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歌手郝歌,20年前来中国时许下两个愿望:名扬天下、入籍中国

非凡影视 欧美明星 2025-08-01 23:36 2

摘要:郝歌在电视上唱中文歌唱得特别地道,他本名叫伊曼纽尔·乌维苏,出生在尼日利亚一个中产家庭,时间是1981年12月25日。那时候尼日利亚经济不算太发达,但郝歌家条件还行,父亲当大学老师,教数学,母亲在家带孩子,还有个弟弟叫斯蒂芬。郝歌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不是那种街

郝歌在电视上唱中文歌唱得特别地道,他本名叫伊曼纽尔·乌维苏,出生在尼日利亚一个中产家庭,时间是1981年12月25日。那时候尼日利亚经济不算太发达,但郝歌家条件还行,父亲当大学老师,教数学,母亲在家带孩子,还有个弟弟叫斯蒂芬。郝歌从小就对音乐感兴趣,不是那种街头说唱的风格,而是喜欢慢节奏的旋律。他五岁就进了教堂的唱诗班,唱一些赞美诗,声音清亮,别人都说他有天赋。

郝歌上学时候,自学弹钢琴和贝斯,十六岁那年组了个乐队,周末去当地酒吧演出,赚点零花钱。他的音乐路子跟大多数非洲年轻人不一样,不追摇滚或嘻哈,而是偏好柔和的曲子。父亲看到他越来越沉迷音乐,成绩开始下滑,就不干了。父亲是老师,觉得儿子要是只顾唱歌不学习,会丢脸面。1997年,父亲直接砸了他的吉他,禁止他去唱诗班,还说再不专心读书就把所有唱片毁掉。郝歌没辙,只能先搁下音乐,埋头苦读。他脑子聪明,继承了父亲的基因,一年内成绩就赶上来了。高中毕业后,他考进蒙罗维亚大学,学数学,1999年拿了学士学位,之后又读硕士,2001年毕业。

毕业后,郝歌找了份稳定工作,当数据分析师,每天上班下班,家人特别自豪,尤其是父亲,老在亲戚面前夸他有出息。可郝歌自己觉得日子空洞,没劲。他工作两年,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总想着音乐的事。2001年某天,他突然辞职,没告诉家里人,直接走了。他先在本地转悠,后来开始到处旅行,去加拿大、美国、墨西哥,背着吉他街头唱歌,勉强维持生计。但他一直没找到感觉,机会也少。直到2002年,他偶然听到中国戏曲的录音,那婉转的调子让他着迷。

2002年,郝歌来到中国,先落脚在北京。他被这里的古建筑和文化吸引,觉得这地方适合发展音乐。他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一个是名扬天下,实现音乐梦;另一个是入籍中国,永远留下来。那时候他中文几乎不会,只会几句简单问候,找工作难。他在郑州一家酒吧找到驻唱的活儿,唱英文歌和一些非洲民谣,观众挺喜欢他的嗓音,但他知道这不是长久计。

2005年,郝歌在酒吧唱歌时,被歌手刘欢注意到。刘欢觉得他有潜力,就邀请他去北京发展,还教他中文和唱中文歌。2006年,他参加央视的《星光大道》,唱了一首融入中国古典元素的歌,声音洪亮,感情真挚,观众反应热烈。他一路晋级,拿了年度总亚军。

成名后,郝歌的演出邀约多起来。2007年,他上春晚,和韩红合唱《在那遥远的地方》,声音配合默契,观众印象深。2008年,又和陈奕迅、梁咏琪唱《同一个梦想》,进一步巩固地位。他不光唱流行,还学京剧、昆曲,尝试融合非洲节奏和中国元素,创造出独特风格。他的音乐事业顺风顺水,签了公司,出唱片,上节目,成了家喻户晓的外国歌手。

郝歌的故事传回非洲,家人从电视上看到他。父亲以前反对他音乐,现在看到儿子成功,也软化了。父亲联系郝歌,父子关系修复。郝歌的弟弟斯蒂芬,也喜欢音乐,受哥哥影响,父亲同意他去中国。2010年左右,弟弟来到中国,取名好弟,在哥哥帮助下学中文和唱歌。

2016年,郝歌在一场演出后认识一个尼日利亚姑娘玛丽,她是粉丝,两人相恋,几年后结婚,在中国生了三个孩子。现在郝歌减少演出,更多时间陪家人,偶尔在社交媒体发照片。弟弟好弟娶了中国媳妇,来自银川,两人有个女儿,生活低调。他俩都说中国是第二故乡,虽然没拿到国籍,但在这里扎根多年。

郝歌来中国20年,从一个不知名的驻唱歌手,到乐坛明星,这路走得不容易。他没靠关系,全凭努力学中文,融入文化。很多人问他为什么选中国,他说这里的音乐多样,机会多。入籍的事,中国对外国人要求严,他没达到条件,但没影响他对这里的热爱。他现在研究古典音乐,偶尔上节目,生活平静满足。

郝歌的经历告诉人们,梦想不是空谈,很多人想出国发展,但适应不了文化。他不光适应,还贡献了,融合中非音乐,丰富乐坛。20年过去,他从年轻人变成中年人,头发白了点,但热情还在。

来源:盛苍梧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