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出品!“猫和老鼠”搬上大银幕

非凡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8-11 08:55 2

摘要: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取材中国文化创作的动画大片获得了世界范围的成功。那么,可不可以“反向”操作,将好莱坞IP放到中国文化语境下重新演绎?8月2日,由中影与华纳兄弟合作打造的《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正式公映。作为经典动画《猫和老鼠》诞生85周年的致敬

《猫和老鼠:星盘奇缘》“青岛出品”,动画产业开辟出海新航道

“猫鼠”新传奇:好莱坞IP邂逅东方文化

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取材中国文化创作的动画大片获得了世界范围的成功。那么,可不可以“反向”操作,将好莱坞IP放到中国文化语境下重新演绎?8月2日,由中影与华纳兄弟合作打造的《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正式公映。作为经典动画《猫和老鼠》诞生85周年的致敬之作,该片将汤姆、杰瑞的故事搬到东方文化背景下演绎,为暑期档带来一股新风的同时,也为中国动画的国际合作开辟出新思路。

作为《猫和老鼠》系列首部纯动画院线电影长片,《猫和老鼠:星盘奇缘》集结了中国动画行业的优势创作力量和制作团队。该片由青岛青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出品,青岛童幻动画深度参与制作,也是继《小虎墩大英雄》《山海经之再见怪兽》之后又一部“青岛出品”的动画大制作。尤为重要的是,《猫和老鼠:星盘奇缘》的全球发行也将“屋脊兽”、京剧等传统文化通过银幕传播到了世界。

以中国文化激活重置好莱坞动画IP,同时搭乘经典动画电影推介中国文化,《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既代表了中国动画产业的成熟,也为“电影之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IP合作,首开先河

历经五年的编剧、制作,《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把“穿越题材”“东方文化”“故宫屋脊兽”等元素注入“猫和老鼠”这一家喻户晓的IP中。喜爱东方文化的杰瑞和博物馆保安猫汤姆在打斗时带着星斗罗盘意外穿越到古代的东方金城,卷入一场神秘力量的终结对决。反派海硕鼠企图夺走罗盘,汤姆和杰瑞与金城守护小团队“屋脊兽”齐心合力,击败了野心家,守护了金城和百姓的平安。制片人杨劭靖,编剧、导演张钢通过一个富有东方文化内涵的故事打动了华纳,获得了将好莱坞核心IP搬上大银幕的机会。

《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将中国文化注入“猫和老鼠”这一经典IP。

“这个IP有85年历史,不管是美国观众还是中国观众对它都非常熟悉,观众年龄层覆盖“70后”“80后”“90后”甚至“00后”。把知名度这么高的一个IP放到中国文化场景里讲故事,对我们是最大的挑战也是特别让人兴奋的地方。”杨劭靖表示,“《猫和老鼠》是一个经典的美国动漫形象,它的表演是非常典型的美式风格里比较夸张的那一类。如何与中国动漫的人物表演风格、动作节奏不违和地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一个较大的难点。”

好莱坞对IP的严格管理让杨劭靖印象深刻。“好莱坞对汤姆、杰瑞表演的夸张程度、角色形体的拉伸都有规定。在动画原作中,这两个角色是不能说话的——85年来,汤姆和杰瑞从没说过话,所以,我们做这个IP电影的时候也不允许汤姆和杰瑞说话。”导演设计了汤姆、杰瑞穿越到异国他乡的设定,在“语言不通”的环境下,由骑凤仙人、狻猊、獬豸、行什担任故事的讲述者,巧妙地解决了“不说话也能交流”的难题,推动故事发展。

制片人杨劭靖见证了中国动画产业的快速发展。

得益于中国动画团队与好莱坞的专业合作,最终呈现在影迷眼前的《猫和老鼠:星盘奇缘》保留了经典影像特征,从经典的猫鼠追逐戏到汤姆动辄跳出胸口的“小红心”都是原汁原味的动画原著风范。而片中仙山宫殿、山水展现了中国意境,京剧、皮影戏、上元节等东方元素与故事水乳交融,“白猫如玉”更是京剧刀马旦的扮相,让汤姆猫一见倾心。

技术“苛求”,文化转译

从五年前获得《猫和老鼠》大电影改编权,到《猫和老鼠:星盘奇缘》今年入围上海电影节金爵奖动画片单元,中国动画人赋予了好莱坞动画IP全新的文化内涵。

相较于《功夫熊猫》对熊猫形象的创作,《猫和老鼠》的“动画转译”考验难度升了一级,把85年固有形象的IP重新激活。杨劭靖对此表示:“《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是一个没有先例的合作,以往是好莱坞导演去讲述一个中国文化背景的故事。这是第一次由一个纯中国团队用好莱坞IP角色去讲述中国文化背景里发生的故事。从剧本商定到分镜制作、文化元素融入等各个环节都要进行专业沟通。”

此次“猫和老鼠”登上大银幕,观众终于见到了三维立体版的形象。“我们第一次把二维的‘猫和老鼠’三维化了,从视觉上看更加圆润一点,形象造型设计和表演都严格遵循了IP的设定要求。”杨劭靖说。

青岛童幻动画深入参与了《猫和老鼠:星盘奇缘》的制作,该片在技术层面要求很高。“像是杰瑞从家里出来巡游曼哈顿,接着穿梭进入大都会博物馆,这一路要处理的数据量很大。我们还原了曼哈顿整个城区,每一栋楼都做了材质呈现,细节越细对制作的负载就更多,从大桥到建筑凡是镜头路过的都要兼顾到。”技术总监张帆介绍,另一个技术难点在于以三维角色呈现原作里的二维动画效果,“有部分画面需要重现原作里的二维效果,而且导演对角色的表情、动作要求得非常精细,摆pose指尖竖多少度都要跟动画版《猫和老鼠》里的角度一致,细节抠得非常有难度。”

青岛童幻动画技术总监张帆。

“屋脊兽”堪称《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最大的创新,这些小神兽性格和功法各异,呈现出多彩的东方文化。“‘屋脊兽’最多出现在故宫大殿上,11种神兽每个都有它的背景、来历和性格特点。我们给华纳做剧本提案时去故宫调研、学习,把屋脊兽的设定和文化支撑给华纳做了比较完整的说明。”杨劭靖说,“华纳方面特别希望这个IP能够跟中国文化历史相结合,立项之初他们就非常喜欢这个创意方案。”

青岛出品,动画出海

从《哪吒之魔童闹海》跻身全球影史票房榜三甲,到《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实现中国动画与好莱坞IP的结合,加上《聊斋:兰若寺》《浪浪山小妖怪》等人气动画面世,2025年的动画产业发展令人目不暇接。

杨劭靖见证了从《魁拔》系列至今中国动画的发展历程。“这两年,动画电影行业厚积薄发。《魁拔》10多年前上映时,大家对动画产业还是‘大手拉小手’、针对儿童观众的认定,而如今,头部公司将动画产业的宽度拉宽了,‘天花板’提高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这个契机能够跟华纳这样的好莱坞核心电影公司合作。”

对于制作团队来说,《猫和老鼠:星盘奇缘》的目标不仅是暑期档,还包括全球动画市场。“这部电影里加入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包括美食、京剧和习俗等内容,适合那些本身对中国文化很好奇的国际观众。从剧本阶段到造型设计,我们每一步都跟华纳的全球制作团队做了充分沟通,考虑了海外观众的欣赏口味和兴趣点。我相信它会得到国际影迷的认可。”杨劭靖说。

借由暑期档的票房数据可以看出,动画电影在电影产业的占比越来越高,动画电影人对行业热度的感受更加真切。“动画产业有一个聚集效应,由一两个头部公司牵头,围绕着动画项目搭建公司间的平台,实现人员流动、项目合作,像是杭州、苏州等城市形成了良好的动画产业氛围。”杨劭靖与青岛动画团队有着深入合作,“青岛有非常好的动画产业基础设施。当一个城市有足够多的创作人才、制作人才,加上电影市场的认可和资本的支持以及导演、动画师、美术设计师等人才积累,将会实现动画领域的持续突破。”

对于青岛而言,“青岛出品”在动画国际IP合作、动画出海方面通过《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实现了突破。青发控股集团子公司中德联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琳表示:“作为青岛自贸片区直属国有企业,青发控股集团首次深度参与国际顶级动画IP的联合出品项目,是集团在影视投资领域的重要突破。我们希望通过经典IP的影响力,既为市民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又能向全球展示青岛影视产业的活力,助力‘世界电影之都’建设。”(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来源:青岛新闻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