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钢琴师安东为了窃取妻子宝拉姨妈的钻石遗产,与她结婚并精心策划一系列心理操控。
1. 《煤气灯下》Gaslight
导演: 乔治·库克 | 上映时间:1944年(美国) | 豆瓣8.5
钢琴师安东为了窃取妻子宝拉姨妈的钻石遗产,与她结婚并精心策划一系列心理操控。
他通过调暗煤气灯、藏匿物品并坚称宝拉记忆错乱,使她逐渐怀疑自己的精神状况。
宝拉在自我怀疑中濒临崩溃,直到一名调查姨妈之死的侦探发现灯光异常,揭露安东的阴谋,证明宝拉的认知并未出错。
女主的饰演者英格丽·褒曼把被操控的脆弱感演得让人揪心,从眼里有光到自我怀疑,每个眼神都像被揉皱的纸。
导演乔治·库克太会拍女性困境了,宅邸里摇晃的煤气灯影、永远走不出去的阁楼,把"被爱却窒息"的氛围拉满。
最绝的是这故事放到现在看依然扎心——当最亲密的人用"为你好"的名义否定你的感受,谁不曾在深夜怀疑过自己是不是真的疯了?
看完只想说:清醒点!你的直觉比任何人的"爱"都更可靠。
观看平台:爱奇艺,1905电影网,优酷,腾讯视频
2.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导演: 大卫·芬奇 | 上映时间:1999年(美国) | 豆瓣9.0
杰克身为汽车公司职员,长期被失眠困扰,生活空虚压抑至极。
一次机缘巧合,他结识卖肥皂的泰勒,后因公寓失火二人同住。
泰勒不断鼓动杰克抛开压抑,尽情释放自我,二人顺势成立“搏击俱乐部”,以徒手搏击助成员宣泄。
后来俱乐部壮大,泰勒竟策划极端破坏。
杰克欲阻止泰勒的疯狂行径,却惊觉泰勒只是自己分裂的人格,无奈之下,他只能在自我搏斗中寻回本真自我。
导演大卫·芬奇这波直接把现代人的精神困境拍成了暴力美学狂欢!
《搏击俱乐部》表面是皮特和诺顿的荷尔蒙对撞,实则狠狠撕开了消费社会的虚伪面具——我们拼命买宜家、追潮流,结果活成了没有灵魂的提线木偶。
诺顿从社畜到疯批的蜕变太扎心,最绝的是结局反转,原来所有反抗都是自己跟自己打架,这哪是搏击俱乐部,更像是当代人的精神分裂现场!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
3. 《惊魂记》 Psycho
导演: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 | 上映时间:1960年(美国) | 豆瓣9.0
玛莉莲带着公款仓皇逃亡,躲进了偏僻的贝茨汽车旅馆,却不幸被老板诺曼·贝茨残忍杀害。
随着调查深入,私家侦探与玛莉莲的姐姐发现,诺曼患有严重精神分裂,不仅保存着母亲尸体,还分裂出“母亲人格”实施犯罪。
真相揭露时,诺曼被“母亲人格”完全控制,最终被捕。
片中浴室杀人那场戏,刀光闪得比闪电还快,配乐跟心跳似的狂飙,看得人想捂眼睛又舍不得挪开。
更绝的是主角说死就死,半路杀出个诺曼,表面是腼腆小哥,背地里却和“母亲”玩人格分裂。
安东尼·珀金斯演得让人后背发凉,那眼神一转,温柔和疯狂就无缝切换。
导演希区柯克用镜头把人性里的扭曲和压抑剖得明明白白。
观看平台:西瓜视频,爱奇艺,优酷,腾讯视频
4. 《失眠症》 Insomnia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 上映时间:2002年(美国) | 豆瓣7.6
瑞典警探乔纳斯赴挪威调查少女谋杀案,因极昼失眠误杀搭档,并栽赃凶手。
凶手发现真相后胁迫乔纳斯合作,但乔纳斯因精神崩溃无法掩盖证据。
最终,他在幻觉与愧疚中崩溃,真相被女警发现。
男主的饰演者阿尔·帕西诺在永昼的阿拉斯加熬到眼神溃散,愧疚和疲惫都快从屏幕里溢出来了,每根皱纹都在演“我快撑不住了”。
极昼的光像道德放大镜,照得人无处可逃,连打个盹都是奢侈。
罗宾·威廉姆斯这次不搞笑,反而把斯文败类演得让人脊背发凉,和帕西诺的对手戏全是暗流。
影片没有炫技只挖人心,用冷到骨子里的氛围告诉你:最可怕的失眠不是睡不着,是睁着眼也逃不过心里的鬼。
观看平台:腾讯视频
5. 《美国精神病人》American Psycho
导演: 玛丽·哈伦 | 上映时间:2000年( 美国 / 加拿大) | 豆瓣7.9
华尔街精英帕特里克·贝特曼表面光鲜,内心扭曲,夜晚化身连环杀手,虐杀流浪汉、同事和性工作者。
他多次向人坦白罪行却被视为玩笑,最终在保罗公寓发现犯罪痕迹被抹去,陷入身份认知混乱,暴力幻想与现实的界限彻底模糊。
影片用帕特里克·贝特曼这个角色,把80年代华尔街那股子物欲横流、身份迷失的劲儿,讽刺得淋漓尽致。
克里斯蒂安·贝尔的演技太绝了,优雅绅士和疯狂杀手无缝切换,看得人直呼过瘾又害怕。
影片那冷冽又荒诞的调调,加上现实幻想傻傻分不清的叙事,让人忍不住琢磨:贝特曼那些罪行,到底是真是假?
还有那些夸张的消费符号,简直就是对现代社会的无情嘲讽。
来源:cc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