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丨过多的分享欲,它会偷偷消耗你的能量

非凡影视 欧美明星 2024-03-11 01:24 2

摘要:我说,那很简单,你找他就好了嘛!姑娘急了,她说我每天都是给他打十几个电话,发上百条信息,只要我遇到什么好玩的我都第一时间转给他……

我们常说,分享欲是爱的体现,失去分享欲就是散场的开始,能陪你碎碎念念的人,也一定可以陪你岁岁年年!

让人扎心的是,过度分享也可能在偷偷消耗你的能量!但绝大多数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前几天,有个姑娘跟我说,男朋友已经三天没联系她了。

我说,那很简单,你找他就好了嘛!姑娘急了,她说我每天都是给他打十几个电话,发上百条信息,只要我遇到什么好玩的我都第一时间转给他……

噢,这样啊,我说,那他或许是需要一点私人空间,你少发一点试试呢?他很认真回我:我不分享我难受啊!那他就会把我忘了吧!

实际上,大多数人的分享都不会止步于分享行为本身,相伴而生的是,是无休止的对回应的期待,这本身就是一个内耗过程。

想想看,你精心编辑的朋友圈,呕心沥血发的贴子,你会不会之后常回头去看看,又涨了多少个小心心。就算你只是给对方转发了一篇文章,你也一定不愿意看见那几个字【只读不回】。

而让人陷入更加绝望的境地的是,每一次未达预期的回应,又会激发二次分享的欲望,如此陷入一个过度分享的怪圈。在心理学当中,过度的分享,其实是一种社交焦虑。

在一些人的潜意识中,认为只有不断的“刷存在感”,才能获得他人的关注和认同,从而减轻内心的孤独和焦虑。

越是自我认同感、价值感低的人,越是希望从外界获得认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自己被伤害,也容易使对方感到“信息过载”的压力,甚至会侵犯他人边界。

这种过度的分享欲,也演变成了一种隐形的控制欲,希望掌控社交圈中的信息流,来保持对周围环境的掌控感。

经典美剧《绯闻女孩》中,Blair就是典型的例子。她试图在社交圈中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常常疯狂的给朋友和敌人发消息,分享关于他人的秘密和谣言,试图通过掌控信息流来维持自己在社交圈中的地位和声誉,然而,这也导致了她与许多人关系的崩塌。

在越来越浮躁的信息爆炸时代,要怎样那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分享欲,保持在一个正常的范围,桑雅给大家分享几个非常简单又有效的方法。一旦你学会这四点,你的生活将会大不同。

识别触发点

观察自己在哪些情境下最容易产生过度分享的冲动,借助身体的感知,当你感觉到呼吸急促、手心冒汗、陷入到焦虑中,就要意识到,这时候的分享有可能是过度分享!请让自己停下来,深呼吸,放松!

使用“等待时间”

过度分享的冲动出现时,给自己设定一个加载期限,可以是3分钟,也可以是1小时,在这个间隙里,你可以做哪些事,让你的行为变得更理智。比如,你可以列出三个不分享的理由,也体验一把身份互换,感受一下对方在收到你的信息轰炸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感受。

设置“分享配额”

给自己一个额度,比如每天分享3次,超出的那就留着之后再分享,或者你可以改为分享给自己,写日记,或者仅自己可见就是不错的选择。

4、提升爱自己的能力

爱自己绝不是给自己买几个包,或者是允许自己的放纵,它是由外到内,学会看见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并通过认知的升级去疗愈自己过去的创伤,从而提升自己的自尊水平,让自己更完整,更自信、更绽放。

中国有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守口即是守心,当你内在变强大,你就不会再过度依赖对方,也不强求对方满足自己,当你拥有了这样淡然的交往方式,谁会不喜欢你呢?

来源:小淘生活录

相关推荐