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所有反派都会犯的6个重大错误,难怪他们赢不了

非凡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04 19:21 1

摘要:通常这发生在反派滔滔不绝的独白中,他大谈特谈自己的周密计划以及下一步行动。结果往往是,英雄听完立刻反败为胜,把刚听说的邪恶计划粉碎个稀巴烂。

这可能是最常见的错误了——把整个计划都告诉英雄。

反派可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制服敌人,但最后关头却给了对方翻盘的机会。

通常这发生在反派滔滔不绝的独白中,他大谈特谈自己的周密计划以及下一步行动。结果往往是,英雄听完立刻反败为胜,把刚听说的邪恶计划粉碎个稀巴烂。

排在第二位的是反派想和对手“玩一玩”的心态。

明明可以斩草除根,却偏要等对方养精蓄锐、卷土重来。

有趣的是,第一点和第二点都在电影《守望者》里被打破了。奥兹曼迪斯(法老王)不仅留了英雄们一条生路,还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揭露全盘计划的演讲。

当英雄们声称要阻止他时,他才不紧不慢地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事实:他的计划早在半小时前就已经完成了。

英雄和反派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仁慈。

仁慈对反派来说基本是陌生的,所以他们能毫无心理负担地干掉自己的手下,还常常用言语羞辱来彰显地位。

但往往,正是这些被羞辱,被伤害的手下会奋起反抗,推翻他们的老大。

比如《暴力街区》(2004,8.1分)里的塔哈,当塔哈输光钱后众叛亲离,威信扫地的他被 K2 取代,后者的领导力可是公认的。

《狮子王》里的刀疤、《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指环王》里的萨鲁曼,以及许多其他反派,都栽在了这个坑里。

与多余的独白和主动泄露计划齐头并进的,就是反派低估主角。

这简直无处不在,因为很多电影的设定就是反派比英雄强,英雄力量是随着剧情推进慢慢成长的。

例子比比皆是:每部《惊声尖叫》里的鬼脸杀手、《哈利·波特》的伏地魔、《危情十日》里的安妮·威尔克斯、《训练日》里的阿隆佐·哈里斯等等。

还有些更有意思的例子:很多人觉得《无耻混蛋》(2009,8.7分)里的汉斯·兰达认出了苏珊娜,想戏弄她一番,结果被索莎娜的疯狂计划牵制,而他自己最终落入了阿尔多·雷恩手中。

《斯巴达300勇士》(2006,7.9分)里的薛西斯也算一个。他派了庞大军队去对付一小撮希腊人,明知对方很强,但后来竟敢亲自上阵,真当自己死不了似的。

说到薛西斯和他的大军,就不由得想起反派的另一个常见错误——让手下一波又一波的去对付主角。

所有《疾速追杀》系列电影里,反派都是先派小股力量去对付约翰·威克,失败后再派一批又一批,直到兵力耗尽。

主角们还常常自带 “剧情护甲”。

反派放着一堆人不用,偏要让手下一个个上,《特警判官》《老男孩》《被解救的姜戈》里都有这情况。

电影开头总得先秀一下反派多厉害吧!

他可能凭着近乎无敌的能力轻松碾压一切,可到了电影快结局的时候,这些本事就全忘了。

《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里的灭霸就是这样,他用现实宝石轻松化解了银河护卫队的威胁,但到了泰坦星上却像忘了这回事似的,跟众人硬拼,仿佛那宝石是摆设一样。

来源:自然de聆听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