好莱坞的厨子就盯上了回锅肉。
今年刚刚上了《异形:地球》,明年就是Hulu版的《越狱》,后年更是重磅嘉宾,HBO的《哈利·波特》剧集。
编剧大罢工,经济不景气,比起试错新剧,资本还是更加青睐已经验证成功的路径。
可重启容易口碑难,一件十几年前的衣服,没人会称之为“新潮”,一段十几年前流行过的故事,又怎能保证十几年后依旧有效?
越来越凉的《还珠格格》,越拍越怪的金庸,回锅肉想要炒好,难度一点不小,甚至相比于做一盘新菜,有时反而更高:既要保证还是那个口感,又要保证适合新食客的口味。
《嗜血法医》做对的,其实很简单:尊重核心设定,符合当下思维。
核心设定是食材,当下思维是调味。剧集经典的设定被全盘保留:老德家干净利落地杀人抛尸手法、惩奸除恶的现世报爽感、破绽百出但总能惊险过关的刺激感,统统原样不变。
老德克斯特不需要改变,只需要“做回自己”,展现当下年轻人的思维是哈里森的工作。
哈里森对暴力的犹豫,对法律的信任,以及与父亲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重新给这部十几年前的老剧带来鲜活感——这才是“当下”。
天下苦政治正确久矣,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好莱坞的“当下”就成了简单的政治正确。男的改成女的,女的改成双的,白的改成黑的,黑的改成亚的。联合国近百年没干成的事儿,交给好莱坞,2个小时全部解决。
当黑皮肤的精灵出现在《指环王》新剧集中,观众心里不由得就一咯噔:不是怕你政治正确,而是如此肤浅的政治正确只能指向一点——编剧压根就还没搞懂,什么是有效的改编。
改编不是不改,《神探夏洛克》,时代改了,剧情改了,就连关系设定也改了不少,可没有人会认为他们不是福尔摩斯和华生,因为那依旧是原作的人物,他们只不过换了一个时代出生。
而粗暴地更改肤色与性别,却忽略这些符号背后的象征与渊源,则只能带来违和与割裂感。
或许当更多《嗜血法医》成功,我们才会重新记起那些古典剧集的美学:表达当下的故事,才是剧集的生命。
来源:剧评风云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