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The Wizard of Oz at Sphere项目是由 Sphere Entertainment、Google Cloud/DeepMind、Magnopus 与 Warner Bros. Discovery 联合打造,是经典 1939 年朱迪·嘉兰版《
The Wizard of Oz at Sphere项目是由 Sphere Entertainment、Google Cloud/DeepMind、Magnopus 与 Warner Bros. Discovery 联合打造,是经典 1939 年朱迪·嘉兰版《绿野仙踪》在现代技术下的创新重制版本。制作团队集合多位奖项得主:奥斯卡/艾美提名制片人 Jane Rosenthal,视觉效果专家 Ben Grossmann,《奥本海默》剪辑师 Jennifer Lame,创意总监 Zack Winokur。
使用 生成式 AI 技术对原片进行深度“重构”:包括提升画面分辨率、拓展画面、补充角色、加入多感官体验等。影片将在拉斯维加斯 Sphere球形荧幕场馆,于 2025年8月 28日隆重首映。
多说无益,请看对比图⬇️
摘自TheVerge:
“但谷歌的 Cloud 和 DeepMind 研究部门之间的合作不仅依靠现成的人工智能升级技术来创建新版本的绿野仙踪,其分辨率足以容纳 Sphere 的 16,000 像素 x 16,000 像素屏幕。谷歌团队使用“微调的 Gemini 模型、Veo 2 和 Imagen 3 来智能地增强电影的分辨率、扩展背景并以数字方式重新创建原本不会出现在同一屏幕上的现有角色。”
AI修复完全主次不分;把模糊的草丛背景都变得根根分明,而人物的脸却像开了磨皮滤镜,那些本该模糊的地方,像是眼睛里的反光、睫毛,却被过度锐化,把朱迪嘉兰灵动温柔的眼神变得刻板呆滞
华尔街日报:“为了让观众感觉更加身临其境,仿佛自己是电影的一部分,最初由于取景限制而在角色之间来回切换的场景现在将所有角色长时间同时出现在屏幕上。“...在早期的一个场景中,多萝西正在与埃姆阿姨和峡谷小姐交谈。观众知道亨利叔叔在房间里,尽管在镜头外。在将在 Sphere 中播放的版本中,可以看到亨利叔叔,以及更宽的背景镜头,显示了房子的更多情况”
说得很高级,实际扩图情况呢?请问这是谁家监控视角⬇️
让我们来看看经典的稻草人登场,原版构图紧凑,稻草人几乎占据整个画面,背景模糊但突出了重点人物,色彩更和谐,使观众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角色表演上
而AI重制版却无底线地扩图,把人物特写变成了风景画,稻草人只有小小一块画面,高饱和度的蓝天和高光太阳分散注意力,山峦和树木像是贴图一样,没有纵深感,突出一个难平
网友锐评
《走着黄砖路前往翡翠城》
原版:儿童绘本般的梦中城堡,璀璨夺目
AI版:仙人掌成精
AI真的很喜欢给画面加树,超广角镜头带来的画面扭曲,新版全景自然写实风格,蓝天、阳光、阴影、山脉均十分逼真,但也因此更“真实地无趣”,缺乏原作那种梦幻飘渺的氛围,而且树的素材是真的丑啊
还有这种和原版毫无关联的画面
来源:42号乌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