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姜文的新片扑了,真的扑得挺惨的。这片子投资据说接近三亿,现在票房刚过个门槛,基本等于白拍一场。卢克文直接点出问题:姜文的“吼叫式电影”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
姜文的新片扑了,真的扑得挺惨的。这片子投资据说接近三亿,现在票房刚过个门槛,基本等于白拍一场。卢克文直接点出问题:姜文的“吼叫式电影”这条路,已经走到头了。
你回头看姜文早年的作品,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时候他的片子讲的是人,有感情,有细节,也有张力,节奏慢一点,但观众能沉进去。但从《让子弹飞》爆火以后,他好像就卡在了“我得让观众震撼”这个节奏里,结果人物全都在吼,全场都在喊,观众看得脑壳都疼。
说实话,现在生活已经够卷的了,谁还有空进影院再被你一顿高密度意识流+大嗓门狂轰乱炸?观众进电影院是为了逃离,不是被折腾。尤其是这几年,情绪价值越来越重要,大家更愿意买单的是那种能让人笑一笑、哭一哭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一场意识表达比赛。
卢克文说得挺直白,姜文是成也《让子弹飞》,败也《让子弹飞》。那部电影太成功了,把他整个人都带偏了。现在他越来越像在拍“姜文式”的姜文电影,自我重复、结构混乱,内容碎片化,而且人物全员癫狂,这不是风格,是走不出舒适区。
姜文其实不是没能力拍好电影,他只是该停下来想一想,到底是要继续拍给自己看,还是回到拍给观众看。普通人要的真没那么复杂,就是一场能代入、能放松、能有点意思的电影。
要不就别拍这种“反讽一切”的大题材了,真的腻了,也真的看不动了。拍点人情味的,拍点烟火气的,甚至拍点不吼的都行。这次票房给了他个警告,看他能不能真冷静下来,走出《让子弹飞》的影子吧。
来源:红星瞭望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