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聚焦南京大屠杀的新片《南京的照相馆》上映的档口,“仇恨教育”的标签竟又从一些声音里冒了出来,仿佛在血写的历史面前提“30万亡魂”已是罪过。令人齿冷的是几乎与此同时,日本《長崎-閃光の影》公映,镜头直指美原子弹的恐怖破坏力,惨状触目惊心。然而此刻“反美”“煽
同样是二战伤痕的电影呈现,为何一方被苛责为煽动仇恨,另一方却理所应当?这事儿,值得所有人深思。
中国聚焦南京大屠杀的新片《南京的照相馆》上映的档口,“仇恨教育”的标签竟又从一些声音里冒了出来,仿佛在血写的历史面前提“30万亡魂”已是罪过。令人齿冷的是几乎与此同时,日本《長崎-閃光の影》公映,镜头直指美原子弹的恐怖破坏力,惨状触目惊心。然而此刻“反美”“煽动仇恨”的指责,却悄然消失了踪影!
更深的寒意,从日本年轻一代的无知中汹涌袭来。
日本国内的民调无情地揭示一个事实:相当比例的年轻人对“南京大屠杀”的概念或表示怀疑,或干脆认为那是捏造谎言,是“欧美国家为了给投原子弹找正当性而炮制的借口”!这种扭曲的认知竟有市场,怎不令人悚然心惊?
当广岛的伤痕被世代铭刻、全球共恸之时,南京的土地之下,那30万生灵的冤屈呢?为何日本的痛楚可以化作世界共同的历史遗产被庄严讲述?而我们的创痛,仅仅尝试重现那人间地狱真相的瞬间,就活该被贴上“反日”“煽动仇恨”的污名?
想想日本东京审判卷宗里铁板钉钉的南京证言,读读张纯如泣血写下的专著,再看看幸存者布满皱纹的脸庞与眼底无法磨灭的伤痛——这些事实,难道不够有力?
所谓的“反仇恨教育”,在此时此地,更像一副精心准备的枷锁!
它妄想锁住我们开口言说自己民族惨史的权利,禁锢我们教育后代勿忘国殇的职责。当日本的伤痕故事畅通无阻地走向世界接受共情时,我们的伤痛故事却被指手画脚地要求“克制”“反思”,这巨大的双标本身便是最深的讽刺!
说实话,在浩如烟海的史料面前,看到某些人对日本原子弹受害者的叹息有多沉重,对南京死难者家属的痛苦就多轻描淡写——这怎能不让人悲愤?当一部分人连记忆都要被他人指摘为“错误方式”、“不应深究”,这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宽容的界限能划到罔顾血泪吗?!
历史长卷不容涂抹。铭记同胞的苦痛从来不是煽动,而是让人类悬崖勒马的警钟! 若连真相讲述都被刻意污名化进而湮灭,这世界只会重返残酷的死循环。
让更多人看清南京的血、听见幸存者的泪,是关乎正义本身的责任。那些试图掐灭我们记忆火种的力量,恰恰证明了抵抗忘却的生死攸关——这事儿,真没得让步!那些深埋于南京废墟下的灵魂,值得一个真正公平的历史书写。历史的长卷不该有缺页,民族的记忆更不容一丝篡改。
来源:平生清白有四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