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初《超人》在中国市场惨遭滑铁卢时,业内还在猜测这会不会是个孤例。结果才过不久,漫威拿出了五年磨一剑的《神奇四侠:初露锋芒》——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第六阶段开山之作,在中国上映五天票房占比已跌至不足1%,与《超人》成了难兄难弟。
七月上映的两部超级英雄片在中国市场成了难兄难弟,票房惨淡得连特效经费都凑不齐。
当初《超人》在中国市场惨遭滑铁卢时,业内还在猜测这会不会是个孤例。结果才过不久,漫威拿出了五年磨一剑的《神奇四侠:初露锋芒》——这部被寄予厚望的第六阶段开山之作,在中国上映五天票房占比已跌至不足1%,与《超人》成了难兄难弟。
两部超级英雄片在中国市场可谓“同病相怜”。《超人》累计票房6300万,早被踢出票房榜前十;而《神奇四侠》更惨,首日排片被《长安的荔枝》碾压,上映两天票房才勉强突破2000万人民币,甚至被网友调侃“不够付特效团队加班费”。
一时间,“新神奇四侠票房不如超人”的话题登上热搜榜,评论区炸开了锅。
01 冰火两重天:中国观众为何不买账?
北美影院里,观众为《神奇四侠》热情鼓掌——烂番茄新鲜度87%,观众爆米花指数93%,创下该IP三十年最佳战绩。制片方漫威影业长舒一口气,毕竟这可是耗资2亿美元打造的重启之作。
可镜头转向中国市场,却是另一番景象。豆瓣开分6.2,比《超人》的6.7分还低一截。观众毒舌点评刷爆社交平台:“整部片子像家庭伦理剧,全是文戏,打斗稀松平常,场面设计毫无记忆点。”
影片中最具讽刺意味的差评直指特效:“霹雳火的火焰特效不如《熊出没》震撼,石头人抡拳头的动作设计让人尴尬。那2亿美元制作费,怕不是都花在复古滤镜上了?”
更让观众难以接受的是角色塑造。新隐形女被批“与杰西卡·阿尔巴的经典形象无法相提并论”,霹雳火也远不及“美国队长”克里斯·埃文斯当年的风采。全家福海报被吐槽像“社区文艺汇演留影”,尴尬值爆表。
02 超级英雄的“水土不服”综合症
当观众抱着看爆米花大片的期待走进影院,却发现银幕上90%时间在上演家庭伦理剧:英雄们围桌吃饭、争吵斗嘴,超能力展示仅靠PPT式闪回。
宇宙级反派吞星出场时压迫感十足,结果决战如同“幼儿园小孩互殴”。这种文戏与武戏的严重失衡,让习惯了节奏紧凑的中国观众直呼上当。
“首日票房平平,路人盘明显不足”,一位院线经理点出要害——影片在普通观众中吸引力严重缺失。超级英雄类型片赖以生存的视觉奇观被弱化,取而代之的是冗长对话和情感铺陈,仿佛在看漫威版《家有儿女》。
而影片核心的“电车难题”(牺牲一个孩子拯救地球)本可深挖人性冲突,却被简化成空喊“We are family”的口号。当隐形女抱着孩子说“不会为孩子牺牲地球,也不会为地球牺牲孩子”时,逻辑降智到让观众扶额苦笑。
03 超英电影的黄昏已至?
漫威其实早有警觉。总裁凯文·费奇近期罕见坦承失误:“项目数量过多导致质量下滑”,更爆出惊人数据——2020-2025年漫威产出100小时内容,远超2007-2019年的50小时。
为此漫威启动2032年“七年计划”,宣布将电影年产量缩减至3部,Disney+剧集每年仅推一部,且增强作品独立性。费奇强调:“《神奇四侠》与以往作品完全脱钩,零门槛进入漫威新世界。”
这种策略转向背后是深刻的行业危机。2025年上半年北美票房同比下滑7.3%,超级英雄类型虽仍稳健,但观众明显出现“宇宙叙事疲劳”。影视观察家艾米丽·周点破关键:“减少剧集与电影强绑定,有助于提升单部作品的市场表现。”
04 孤注一掷的赌注:钢铁侠换皮重生?
正当《神奇四侠》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之际,漫威突然甩出王炸——小罗伯特·唐尼将在《复仇者联盟5》中饰演终极反派毁灭博士,片酬仍高达8000万美元!
在《神奇四侠》片尾彩蛋中,身披斗篷的神秘人(唐尼饰)与少年富兰克林对视的画面引发全场惊呼。凡妮莎·柯比受访时透露:“罗伯特从不离开片场,他就像我们的教父。”
业内专家艾米丽·陈分析指出:“让钢铁侠从救世主转变为潜在终极反派,既挑战观众情感认知,也暗示多元宇宙传奇会更注重角色复杂性。” 毁灭博士的新战甲融合东欧哥特建筑与纳米技术,视觉效果独具匠心——显然漫威已将宝押在这位“换装回归”的功臣身上。
上海某影院经理看着空荡荡的《神奇四侠》放映厅摇头:“现在年轻人宁可在抖音看五分钟超英剪辑,也不愿花两小时看英雄们吵架。”
当唐尼脱下钢铁侠战甲换上毁灭博士斗篷,当漫威从年产量10部压缩到3部,这场豪赌背后是超级英雄类型片的集体焦虑。昔日拯救世界的英雄们,如今连自己都救不了。
而中国观众用脚投票给出的答案,或许正在改写好莱坞的未来。
漫威的“七年计划”能否逆转乾坤?唐尼的毁灭博士会不会是另一张情怀透支牌?下一个抬进“票房太平间”的超英大片又会是谁?
来源:追影星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